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作为一种中药药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相信大家对于鸦胆子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很多的朋友们对于鸦胆子的药理作用还不是非常的了解了,其实鸦胆子的药理作用也是非常多的哦,那么鸦胆子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抗肿瘤作用
鸦胆子油的水包油静脉乳液在体外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整体试验水包油静脉乳液对肉瘤局部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所以如果出现了肿瘤的现象,那么服用一些鸦胆子也是可以很好的治疗的哦。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鸦胆子油对鼠脾重、溶血空斑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60Co照射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当然了,适当的服用一些鸦胆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抗疾病,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哦。
驱肠虫作用
曾发现用鸦胆子治疗阿米巴痢疾时,肠内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等也被驱出,因此,可能鸦胆子对上述寄生虫也有毒性。鸦胆子中的苦味甙性成分在较高浓度时能杀灭肺吸虫成虫,有些人肚子里有蛔虫,这样会导致经常腹痛了,这时候适当的服用一些鸦胆子可以很好的缓解这种症状哦。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从鸦胆子中提出的甙甲对离体兔心有短暂的抑制作用,能引起兔的血压下降,对离体兔耳或蛙下肢血管呈收缩作用,对离体兔子宫无明显作用;甙乙对兔及蛙心也有短暂的抑制,所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鸦胆子也是可以促进我们人体心血管健康的哦,我们建议大家适当的服用鸦胆子哦。
鸦胆子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呢?相信的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鸦胆子的药理作用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了,鸦胆子不仅可以抗肿瘤,并且还有很不错的驱虫作用哦,另外经常服用一些鸦胆子还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哦。
【性味归经】苦,寒。入大肠、肝经。
【功效主治】
1.解毒止痢用于休息痢,时轻时重,时发时好,大便乍红乍白,或大便溏泄,缠绵难愈,可以龙眼肉包裹种仁吞服,病情重者,并用鸦胆子仁子浸液保留灌肠;用于湿热痢疾,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常配伍黄连、木香、秦皮、白芍、槟榔等。近代用治阿米巴痢疾。
2.截疟可用于各型疟疾,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性疟疾也有效,每次用鸦胆子仁10~15粒,装胶囊吞服,每日3次,连用5~7日。
3.蚀疣用于皮肤赘瘤,疣痣,鸡眼,可单用本品捣烂外敷患处,或用其油局部涂搽,也可配伍血竭、生石灰,共研细末敷患处,均可使之脱落,且不留疤痕。用时不要与周围的皮肤接触,以免腐蚀好肉。
另外,本品煎汤熏洗,可用治阴道滴虫、阴痒带多等病证。
【用量用法】外用适量,取仁捣敷或提取鸦胆子油涂搽。内服成人每次10~15粒(治疟)或10~30粒(治痢),每日3次,连用5~7天。小儿每岁1粒。去壳取仁,装胶囊或用桂圆肉、枣肉包裹吞服,以减少胃肠刺激症状。本品味极苦不宜入煎剂。
【禁忌】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刺激,内服易引起呕吐、腹痛、胸闷、泄泻等反应,不宜久服。脾胃虚弱、胃肠出血者,应慎用或忌用。
【按语】鸦胆子苦寒泄降,能清热解毒凉血,又能除湿杀虫,而长于抗疟治痢,为治冷痢久泄与疟疾之要药。外用并可蚀疣。近代用治阿米巴痢疾效佳。
【类药鉴别】鸦胆子、白头翁、败酱草皆可清热解毒凉血,而常用治肿毒或湿热痢。但白头翁长于用治湿热痢,清热凉血除湿之力较强;败酱草用于痢疾滞而不爽里急后重之症,能除垢去积并用治疮疡、带下、热淋等证;鸦胆子解毒除湿杀虫作用较为突出,除用治冷痢久泻外,尚治疟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