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种类有很多,不知道你了解多少呢。茺蔚子你知道吗,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它是一种微寒的中医错,对于保护肝脏有好处,还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你知道茺蔚子的副作用吗,来看看它的相关的小常识吧。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心胞、肝经。
毒性分析
服食大量的茺蔚子后可发生中毒。据25例报告,一般服食20~30克后即可于4~10小时发病;但亦有人在10天内连续服至500克而始发病的。临床中毒症状为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态,但神志、言语清楚,苔脉多正常。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均获恢复,无1例死亡。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生翳膜。茺蔚子可以有调经的作用,对于清热解毒有好处,还可以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对于女性出现的月经不调啊还有上火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茺蔚子水浸出液或醇-水浸出液对麻醉动静脉注射有轻微降压作用。
2.毒性,人一次口服茺蔚子30g以上,可于4-6h后出现中毒反应,症状为全射无力,下肢不能活动,财身酸麻疼痛,重者汗多呈虚脱状态。茺蔚子有副作用,会导致身体酸痛麻木,而且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情况。
化学成份
茺蔚子含有益母草宁。含油37.02%。茺蔚子油中油酸占63.75%,亚麻酸占21.13%。茺蔚子含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439%。
茺蔚子的副作用和药理的功效,小编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其实茺蔚子的副作用对于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的,所以在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量的摄入哦,也要注意它的一些副反应。这些小常识都是需要知道和了解的哦。
槐子丸--《眼科金镜》卷四
【处方】白蒺藜(炒,去刺)、车前子、牛蒡子、茺蔚子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治肝虚风邪所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眼科金镜》卷四
槐子丸--《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槐子(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疝肿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槐子丸--《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槐子1两,蒲黄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月数未至,而似欲产,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以痛止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槐子丸--《千金》卷二十三
【处方】槐子4两,干漆4两,吴茱萸根白皮4两,秦艽2两,白芷2两,桂心2两,黄芩2两,黄耆2两,白敛2两,牡蛎2两,龙骨2两,雷丸2两,丁香2两,木香2两,蒺藜2两,附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
【用法用量】饮服20丸,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蒺藜、白芷、秦艽、黄芩祛除风气,槐子,白蔹清解毒邪,二香、桂、附、吴茱萸根温散结滞,干漆、雷丸攻逐瘀血,牡蛎、龙骨、黄耆收敛津气。以其寒热间错,气血交攻,敛散并列,故牡痔、牝痔、气痔、血痔、干痔、湿痔咸可治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槐子丸--《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槐子1两半,天麻1两半,独活1两半,地肤子1两半,沙参(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决明子2两,防风1两(去芦头),甘菊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风邪所攻,坠睛向下,渐渐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浆水送下,夜临卧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槐子丸--《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槐实3两(微炒),猬皮(焦炙)2两,当归(切,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连翘2两,干姜(炮)2两,续断2两,黄耆(炙,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牡痔。因醉饱筋脉横解,肠澼成痔,每下鲜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晚再服;稍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槐子丸--《圣惠》卷六十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黄芩1两。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桑耳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槐子丸--《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槐子仁2两,覆盆子1两,酸枣仁(微炒)1两,柏子仁1两,车前子1两,蔓荆子1两,茺蔚子1两,牛蒡子(微炒)1两,蒺藜子(微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风邪所攻,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槐子丸--《圣惠》卷十三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苦参1两(锉),熊胆半两,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木香1两,槟榔1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匿虫)疮,痛痒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槐子仁丸」。
【摘录】《圣惠》卷十三
槐子丸--《普济方》卷八十一
【处方】槐子2两,黄连(去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热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夜临卧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
槐子丸--《圣惠》卷六十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龙骨1两,槲叶3分(微炙),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茜根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3分(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乱发1两(烧灰),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乾,微炒),猪后悬蹄甲7枚(炙令黄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
槐子丸--《鸡峰》卷十七
【处方】槐角2两,陈橘皮1两,干地黄1两,续断1两,黄耆半两,白矾半两,当归半两,干姜半两,黄连半两,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五痔成疮。发即焮痛不可忍,大便下血,肛脱不入,肠头生肉如鼠乳,或如樱桃,时下脓血,肿处痒痛,肛边生核,久成瘘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热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槐子丸--《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槐子1两(微炒),黄芩1两,榼籐子2枚(去壳,炙令黄)。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桑耳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槐子丸--《圣惠》卷六十
【处方】槐子仁2两(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秦艽半两(去苗),黄芩半两,白蔹半两,木香半两,牡蛎半两(烧为粉),龙骨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雷丸半两,白芷半两,桂心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鸡舌香半两,楝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或肿痛,或鼠乳附核,或肠中痒痛,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益母草,又名茺蔚,坤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苦、辛,微寒。那么,益母草美容方法有哪些?
益母草外敷法
1.敷面润肌剂
具体制法:将一整株益母草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切细、晒干、研为粉末,加入适量水和面粉,调和、揉成汤圆大的团状,然后用火煨一昼夜,待凉后,再研成粉末,每300克粉末中加入滑石粉30克、胭脂粉3克,一起拌匀,放入一个瓷瓶中,密闭一段时间即可用。
如何使用:每晚洗净脸,将药粉调成糊状,敷面20分钟取下,洗净。
2.战“痘”面膜
具体制法:将益母草碾为粉末,黄瓜榨汁。在黄瓜汁内加入益母草粉末和蜂蜜适量,调匀。
如何使用:晚上洗脸后敷面,干后洗去。
益母草内服
1.除“痘”膏
具体制法:用益母草500克,切成细段,晒干后,烧成灰。再用醋调成丸子,火烧呈通体红,如此反复7次,再研细过筛,用蜂蜜调匀,存放于瓷器中。
如何服用:每天饭后服一粒。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治疗雀斑、黑斑、黄褐斑等。
2.治粉刺粥
具体制法:先将益母草50克、苏木、桃仁各9克切碎,加水适量,煎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药汁与100克黑豆加水适量煮熟后,再放入粳米和水煮粥,粥烂时,加入红糖少许调服。
如何服用:早、中、晚各服1小碗,隔日服1剂。
3.活血养颜汤
具体制法:鸡蛋4只煮熟去壳,将益母草30克,桑寄生30克洗净,然后把熟鸡蛋、益母草和桑寄生放进锅内,用文火煮沸,半小时后,放入冰糖,煲至冰糖溶化。
如何服用:除去汤中的益母草和桑寄生,吃蛋饮汤。此方补肝养血,妇女宜于在经前、经后饮用,效果更佳,也可用鹌鹑蛋代替鸡蛋,效果相同。
益母草的副作用
毒副作用
益母草毒性很低.益母草注射液给小鼠静脉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30~60g;益母草总碱给小鼠静脉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572.2±37.2mg.益母草碱给大鼠腹腔注射, 每次2mg, 连续4天, 无明显不良反应.益母草总碱给兔皮下注射30mg/d, 连续2周, 对进食、体温、排便均无明显影响.用50%益母草干粉的饲料给成年大鼠喂饲80天, 未显示毒性反应或生育能力改变。
对心血管的作用
小剂量益母草碱对离体蛙心,有增强收缩作用,使用大剂量时,反呈抑制现象。这种抑制现象可能由于迷走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用益母草碱进行蛙血管灌流,呈血管收缩现象,其收缩程度与所用试液浓度呈正比例。用益母草碱(2mg)注射于麻醉猫的静脉,即见血压下降,数分钟后即可恢复,这种矩暂性的血压下降现象,在两侧迷走神经切断后也仍能发现,若先使用阿托品,然后注射益母草碱,血压下降即不复如前显著,故可推知益母草碱的降低血压作用不在迷走神经中抠,而可能对迷走神经末梢兴奋作用所致。
对呼吸中枢的作用
益母草有直接兴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益母草碱后,呼吸频率及振幅均呈显著增加,但在大剂量时,呼吸则由兴奋转入抑制,且变为微弱而不规则。在切断两侧述走神经后,仍不呼吸兴奋作用。
地肤子丸--《圣惠》卷三十
【处方】地肤子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柏子仁3分,蕤仁半两(去皮),决明子3分,甜瓜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茺蔚子半两,蓝子3分,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乾,别捣为末),黄连3分(去须),细辛3分,桂心3分,萤火虫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眼痛,泪多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猪肉、热面、荤辛。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地肤子丸--《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处方】地肤子5两,决明子1升。
【制法】上为末,米饮和丸。
【功能主治】雀目。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至30丸,食后以饮送下。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地肤子丸--《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地肤子3分,蓝子1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车前子半两,甜瓜子半两,茺蔚子1分,青葙子3分,细辛半两,萤火虫1分(微炒,去翅足),决明子3分,黄连3分(去顶),覆盆子3分,生干地黄1两,菟丝子3分(酒浸3宿,晒乾,别捣为末)。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明目,能令远视。主治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地肤子丸--《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地肤子3分,草决明(微炒)3分,沙参秦皮(去粗皮)3分,人参3分,甘菊花3分,羚羊角屑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炒令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病后,眼忽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地肤子丸--《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地肤子1两,决明子1两,沙参1两,羚羊角屑1两,秦皮1两,菊花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后,眼目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