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生活有节起居有常

时间: 2023-02-28 07:48:48

生活有节起居有常

生活要有规律,才有利于健康长。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我国古代就有的养生经验。起居,主要是指作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常,是指有一定的规律。起居有常就是要求人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这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这句谚语看来简单,却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

我们身体的任何一种生命活动都具有规律性,这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都证实了的。在所有的规律中,有的很明显,有的不很明显。如妇女来月经,其规律性就很明显。而血压白天高,晚上低;体温早晨低、傍晚高等规律,如果不通过测量便难以发现。

生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有动力定位机能,如同一个闹钟,如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有睡意,睡觉后又能按时醒来;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饥饿感等等。这些规律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研究还证明:人的情绪、体力、智力,也都有一定的时间规。每个周期又分为旺盛和衰退两个阶段。人的体温总是在凌晨4〜6时最低,下午2〜6时最高等等。

如果生活作息没有规律,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紊乱,各器官的功能失调,其结果是影响身体健。

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生活有节,起居有常。《内经》中谈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如果能按照规律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健康长寿。规律的生活,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使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地运行下去。

从古今中外长寿者的经验中,大都包含“起居有常”这一基本原则。而那些废寝忘食、兴致一来通宵达旦,生活作息毫无规律的人,健康必然受到损害。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阴阳谐和的,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运行道理相违背,他们的起居作息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上第一章 :

原文如下:

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黄帝问问天师歧伯:上古之人,能活的时间比较长,甚至活了100岁以上还动作不衰;可是现代之人,年过半百动作都皆衰,为甚么呢?是时代的不同,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歧伯回答的话。

白话译文:

上古的人,懂得天地之间运行的道理,是阴阳谐和的,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运行道理相违背,他们的起居作息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样就能肉体与精神都协调一致,而尽终其天年。

现代的人,可不是如此,把酒当作饮料,过反常的生活方式,日夜颠倒也习以为常,酒醉后肆行房室,来枯竭他的精气,耗散他的真气,不懂得保持精气神的充满,不善于调养精气,最后就贪图一时的快乐而违背养生的乐趣,因为“起居无节”,所以差不多五十多岁就开始已经不健康了,动作也不行了。

由上可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几点是古人的养生秘诀,到现在依然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借鉴的。若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概念,那就不需怕疾病了!而如何「正气存内」,「上古天真论篇」的这五句二十个字就是最佳的指导原则。

扩展资料:

历史影响: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

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

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 [6  。

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作妄劳。”是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中的话,讲的是养生之道。

【法于阴阳】

中医学中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

【和于术数】

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即采用任何一种养生方法,都要做到适中,无太过、无不及。和,适中,恰到好处

【饮食有节】

中医有句话,叫做谷肉果实,食养尽之,无食过之,以赏其正。所以不应该挑食,要顺其自然。哪一季出什么就吃什么,结合自己的体质选择你的饮食规律。

【起居有常】

中医强调一个人的作息时间,应该顺应日运动的节律,作息上不颠倒白天昼夜,很强调这个。因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不妄作劳】

先看这个"妄"字是怎么写的?上面一个"亡"字,底下一个"女"字。所以,死在女人手里叫"妄"。意思就是说,一个女人不够,不停地还想要更多的女人。至于作劳,这个"劳"叫房劳。所以,劳作不仅仅是指劳动,它还有房劳的意思。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