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中老年人的食物以偏淡为好

时间: 2023-02-28 07:10:22

中老年人的食物以偏淡为好

人为什么需要吃盐呢?因为在人的体液里,钠、钾、氯等都是重要的成分,成年人身体里面平均约有60克钠,它对体内水盐平衡、渗透压和酸碱度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按生理需要每天有1克食盐也就够了。吃的量多了,从小便中排出的量也相应增多。

近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吃食盐对人体健康不利,平时盐吃得多的人,发生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一般主张少吃些食盐,菜要偏淡一些为好。

食用盐以多少合适呢?最好每天不超过8克。还要根据季节、气候、身体情况和活动程度适当调节。祖国医学早就指出,盐为“心痛禁戒”,宋代《本草衍义》记载:“水肿者,宜全禁之。”

有高血压病、肾脏病和浮肿的中老年人,食盐量更要严加限制。因为过量的钠易使肾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钠潴留,使血管阻力增加,促进高血压的形成。同时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发生细胞外液增多,引起水肿等症状。

为什么说老年人吃的越清淡对身体越好?

重口味是老年人最喜欢的,由于味觉的衰退,故口味重老人才能尝的出美食,但是由于老年病的存在,故老年人最好吃清淡的,但是吃的越清淡的越好吗?有许多老人的饮食信奉越清淡越好,甚至说吃素能长寿。他们的根据是素食可以减少胃肠负担,容易消化,还可以防止心脏病的发生。


但事实证明,人吃过分清淡食物会降低体质,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袭人体。即使患有心脏病的老人,也不可强求饮食必定要清淡。而有一个针对佛门弟子的调查表明,吃素并不能与健康之间划上等号——他们中大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长年吃素,从而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等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在素食中,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均很少,而且营养价值较低,不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而诸如鸡、鸭、鱼、肉之类的荤食,却能够成为营养的重要来源,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和必需的脂肪酸。

其实,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吃荤还是吃素,而在于吃什么和吃多少,也就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不是全、是不是适量。从食物中所摄取的成分及其份量,正是人体生理及生活运作中需要的,为正确的营养摄取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例如在海产品中,大多含有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还有能够降低血脂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人体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一定程度内多加进食海产品,是大有益处的。

我国于1987年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14万余人中做了一次系统的营养调查发现:国民饮食中,蛋白质、钙和核黄素(维生素b2)摄入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适量的荤食。荤素相间的饮食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使组织细胞的结构完全,以提高抗病能力,并延缓衰老及增进健康长寿。

老年人可以大米、面粉或杂粮为主食,每日喝豆浆或牛奶。菜肴以瘦肉(每1-2日50克左右)、蛋禽、鲜鱼虾等荤食以及各种蔬菜为主。

老年人长期饮食清淡真的好吗?老年人该如何正确的饮食?

老年人都比较注重保养身体,注重养生,这样也就注意饮食,很多老年人都觉得在饮食方面应该清淡,可是年轻人的口味重,而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住,就存在了诸多的不方便,也就深刻地体现在饮食上面,所以大多数的老年人都选择独自居住。既然老年人适合饮食,那么对于诸多老年人来说,应该如何去注重饮食呢?

第一,清淡为主

老年人的脾胃虚弱,体质不如年轻人,肠胃对于辛辣食物也不接受,如果长期受到食物的刺激。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说不定会引发肠炎,本来老年人的身体就弱,还生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多吃蔬菜,多喝粥,吃一些软烂食物,帮助肠道消化,这样也可以帮助老年人保养身体。

第二,注意饮食搭配

不管是小孩子,老年人也应该注意饮食搭配,荤素结合,均衡膳食才能让营养得到补充,老年人的身体依然是身体,他也需要营养的摄入,所以,如果老年人并不懂得如何搭配食物,那么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也应该义不容辞的照顾老年人,告诉他们如何搭配食物,如何才能吃得香又吃得好,最好还是让他们学会用网络,然后自己就可以学习,方便年轻人的同时也方便老年人。

老年人真的的确适合饮食清淡,但是,老年人也想食之有味,所以就尽可能地把食物做的丰盛有味道,让老年人本来就吃的不多的情况吃得好,让他们享受一日三餐,让他们享受生活,得到赡养。吃饭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就不要让他成为一种酷刑,而是一种享受,这是对于生活的尊重,也是对于生活的敬畏,良好饮食对于老年人来说时光也是值得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