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中药材我们都可以有效的利用起来,不仅仅是可以治疗疾病,而且也对身体有一个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的呢。你知道地肤子的功效和副作用吗。地肤子是一种中药材哦。来看看地肤子的功效以及副作用的一些介绍吧。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肤子是一味中草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它最为显著的功效就是清热利湿,祛除风湿,并且起到止痒的作用。这位中草药经常用于治疗皮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除了治疗皮肤病之外,这位中草药还可以治愈阳虚气弱小便不利等疾病。地肤子也会有它的副作用,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用量,并且注意对症治疗才是最有效的,不能盲目用药。地肤子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去湿气有好处,特别是对于风湿疾病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作用,对于利尿消肿有好处。
地肤子的副作用
地肤子可以外用还可以口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地肤子外用主要是治疗一些皮肤病,其中主要包括皮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地肤子的副作用基本没有,所以一般人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地肤子的用量,用量不合适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等症状的出现。在口服地肤子的时候一般都是其他中草药结合在一块儿煎制,所以要注意中草药之间的配合。地肤子也是有副作用的,是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的哦。可以有治疗皮肤疾病的作用,但是如果用药不当也会导致皮肤受损的情况出现,所以一定要注意起来。
地肤子的功效和副作用,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其实地肤子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治疗风湿疾病,对于清热解毒有好处,对于出现的皮肤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和效果。当然一些副作用还是需要注意的哦,还懂得合理的用药哦。
拨云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羌活、防风、柴胡、甘草(炒),各一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热泪,隐涩难开,眶痒赤痛,睑眦红烂,瘀肉侵睛,但是一切风毒眼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食后、临睡时服,薄荷茶调,菊花苗汤下亦得。
【注意】忌腌藏、酱、湿面、发风、毒物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拨云散--《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谭氏殊圣》
【处方】大黄1分,胡黄连1分,黄芩1分(末),马牙消半分,芦荟半分(末),天浆子(炒),丁香7枚。
【制法】上为末,用独头蒜烧熟,并醋饮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肝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拨云丸」。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谭氏殊圣》
拨云散--《眼科龙木集》
【处方】川芎、荆芥、薄荷、甘草、决明子、当归、防风、熟地黄、木贼、旋覆花、大黄、石膏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痛,热泪流,昏涩肿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用茶清调下;如目赤胬肉侵睛者,用淡竹叶汤调下。
【摘录】《眼科龙木集》
拨云散--《古今医鉴》卷见引金光明方
【处方】归尾、川芎、赤芍、生地黄、连翘、黄芩、山栀子、黄连、防风、荆芥、羌活、白芷梢、枳壳、桔梗、软石膏、大黄、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一切眼肿疼痛,及暴发赤眼,风热壅实等症。并治杖疮肿痛未破,作憎寒壮热,或打重血气攻心,及打扑伤损内重,瘀血不散。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如眼生翳障,加白蒺藜;如眼胞红肿如桃,倍大黄,加芒消;眼目被人打伤青肿,倍大黄。
【摘录】《古今医鉴》卷见引金光明方
拨云散--《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黄芩、甘草、稿本、栀子、防风、菊花、密蒙花、连翘、桔梗、薄荷、赤芍药、白蒺藜。
【功能主治】三焦积热、肝膈风热上攻,眼赤涩肿痛,年深有红翳于乌睛上,浓泪如红霞映日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拨云散--《摄生众妙方》卷九
【处方】炉甘石5分(云南产者方佳,用煎银砂锅火煨,如煎银样,不用盖,锻令黄色,取出,童便淬之,再锻再淬,以尽童便为度,晒乾,研极细末,纸罗2次方用),片脑1分(同甘石研极细)。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昏花,赤暴风烂眼疾。
【用法用量】和匀,用银簪点眼角。若加空青2分在内,虽十几年盲瞽,及胎痘瞎眼,皆复明。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九
拨云散--《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荆芥穗2两,川芎2两,防风2两,枳壳(麸炒)5钱,蝉蜕(去翅足)5钱,薄荷5钱,龙胆草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焦壅热,眼目赤肿疼痛,或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拨云散--《普济方》卷八十一
【处方】白蒺藜4两(去刺角,全净),甘草(生熟使)1两,防风1两,羌活1两。
【制法】以清明日水净洗,于日中晒乾,勿令尘土入内,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眼一切昏暗浮云,翳膜侵遮。
【用法用量】不时煎汤洗。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
拨云散--《程松崖眼科》
【处方】木贼1两,防风6钱,柴胡6钱,青葙子8钱,蝉蜕1两,黄芩6钱,菊花8钱,车前子8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眼睛黑珠云翳围满,有瞳仁者。
【用法用量】早晨空心开水调服2钱,晚服1钱。或用猪肝1块割开,放药末2钱填内,用湿棉纸包好,置灰中很熟食之,亦可煎服之。外点消炉散。
【摘录】《程松崖眼科》
拨云散--《卫生宝鉴》卷十
【处方】川芎半两,楮实半两,龙胆草半两,羌活半两,薄荷半两,石决明半两,苍术半两,大黄半两,荆芥穗半两,甘草半两,木贼半两,密蒙花半两,连翘半两,川椒半两,草决明半两,桔梗半两,石膏半两,甘菊花半两,白芷半两,地骨皮半两,白蒺藜半两,槟榔半两,石燕1对重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因发湿热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隐涩难开。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地肤子、白术,无地骨皮。
【注意】忌杂鱼、猪、马、荞面、辛热之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首拨云散--《局方》卷七(绍兴续添方)
【处方】羌活1斤,防风1斤,柴胡1斤,甘草(炒)1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热泪,隐涩难开,眶痒赤痛,睑眦红烂,瘀肉侵睛;并治一切风毒眼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煎至7分,食后、临睡时薄荷汤调下;菊花苗汤下亦得。
【注意】忌腌藏、虾酱,湿面、炙煿,发风毒物。
【摘录】《局方》卷七(绍兴续添方)
拨云散--《博济》卷三
【处方】菊花、防风、白蒺藜(炒令黄)、羌活、柴胡(去芦)、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毒眼目昏暗,翳膜遮障。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水1盏,煎至6分,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博济》卷三
拨云散--《普济方》卷七十五
【处方】黄芩8两,大黄1两半,甘草2两,桔梗2两,防风2两,连翘2两,栀子2两,川芎1两。
【功能主治】除瘀热。主治风眼。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五
拨云散--《普济方》卷八十六引《经验济世方》
【处方】黄芩1两,石膏(别研)1两,荆芥穗1两,苍术1两,甘草1两,甘菊花(蝉蜕洗)1两,旋覆花1两。
【制法】将甘菊、旋覆花用好酒拌匀,蒸过熟,晒乾,杵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酒调下,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引《经验济世方》
拨云散--《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白蒺藜2两,防风2两,羌活2两,川芎2两,荆芥2两,甘菊花2两,蝉蜕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毒,退翳障。主治风毒翳障,及赤烂眩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桑白皮熬水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德生堂方》
拨云散--《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医林方》
【处方】莲花白1两,贝母1两,胡椒1字(3味另同研细),硇砂1字,青盐1字,轻粉1字,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眼病。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医林方》
拨云散--《治痘全书》卷十四
【处方】防风、甘草、羌活、黄芩、黄连、白芷、菊花、龙胆草、荆芥、石膏、川芎、大黄、草决明、石决明。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内翳障,及痘后余毒不散,目生翳膜,隐涩多泪。
【用法用量】口服。如小儿疳眼,加夜明砂。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拨云散--《眼科全书》卷三
【处方】黄连、黄芩、石决明、川芎、白芍、草决明、麦门冬、甘草、菊花。
【功能主治】三焦不顺,肝风上冲,肺热气盛,脑脂流下,致浮翳内障,不痛不痒,临光无神,翳如银色,瞳睛赤色,阴看略大,阳看略小。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拨云汤」。
【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拨云散--《扶寿精方》
【处方】当归、生地黄、甘菊花、黄连、山栀子、黄芩、石膏、荆芥、防风、郁金、旋覆花、木贼、青葙子、草决明、白蒺藜、草龙胆、蝉蜕。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内障青蒙。
【用法用量】每服水1钟半,煎7分,食远服。
覆盆子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覆盆子90克
苁蓉
巴戟天
白龙骨
五味子
鹿茸
茯苓
天雄
续断
薯蓣
白石英各75克
干地黄60克
菟丝子90克
蛇床子37.5克
远志
干姜各4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劳伤羸瘦。
【用法用量】酒服15丸,每日二次,渐渐加至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及不洁等腐败食物。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覆盆子丸--《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覆盆子(去萼)1两,远志(去心)1两,杜仲(去皮,炒去丝)1两,柏子仁(炒香,另捣之)2两,枸杞子(焙干)2两,地肤子(微焙香)1两,胡桃仁(去皮,另研)2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山药末同白面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子精,明目,黑髭发。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覆盆子丸--《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覆盆子半斤,五粒松半斤,枸杞子6两,秦皮4两,川升麻3两,巨胜5两,楮实5两(水淘去浮者,晒乾,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生地黄汁6升,好醋半升,蜜半升,酥7两,先煎地黄汁等十余沸,入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变白发。主治诸风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酒送下;如不饮酒,以浆水下。
【注意】忌白蒿、青蒿、荏子、萝卜、蒜。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覆盆子丸--《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覆盆子1两,五味子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酸枣仁1两,白术1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主治肝脏虚寒,面青黄色,两肋胀满,筋脉不利,背膊疼痛,瘦乏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覆盆子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覆盆子(去萼)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山芋1两半,泽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白术(炒)1两,桂(去粗皮)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裂)1两,山茱萸1两,细辛(去苗叶)1两,远志(去心)1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龙骨1两,石斛(去根)1两,青木香1两,槟榔(锉)1两,芎?1两,熟干地黄(焙)1两,赤石脂1两,陈曲(炒)1两,柏子仁1两,地骨皮1两,蛇床子1两,肉苁蓉(去皱皮,酒浸,切,焙)2两,黄耆(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肥健。主治虚劳腰痛,不能运动;及男子五劳七伤,下元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覆盆子丸--《圣惠》卷三
【处方】覆盆子1两,细辛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决明子半两,芎?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羌活半两,桂心半两,柏子仁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菊花半两,枸杞子半两,车前子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两目昏暗,热气冲上,泪出疼痛,两胁虚胀,筋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酒、湿面、炙煿。
【摘录】《圣惠》卷三
覆盆子丸--《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覆盆子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黄耆(炙,锉)1两,五味子1两,补骨脂(炒)1两,乌药1两,石斛(去根)1两,泽泻1两,荜澄茄1两,沉香(锉)1两,巴戟天(去心)1两,熟干地黄(焙)1两半,芎?3分,当归(切,焙)3分,赤芍药3分,山茱萸3分,菟丝子(酒浸3日,捣,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顺脏气,补益下经。主治元脏虚弱,脐腹(疒丂)痛,膝胫少力,百节酸疼,昏倦多睡,小便频浊,头眩痰唾,背脊拘急,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盐汤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覆盆子丸--《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覆盆子3两半(拣去梗萼杆),巴戟天(穿心紫者,去心)2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片,焙干)2两,远志(去心)2两,牛膝(酒浸1宿,焙干)2两,五味子(洗净,焙干)2两,续断2两,山茱萸(去核,焙干)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平养心气,聪耳明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10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覆盆子丸--《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熟地黄2两,菟丝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覆盆子1两,牛膝1两,葫芦巴1两,绵黄耆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地黄汁熬成膏,每服半匙,用酒调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
覆盆子丸--《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覆盆子1两,薯蓣1两,石斛(去根,锉)1两,熟干地黄1两,牛膝(去苗)1两,阳起石(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1两,桂心1两,巴戟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乾,别捣为末)1两,蛇床子1两,山茱萸1两,枸杞子1两,五味子1两,人参(去芦头)1两,赤石脂1两,泽泻1两,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黄)1两,白茯苓1两,远志(去心)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力益气,补虚损,壮腰脚,安五脏,驻颜色。主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覆盆子丸--《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覆盆子(去梗)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五味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山芋半两,鹿茸(去毛,酥炙)半两,黄耆(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远志(去心)1分,石斛(去根)3分,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骨髓虚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覆盆子丸--《千金》卷十九
【处方】覆盆子12分,苁蓉10分,巴戟天10分,白龙骨10分,五味子10分,鹿茸10分,茯苓10分,天雄10分,续断10分,薯蓣10分,白石英10分,干地黄8分,菟丝子12分,蛇床子5分,远志6分,干姜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令人充健。主治五劳七伤,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日2次。细细加至30丸。
【注意】忌生冷、陈臭。
【摘录】《千金》卷十九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