羊肉我们经常吃,比如涮火锅的羊肉片,陕北炖羊肉,碳烤羊腿等等,羊身上的宝贝非常多,从外到内有羊毛、羊绒、羊皮、羊肉、羊骨头、羊油等等,可以说羊浑身是宝。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羊肉较多,但是对于羊油了解比较少,而且吃羊油的人也很少,但是我们不知道,羊油对于产后母乳不多的女性来说却是非常容易帮助下奶。
羊油,从羊身上取下来是固体状,加热炼制成了熟的羊油,当产后的妈妈母乳不足的时候,可以在面食里面加羊油,或者用羊油做饭,非常有利于下奶。
产后母乳少是让很多妈妈头疼的事情,看着自己的宝宝母乳不足,非常心疼,孩子的身体长得慢,这时候很多妈妈都想办法找一些利于下奶和产奶的东西来补充。乳量的多少,与妈咪的营养有直接关系,产后应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应注意增加。
吃羊油有哪些好处?
羊油味甘、性温、无毒;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劳、消瘦、肌肤枯憔、久痢、丹毒、疮癣等症。
1.养颜护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抑制皮肤衰老、防止色素沉着。
2.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羊油含有大量的脂肪,但是吃羊油的时候要注意,由于羊油味膻,对于异味叫敏感者不宜食用,防止诱发呕吐反应,而食物方面 没有特殊的禁忌。我们还可以把羊油加入白面,做成油茶,也是一道不错的餐点佳品,胃不好的人,可以在平常用羊油做菜,羊油有暖胃功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用油。
刚生完宝宝,奶水太少?宝宝不够吃?或许下面的食谱能帮到你!
一、花生鸡脚汤
新妈妈产后食用,能促进乳汁分泌,有利子宫恢复,促进恶露排出,防止产后出血。不过,如果你乳腺还没有通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吃这类促进乳汁分泌的食材。
原料:
鸡脚10只(约200克),花生50克,黄酒5克,姜片,精盐各5克,鸡油10克。
做法:
1、将鸡脚减去爪尖,洗净;花生米放入温水中浸半小时,换清水洗净;
2、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放入鸡脚、花生米、黄酒、姜片、锅加盖,煮2小时,加精盐调好口味,再用文火焖煮一会,淋上鸡油,即可食用。
小贴士:每天
鸡脚煲汤后,汤冷了就像果冻一样,那是胶原蛋白。而且鸡冻汤比猪脚汤要好喝多了,不会觉得腥。
二、生化汤
不论是自然生产还是剖腹产,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内,每天都要喝一点生化汤,有助于子宫内污血排出体外,对防止血崩、恢复子宫功能极有帮助。注意,恶露不绝者忌用。排出恶露、恢复元气最重要。
不论是自然生产还是剖腹产,刚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在最初几天的主要任务是排尽恶露,促进伤口愈合,恢复体力。
排出恶露的黄金时期,不宜大补,因为大补容易导致血压上升,血管扩张,加剧出血,延长子宫的恢复期,造成恶露不绝。人参、桂圆等大补、大热食物不宜食用,乌梅和南瓜也不利于恶露排出。
生化汤具有活血散寒的功效,可缓解产后血淤腹痛、恶露不净,对于产后新妈妈有很好的调养温补功效。
原料:
当归(全)40克,川芎30克,桃仁(去芯)25克,烤老姜25克,灸草(蜜甘草)25克。
做法:
1、米酒水(煮过,已挥发掉酒精)700毫升,加入药料,慢火加盖煮1小时左右,约剩200毫升,这是第一次,药酒倒出,备用;
2、第二次再加入米酒水350毫升,和第一次煮法相同,约剩100毫升;
3、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药酒加在一起共300毫升拌匀。
三、红糖小米粥
新妈妈应在饮食清淡、稀软的基础上多样化,吃一些鸡蛋、鸡肉、小米粥、汤面、豆类及豆制品等,甜点也可以帮助排出恶露。吃对了,伤口愈合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自然分娩留下的伤口需要三四天才能愈合,剖宫产的伤口则需要一周左右。维生素A和锌有利于伤口愈合,蛋白质可以减少感染,因此新妈妈需要多吃含这几种营养物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鸡蛋黄、胡萝卜、西红柿等;含锌的食物有猪肝、花生、黄豆等;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牛奶、鸡蛋等。辛辣食物不宜吃,它们容易引发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
生完宝宝后的几天里,新妈妈大都十分疲惫,身体虚弱,胃口比较差。因此产后的第一周的饮食适宜以清淡为主,可以吃一些素菜、喝蔬菜汤,以及橙子、柚子、猕猴桃等开胃水果。胃口打开了,新妈妈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恢复元气。如果天天大鱼大肉,不仅会败坏胃口,还容易涨奶,加剧新妈妈的身心痛苦。
小米可为产后妈妈补充营养,助体力恢复;红糖含铁比白糖高1-3倍,对于产后新妈妈排出淤血,补充失血有较好的作用。
原料:
小米150克,红枣5-10颗,花生碎少许,红糖10克。
做法:
1、备齐材料,果仁可以整粒放入,也可切碎后加入;
2、小米淘洗干净,加入汤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红枣洗净,去核,红枣肉切碎备用;
3、取汤锅,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开花时放入红枣碎,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待红枣肉软烂后放入红糖,花生碎拌匀,再熬煮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小贴士:
煮粥时建议要先烧开水然后放入洗净后的小米,先煮沸,然后用文火熬,汤粘稠后即可关火。要选择新鲜的小米,不能是陈米,味道会差很多。熬得时间一定要够,至少也要半个小时以上。锅中放足量水,最好不要中途加水,这样熬出的小米粥更可口。
四、木瓜炖排骨
木瓜和其他催乳食物结合在一起吃,可通乳,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原料:
木瓜1个,牛排200克,蒜末、辣椒少许,耗油、高汤 、米酒适量。
做法:
1、用盐、玉米粉和鸡蛋将牛排先腌4小时,再将牛排切成条状;
2、将木瓜切成条状,先用小火过油;
3、用蒜末、辣椒将油锅爆香后,将牛排下锅,再加入耗油、高汤和少许米酒;
4、最后用淀粉勾芡,再加入木瓜拌炒一下即可。
小贴士:
木瓜炖排骨是女性美肤美容的佳品,新妈妈要经常吃哦。
五、鱼头豆腐汤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鱼和豆腐各有特点:鱼的营养极为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7.3%,磷、钙、铁 、脂肪、维生素D等营养素含量也很丰富;豆腐作为食药兼备的食品,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钙含量相当高。
原料:
鲢鱼头1个,干香菇8朵,北豆腐1盒,盐1茶匙,葱3段,姜3片。
做法:
1、鱼头洗净,葱中间劈开,用纸巾蘸干鱼头表面的水分;嫩豆腐切成1cm厚的大块;香菇用温水浸泡5分钟后去蒂洗净;
2、煎锅中倒入油,待七分热时,放入鱼头用中火双面煎黄(每面约3分钟)将鱼头摆在锅的一边,用锅中的油爆香大葱段和姜片后,倒入足量开水没过鱼头再放入香菇,盖上盖子,大火炖煮50分钟;
3、调入盐,放入豆腐继续煮3分钟即可。
六、黄芪茯苓汤
此汤补中益气,去湿消脂,特别适合产后妈妈调养身体,恢复身材。
原料:
整鸡腿2只、魔芋丝、黄芪、茯苓、红枣。调味料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
1、鸡腿切块入热水中焯水、捞起沥干。
2、黄芪、茯苓、红枣清水冲净。
3、将上述加6碗水熬汤,大火开后转小火煮约25分钟,加料酒及盐调味,起锅前加入魔芋丝(零热量、有饱感)即可食用。
小贴士:黄芪是大众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七、萝卜丝鲫鱼汤
鲫鱼和白萝卜一起烹调,可提供人营养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一道营养丰富的产后新妈妈催乳佳肴。
原料:
鲫鱼120克、胡萝卜150克,大葱、姜、猪油少许,
做法:
1、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大葱打成葱结,姜切片或或拍松都可以;
2、炒锅加热至有青烟,放入猪油,油五成热时放鱼,小火,继续煎鱼至两面金黄,起锅,放入另一盘中待用;
3、用余油稍稍爆香姜片,加水,少许料酒,大火烧开,加入鱼,萝卜丝,葱结后小火慢煮。煮至汤色奶白,依个人口味加鸡精,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
要想鱼汤变得浓白,必须先把鱼煎一下才行。
八、麻油猪肝
麻油猪肝有破血的功效,可将新妈妈子宫内的血块打散,利于排出。
原料:
新鲜猪肝150克,黑芝麻油30毫升,姜4片,米酒200毫升,生粉少许。
做法:
1、新鲜猪肝洗净切成薄片,滴几滴米酒,加入少许生粉抓匀,腌5分钟,再冲一下水,沥干;
2、锅里放入适量黑芝麻油,放入姜片小火煎黄煎香;
3、放入猪肝翻炒几下,倒入米酒水,不盖锅盖,煮沸后即可。
小贴士:
1、新鲜的猪肝不好切薄,可以放入冷冻柜冷冻至稍稍变硬,再拿出来切片;
2、黑芝麻油不可用白芝麻油代替;
3、加入适量米酒后一定要煮到酒精完全挥发,没有酒味,才可食用;
4、最好是产后一周才开始食用,且每次分量不可过多,无盐或少盐烹饪。
九、银鱼苋菜汤
银鱼富含蛋白质、钙、磷,可滋阴补虚劳。缺磷的宝宝头发比较稀少,颜色发黄,妈妈多补充含磷的鱼肉,可让宝宝的头发更浓密。
原料:
银鱼、苋菜各100克,蒜末、姜、盐各适量。
做法:
1、银鱼洗净,沥干水分,苋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
2、锅中入油烧热,把蒜末和姜末爆香后,放入银鱼快速翻炒一下。再加入苋菜段,炒至微软。
3、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煮5分钟,出锅前放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用红色苋菜做这道菜,汤色鲜红,配上白色的银鱼,很是诱人食欲。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