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古代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古人提倡节制饮食能长寿)

时间: 2023-02-28 07:33:18

古代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

食饮有节,包括少吃增寿、素食为主、不择食、不偏食、饮茶益寿、饮食禁忌、药食延年等方面。

少吃增寿《黄帝内经》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吃得过饱会伤肠胃。

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明代敖英在《东谷赘言》中指出了多食所造成的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食不化。”即多吃会使人肥胖,引起其他疾病。因而敖英也主张少吃。

少到什么程度呢?明代皇宫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提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百岁寿星少吃体健者,古籍中不乏记载。

年逾百岁的青牛道士就是主张“食欲常少”的。

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也是主张少吃益寿,他在《枕中记》中说“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指出“饱食终无益”。他还认为少吃多餐对老年人有益,暴饮暴食有害无益。

素食为主古养生家一贯主张“薄滋味,去肥浓”,即以素食为主。

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814—846年)关于长寿秘诀的问题时,强调“薄滋昧”是他长寿的一个重要秘诀。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1281-1358年)还专门写了《茹淡论》,提倡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主张以"榖菽(豆类)菜果"为主,少吃肉食,或者肉食与蔬菜同进,但不能食肉多于蔬菜。如果食肉太多而又经常不断,就会损命折寿。

寺庙的和尚绝大多数都是吃素的,所以和尚中寿星较多。据《历代高僧生卒年表》所载:571名和尚,100岁以上12人,90岁以上42人,80岁以上142人,70岁以上361人,65岁以上433人、占75.8%。这65岁以上的高僧所占的百分比,与长寿帝王所占百分比相比较,要超过10倍以上。和尚是吃素的,帝王是每天山珍海味、酒肉饭饱的。可见以素食为主,是有利于长寿的。

当今也有常年素食的百岁寿星,如陕西咸阳市关普锋老人(1993年已105岁)常年吃素,百岁以后仍面色红润,牙齿整齐。江苏如皋市百岁老人韩秀芳也是一生以素食为主,曾代表如皋市100名百岁老人向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献上百盆如派五针松,还被2008年中国老年学学会评为“中国最佳风采女寿星”。

古人提倡节制饮食能长寿

中医对多食性肥胖有精辟的论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不饱真为却病方”。
节制饮食增寿之说,古代不少养生学家就把节制饮食作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并曾有过这方面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千金翼方》中有:“一人之忌者暮无饱食……夜饱损一日之寿。”《东谷赘言》中有:“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寿世保元》强调指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管子》中说:“起居时,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说:“所食愈少,心开逾益;所食愈多,心逾淤塞,年逾损焉”。曾子说:“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无节,则形累而寿损。”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这方面大量的谚语,如“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脾胃”;“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一般来说,饥饿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气血津液化生无源;而过饱则能加重脏腑的负担,损伤其正常的功能。特别是过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引起的过饱,容易造成食物积聚,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首先使胃壁突然扩张而难以进行疋常蠕动,非但不能止常消化,而且难以运转下行,以致造成腹胀、嗳气、反酸;长时间作用将导致肥胖症、内分泌功能紊乱或降低。因此,养生学家均提出每餐吃七八成饱,对健康最为有益。自古我国就流传:“每餐只吃八分饱,无病无灾活到老。”

节制饮食并不是让人们“饿肚子”,节制饮食是相对于“暴食”、“饱食”、“贪食”而言。为保证人体功能正常发挥、有益身体健康而节制饮食,是科学饮食的一个方面。

中国古代对节制饮食有深刻的见解,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养生学的发展来说,仍有着现实意义。《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吕氏春秋》说:“凡食之道,无饥无饱。”苏东坡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太上老君养生诀》说:“体欲常劳,食欲半饱。”

为什么说老年人饮食要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要过量,《内经》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年乃去。”可见饮食有节制,对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饮食不予节制,暴饮暴食,则胃肠负担过重,不利于健康,故《内经》又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千金要方》也说:“饮食当会节俭,若贪味过多,老人胃肠皮薄,多则不消,彭亨则气。”朱丹溪说:“五味之过,疾病蜂起。”都说明饮食如不加节制,是老年健康之大敌。
《老老恒言》说:“勿急乱而食,食不过饱;勿急可而饮,饮不过多。但使腹不空虚,则冲和之气,沦浃肌髓。桴朴子曰: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得此意也,烦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乃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并强调要“量服节所受”,量腹为“自己审量,非他人所知,节者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宁少毋多”,指出饮食要节制的重要性。即使大饥宜不应大食,大渴亦不宜大饮,恐气血失常,导致疾病发生。进食宁可次数多,但每次量少,不要一次进食过量,以免伤及肠胃,不通运化,疾病从生。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