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中药材两头尖的三大功效(关于熬中药)

时间: 2023-04-30 03:21:29

中药材两头尖的三大功效

很多的中药材我们虽然不能叫上名字,也不知道它们的作用,但是它们确实在无声无息的做着很强大的工作和治病作用。比如说中药材两头尖吧,它有着祛风湿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关节疼痛有好处哦,来看看关于中药材两头尖的功效吧。

1、两头尖的功效

两头尖这种中药材味辛、性热,有毒性,可以归脾经,祛风湿和消肿是它最重要的药用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风湿产痛和四肢拘挛以及关节疼痛的治疗,治疗时多以煎汤服用为主,用量在一钱左右,有时也可外用,外用时用量适量就可以。中药材两头尖可以有祛风湿的作用,对于缓解类风湿有好处,出现的疼痛有缓解的作用和效果的哦。

2、两头尖可治关节疼痛

中药材两头尖可以有治疗关节疼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风湿疼痛有调理的作用哦、两头尖对人类的关节疼痛治部效果明显,如果能与其他中药材,搭配会让止痛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在治疗时具体的用法是两头尖八分,防风三钱以及牛膝四钱和威灵仙四钱,最后还要加入松节二钱和鸡血藤五钱,把这些中药材准备好以后,用清水泡一下,然后煎制成汤再服用。

3、两头尖能治痈疽疮疡

两头尖对人类的痈疽疮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两头尖八分和金银花五十克以及地丁五十克,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直接饮用就可以。

两头尖的药用功效和作用,小编都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其实两头尖的好处有很多,要懂得如何利用起来,可以有祛风湿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关节疼痛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的哦,同时也可以提高体质,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养生保的药材哦。

关于熬中药

想了一下,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虽然你收掉的都是水,药物的成分没有掉,但是大火容易过火,一般煎药都是大火煮沸后小火煎,你开了长时间大火,势必有些成分还是有影响的。 建议还是用小火,控制好时间,时间长了和大火也一样。

八月瓜根有什么功效?

八月瓜根功效:补充营养、美容养颜、除湿止痛、维持身体机能、生津止渴。

1、补充营养

八月瓜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瓜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和蛋白质,另外它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2、美容养颜

八月瓜能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它能淡化皮肤色斑以及皱纹,还能将身体内的毒素及时清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从而起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3、除湿止痛

它具有除湿止痛的功效,能缓解风湿骨痛和水肿的症状,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如此,它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强身健体。

4、维持身体机能

八月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合成就需要氨基酸,只能通过食物摄入,多食用能维持身体机能。

5、生津止渴

八月瓜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果糖、淀粉、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另外它还含有各种有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

选购要点:

1、看表皮

八月瓜表皮的颗粒越大且饱满,纹路清晰,就说明瓜肉越嫩、厚、苦感稍小;如果颗粒比较小,密且无规则排列,说明它的瓜肉相对薄、苦味更大。

2、挑外形

如果八月瓜外形像大米粒的形状,两头尖尖的,瓜身比较直,就说明这根八月瓜的质量比较好。

3、辨颜色

新鲜的八月瓜颜色是翠绿的,如果颜色发黄,就表明苦瓜已经老了,果肉就不脆了。

甘板麻是什么中药,是哪种中药的别名?

稍微检索一下,还会发现不少曾经用过的动物粪便,不知现在还
用不用,例如:老鼠屎,称为两头尖,治小儿疳疾;猪粪名猪零,治小儿客忤;
羊粪治疗小儿泄泻;马粪名屎中粟,治疗小儿客忤及厌食;驴粪治疗经水不止;
骆驼粪,外用,止鼻衄;狮粪破宿血,杀百虫;虎粪治疗癝疽痔漏;鹿粪治疗难
产;猫粪治疗痘疮内陷;狼粪治疗骨鲠;明目砂,即野兔子粪便,其性平,味咸,
入肺、肝经,有去翳明目、杀虫解毒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疳疮痔瘘、目中浮翳
等疾病;
猴粪治疗小儿脐风撮口;鸽子粪,称为左盘龙,治疗瘰疬疥疮;白丁香,
即麻雀的粪便,其性温,味苦,有小毒,能消滞治疝,退翳去胬肉,治女子带下;
燕子粪治疗五癃及小便不出;孔雀粪治疗白带及小便不利;鹰粪治疗虚积,杀痨
虫;龙涎香即鲸鱼的粪便,它是抹香鲸吞食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黑色的
蜡状排泄物,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之功效,
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
综上可见,水里游的草稞里蹦的天上飞的,海陆空联合作战,无往而不胜。
追究起来,官方中医“吃屎”方还是很有传统的,可谓源远流长

薜荔简介

目录1拼音2《*辞典》:薜荔 2.1出处2.2拼音名2.3薜荔的别名2.4来源2.5原形态2.6生境分布2.7性状2.8化学成份2.9性味2.10功能主治2.11薜荔的用法用量2.12附方2.13备注2.14摘录 附:1用到中药薜荔的方剂2用到中药薜荔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薜荔 1拼音 bì lì

2《*辞典》:薜荔

2.1出处

《本草拾遗》

2.2拼音名

Bì Lì

2.3薜荔的别名

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墙虎、风不动(《中国药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间草药》),石龙藤(《中药志》),常春藤(《广西中药志》),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巖风(《湖南药物志》),墙脚柱、红墙套、烟筒丕(《闽东本草》),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广东中药》Ⅱ),石绷藤(《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薛荔络石藤、老鸦馒头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粉藤、爬墙藤、牛屎藤(《江西草药》)

2.4来源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2.5原形态

常绿攀援灌木,有乳汁。茎灰褐色,多分枝;幼枝有细柔毛,幼时作匍匐状,节上生气生根。不育幼枝的叶小,互生,卵形,长0.6~2.5厘米,基部偏斜,近于无柄;至成长后,枝硬而直立,叶大而厚,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卵状三角形,长0.5~1厘米,外面被细柔毛,革质;叶片椭四形,长2.5~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稍心脏形,全缘,上面近于无毛,下面密生细柔毛,侧脉和网状脉在下面隆起,呈小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单性,小花多数,着生在肉质花托的内壁上,花托单生于叶腋,有短柄;雄花托长椭圆形,长达5厘米,直径3厘米;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绿色。瘦果细小,棕褐色,果皮薄膜质,表面富粘液。花期5~6月。隐花果成熟期10月。

2.6生境分布

野生于山坡树木间或断墙破壁上。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此外,贵州、江西、湖北、广东、安徽等地亦产。

2.7性状

干燥茎枝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直径1~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韧或脆,折断面黄色或黄褐色,髓部圆点状,黄白色,偏于一侧。茎枝上的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先端钝圆,通常卷折,棕绿色或黄褐色,革质。气弱,味淡。以茎细、均匀、带叶者为佳。

2.8化学成份

本植物乙醇浸出液中分离得5种晶体:内消旋肌醇、芸香甙、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和β香树脂醇乙酸酯。本植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种子中含一种凝胶质样物质约13%,水解生成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

2.9性味

酸,平。

①《纲目》:"酸,平,无毒。"

②《广东中药》Ⅱ:"味淡,微凉。"

③《福建中草药》:"苦,平。"

2.10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

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

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

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

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

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

⑥《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

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2.11薜荔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品2~3两);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2.12附方

①洽风湿痛,手脚关节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腰痛、关节痛:薜荔藤二两。洒水各半同煎,红糖调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疝气:薜荔藤(用结果的主藤)一两,三叶木通根二两。水煎去渣,加鸡蛋一个煮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④治血淋痛涩:木莲藤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纲目》)

⑤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两,甘草一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⑥治病后虚弱:薜荔藤三两,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⑦治先兆流产:薜荔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一两,荷叶蒂七个,苎麻根一钱。水煎去滓,加鸡蛋三个,同煮服。或单用薜荔枝叶亦可。(《江西草药》)

⑧治小儿瘦弱:薜荔藤二两,蒸鸡食。(《湖南药物志》)

⑨治婴儿湿疹:鲜薛荔叶二两,黄连三钱。加米汤适量擂烂,以汁搽患处;或同时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⑩治疮疖痈肿:薛荔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痈肿:鲜薛荔叶、鲜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2.13备注

本品的不育幼拄,有些地区作络石藤用。参见"络石藤"条。

2.14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薜荔的方剂 花藤薜荔汤 拼音:huāténgbìlìtāng处方:薜荔2两,金银花3两,生黄耆1两,生甘草2钱。功能主治:发...

荔花鼻窦炎片 3B273897处方:角花胡颓子5000g薜荔5000g制法: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

秘元丹 (浆水浸7日,切作半破),斑蝥49枚(去翅足),薜荔叶2两,糯米1分。功效:固守三田,接养真气。用法...

夺命丸 卷四方之夺命丸:处方:半夏(大者,各4破之,用石薜荔1握锉碎,同半夏炒令黄色,去石薜荔,只用半夏)4...

摄风酒 钱)甘草节(五钱)苏木(五钱)南木香(二钱半)石薜荔(一两.石上生者佳)生姜(一两半)川乌头(一只....

更多用到中药薜荔的方剂
用到中药薜荔的中成药 荔花鼻窦炎片 3B273897处方:角花胡颓子5000g薜荔5000g制法: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

前列通片 45日为一疗程。贮藏:密封。注:前列通干浸膏系取薜荔5份,黄芪5.8份,车前子3.3份,黄柏、两头尖...

更多用到中药薜荔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薜荔 《证类本草》:[卷第七]络石 变白宜老。在石者良,在木者随木有功。生山之阴,与薜荔相似。更有木莲、石血、地锦等十余种藤,并是其类,...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木莲 (《拾遗》)【释名】薜荔(《拾遗》)、木馒头(《纲目》)、鬼馒头。时珍曰∶木莲、馒头,象其实形也。薜...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八草部上品之中]草之走 无毒附地锦扶芳土鼓石血薜荔木莲丽生络石(出神农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不通水浆不下...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九痈疽门]发背 斗。浸硝待冷。取故青布两片。更渍浸拓。日三五度。薜荔散治发背神效用薜荔叶一味。不拘多少。阴干。捣罗为...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二(外科)]发背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