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肝具有补肝的作用,是以形补形的食材,吃什么补什么。鸡肝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而且也可以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和枸杞子一起煮汤的话,口感好,而且营养物质多,春季要保护肝脏,推荐食用菊花枸杞鸡肝汤,可以滋阴泻火,还能明目。
菊花枸杞鸡肝汤
营养价值:
蛋白质、维生素A、B、钙、磷、铁、锌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适合肝虚目暗,视力下降,夜盲症,小儿疳眼
禁忌人群:
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菊花枸杞鸡肝汤
所需材料
鸡肝200克、菊花10克、银耳50克、枸杞子15克、盐适量、鸡精适量
菊花枸杞鸡肝汤的做法
1、鸡肝洗净,切块;银耳泡发洗净,撕成小朵;枸杞子、菊花洗净,浸泡。
2、锅里放入适量的水,烧开,然后放入鸡肝过水,取出来洗净。
3、将鸡肝、银耳、枸杞子、菊花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小火炖1小时,调入盐、鸡精即可菊花枸杞鸡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菊花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提神醒脑的功效。鸡肝具有养血明目、补肝肾、抗氧化、防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银耳具有补血补气补脑、健脾开胃、滋阴润燥和美容养颜的功效。菊花可以清肝明目,还能有解毒降压的作用,这样的养生食谱可以有很好的滋补气血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是开胃健脾的养生食谱,适合春季食用,还能去火气。
菊花枸杞鸡肝汤的制作方法和它的保健效果适宜人群,上面都介绍了,菊花和枸杞子加上鸡肝的搭配,可以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对于开胃健脾胃来说有好处,而且也有滋阴明目的功效,还能去火气,增强免疫力,可以经常吃。
1 菊花枸杞茶材料:干菊花10克,枸杞10克。
做法:将菊花以热水冲泡,加入枸杞,静待1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养阴补血、提神安心。
适宜人群:尤其经常面对电脑的人。
注意事项:菊花枸杞偏寒,体虚之人不宜多喝。
2 菊花山楂茶材料:菊花10克,山楂10克,金银花10克。
做法:将菊花、山楂和金银花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即可。
功效:化瘀消脂、清凉降压、减肥瘦身。
适宜人群: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3 菊花蜂蜜茶材料:菊花8朵,蜂蜜适量。
泡法:用开水将菊花冲泡开,等茶水温下降变温之后再加入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去火、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适宜人群:尤其适合肝火旺、便秘的人,经常使用电脑的人饮用可以缓解眼睛疲劳。
4 菊花决明子茶材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
做法: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放入较大的有盖杯中,用80-85摄氏度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可开始饮用,一般可冲泡3至5次。
功效:养阴明目、清肝泻火、降脂降压。
适宜人群:肝火偏旺,肝阳上亢的人,肝阳上亢主要变现为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心悸健忘,腰膝酸软,口苦咽干等症状。
怎样明目清肝
怎样明目清肝?在我们的身体器官中,肝脏是用来为身体排毒的重要器官,而眼睛则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看人视物的重要视觉器官。因此养护好肝脏、保护好眼睛对我们的健康极为有利,我们必须经常保养。那么怎样明目清肝,请看本文的介绍。
怎样明目清肝1 1、多吃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
如牛肝、羊肝、猪肝等。并多选食能转换成维生素A的绿叶菜、胡萝卜、各种新鲜水果。这类食物能维持眼角膜正常营养需要,不使角膜干燥和退化,还能增强眼睛在黑暗中看物的能力。
2、 多喝决明子茶。
平常用炒熟的决明子冲水喝,能清肝明目,缓解眼睛疲劳。但是决明子茶不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长期服用。
3、 多吃乳制品、豆类、豆制品。
这类食物富含维生素B1,能提高视神经的功能,消除眼肌疲劳。比较好的是豆浆、牛奶,容易消化吸收。
4、 多喝菊花枸杞茶。
菊花配枸杞,不仅能败火、抗疲劳,还能明目,缓解眼睛因长时间上网、看书引发的眼睛干涩等不适。
5、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如刺梨、草莓、弥猴桃、柠檬、橙子等,能防止眼睛老化,让眼睛更加明亮。
6、 多吃虾、牡蛎、蛤子、扇贝等贝类食物
这类食物富含牛磺酸,能防止视力下降、明目。但是贝类食物寒凉,脾胃虚弱的人不要多吃。吃的时候要做熟了,不要半生不熟的吃,坏掉、变质的也不要吃,以免拉肚子。
7、注意生活习惯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进行适当的锻炼,避免经常熬夜,注意保持好的心情,适当放松。
怎样明目清肝2 一、清肝明目的食疗方
1、银杞明目汤
原料:银耳15克,枸杞1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
制作:
(1)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拌匀待用。
(2)银耳洗净,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择去花蒂,洗净,放入盘中;枸杞洗净待用。
(3)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汤,加入料酒,姜汁,食盐和味精,随即下入银耳,鸡肝,枸杞烧沸,撇去浮沫,待鸡肝刚熟,装入碗内,将茉莉花撒入碗内即成。
用法:每日二次。佐餐食。
功效:补且益肾,明目美颜。适用于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两眼昏花,面色憔悴等。
2、夏枯草桑叶茶
配方:夏枯草15克,桑叶10克,野菊花15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溪黄草15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
用法:上药混匀后,每次取10~15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止渴。适合用于肝胆湿热证:头胀痛,烦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红或痒或流泪,睡眠差,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3、菊花炒肉丝
配料:鲜菊花50克,猪瘦肉300克,鸡蛋1个。
制作方法:先将菊花去蒂撕成花瓣,洗净;瘦肉切成薄肉丝,鸡蛋去黄,水豆粉等调料成汁。锅热,放油,待油5成热时放肉丝,再把汁搅匀倒入锅中,先翻炒几下,接着放入菊花,翻炒均匀,熟即起锅食用。
功效:具有养肝血、悦颜色、清风明目作用。
4、菊花龙井茶
配方:菊花10克,龙井茶3克。
用法:上药置保暖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0分钟左右,频频代茶饮服。每剂可用沸水冲泡2—3次。病重者可每日2剂。
功效:疏风解毒,清肝明目,主治白睛赤壅胀痛,热泪如沥,或白睛红赤灼热,眵多粘结之暴风客热和天行赤眼,俗称“红眼病”。
二、清肝明目的食物
1、吃什么蔬菜清肝明目
(1)胡萝卜
常吃胡萝卜不但可以清肝明目,有助于治疗夜盲症,还能利膈宽肠;因为胡萝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这种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等同于两个分子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在进入机体之后,在肝脏,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分解作用,其中有一大半会转化成维生素A,能够起到补肝明目的作用。
(2)豌豆尖
豌豆尖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叶黄素,有助于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极高,除了保护眼睛之外,还可以保证上皮细胞完整,提高免疫力,预防炎症;而且豌豆尖中还含有大量的镁和叶绿素,这些元素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保护肝脏,尤其适合经常熬夜,眼睛易疲劳干涩,视线模糊的人群食用。
2、吃什么水果清肝明目
(1)草莓
草莓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尤为丰富,此外还含有钙,铁,锌,磷等矿物质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常吃草莓除了可以帮助消化,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喉生津之外,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2)桑葚
桑葚味美多汁,性微寒,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胡萝卜素,具有健脾补肾,滋阴养血,安神助眠,清肝明目的功效。女性朋友常吃桑葚不但补肾滋阴,还有养颜抗衰老的好处。
怎样明目清肝3 一、想要清肝明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综合性的调理:
1、可以采取中医针灸、按摩或者是拔火罐的方式调理,有效地增强肝脏的功能,提升肝脏的解毒能力,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
2、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或者是胡萝卜素的食物,例如胡萝卜、鱼肝油之类的;
3、日常生活中,要保护眼睛,不要经常看手机或者是看电脑。
二、清肝明目的水果
1、柳橙
要维持眼睛的健康,就要多补充维他命C,因为它不仅可以增加眼睛微血管的韧性、修护细胞,还可以降低白内障的风险,延缓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发生以及视力煺化。
2、圣女果
圣女果是维生素仓库。圣女果里的维生素A的含量在果蔬中属于佼佼者,圣女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能保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避免基因突变。同时,圣女果中的果胶成分能增加皮肤的弹性,所以把它当成零食来吃,既能美容又能保护眼睛。
分类:生活 >> 美食/烹饪
解析:
清肝明目食疗方-银杞明目汤
〖 来 源 〗: 民间经验方
〖 原 料 〗: 银耳15克,枸杞1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
〖 制 作 〗: 1.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拌匀待用。 2.银耳洗净,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择去花蒂,洗净,放入盘中;枸杞洗净待用。 3.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汤,加入料酒,姜汁,食盐和味精,随即下入银耳,鸡肝,枸杞烧沸,撇去浮沫,待鸡肝刚熟,装入碗内,将茉莉花撒入碗内即成。
〖 用 法 〗: 每日二次。佐餐食。
〖 功 效 〗: 补且益肾,明目美颜。适用于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两眼昏花,面色憔悴等。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夜明砂蒸猪肝:夜明砂10-15克,研细末水煎后去药渣,药液与鲜猪肝250克左右同放碗内,置于锅内隔水蒸熟,每日或隔日食用一次。有清肝明目,消疳积作用。适用于夜盲症,视力模糊,小儿麻疹病后之角膜软化症,内外障翳等症。
2、朱砂蒸鸡肝:鸡肝1~2具,与朱砂2克拌匀,蒸熟食用。有益气养肝,宁神明目作用。适用于肝虚目暗,视力减退,夜盲,小儿疳眼,眼角膜软化等症。
明目枕
【来源】《外科寿世方》
【组成】决明子、菊花、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
【功效】疏风清热,明目。
【制备】以上诸药混合作枕。
【用法】代枕使用。
【说明】本方代枕使用,有清热明目之能。久用善治肝经风热目翳或肝火目痛,青盲雀目等症。方中诸药有疏散风热,清肝泄火,明目退翳之能,且气味清香,质地松软,简便实用,久用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明目令发不落方
【来源】《外台秘要》
【组成】槐子适量。
【功效】明目驻颜。
【制备】10月上巳日,收槐实,置新净瓮中,以盆密封瓮口,20天后启封,洗去皮肉取槐子。
【用法】第1目服1枚,第2日起服2枚,满10日再从第1日量起服。
【说明】本方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流传下来的验方。方中槐子、槐实,系豆科植物槐的种子、果实。《本经逢原》云:“其角中核子,专主明目。久服须发不白,益肾之功可知”。《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五内邪气热”。《医林纂要》调其“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本方用其清热坚阴,而有明目驻颜,令发不落的功效。
拨云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羌活、防风、柴胡、炙甘草各30克。
【功效】散风疏肝,明目退翳。
【制备】上四味共为细末,每服 6克,水煎。
【用法】口服。食后薄荷茶水或菊花汤调下,每日1剂。
【说明】本方主治男子妇人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眶痒赤痛等症。方中取羌活、防风散风通络明目;柴胡辛苦微寒,疏散风热,《纲目》谓治:“目昏,赤痛障翳”;炙甘草解百毒,缓急止痛。再配以薄荷增强柴胡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之功,或配菊花更取疏散风热,清肝泻火益阴明目之效。诸药合用,重在散风邪,兼有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功,共奏明目退翳之效。
枸杞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
【组成】巴戟天(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120克,肉苁蓉60克,菊花150克。
【功效】补益肝肾,养阴明目。
【制备〕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食前,盐酒送下。
【说明】本方主治肝肾不足,目暗不明。方用枸杞 、甘菊花补益肝肾,养阴益精,滋水明目;佐以巴戟天、肉苁蓉补肾助阳,益情生血,取阳生阴长之意;五味子滋肾益精,明目安神,秘涩精气。诸药合用,调补肝肾,养阴明目,共收佳效。
清目养阴洗眼方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菊花、桑叶、生地、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4.5克。
【功效】疏风清肝,养阴明目。
【制备】加水适量煎煮。
【用法】煎煮诸药时,以蒸汽薰目。再滤渣取汁洗目。
【说明】本方外洗,用治肝经风热,肝阳上亢,目赤多翳,羞明多泪等症。方中甘菊、霜桑叶长于疏散肺、肝二经风热,养肝益阴而有明目的功效;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助桑、菊疏散之功;羚羊角、夏枯草清肝火,解血热,散结滞;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诸药共用,用薰洗眼部,药效发挥直接有力,合收明目退翳之功。
羚羊角汤
【来源】《医方类聚》
【组成】羚羊角、防风、赤茯苓、人参、五味子、知母、茺蔚子、黄芪各30克。
【功效】平肝息风,养血明目,行滞通络。
【制备】上药粗捣筛,每服取1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大半碗,去滓取汁。
【用法】临睡前服,每日10克。
【说明】本方主治脏腑亏虚,风邪偏中,牵扯目睛所致目偏视症。方中羚羊角清肝明目,息风定痉,散风,牵目系;伍以防风,既散外风,又息内风,能增强祛风之力;伍以茺蔚子能增强养血益精,凉肝明目之。再以五昧子滋肾生津液,知母清热养阴,以使阴生血旺而风息;赤茯苓则能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斡运中,以助诸药清上滋下;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安和五脏;黄芪补气升阳,生血行滞,祛瘀通,诸药共用,同奏平肝息风养血明目,行滞通络之功。
菊花延龄膏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鲜白菊花瓣 500克,炼蜜 250克。
【功效】平肝明目。
【制备】将鲜白菊花瓣加入适量水煎煮,共煎煮3次,去渣,合药液慢火浓缩,加入炼蜜收膏。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5克。
【说明】本方久用主治老年头昏、目暗以及头痛目赤的高血压症。方用白菊花清热平肝,养阴明目,并与蜜同用,以润燥养阴,清火解毒。两药合用,炼为膏滋,味美力缓,久用尚有清润五脏、通便安神作用,为食疗常用方剂。
八制茯苓丸
【来源】《医部全录》
【组成】茯芩1250克(去皮,碎如枣大)。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乌发。
【制备】将茯芩分为八份,一份同黄芪180克切丝,水6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肉苁蓉120克,酒洗,水6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人参18克,水5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秋石120克,水2盅化开,煮汁干为度;一份同枸杞18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破故纸15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人乳250克,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何首乌250克,黑豆1升,水3升浸,春、秋2日,夏1日,冬3日,煮汁干为度。再将制过茯芩捣筛为未,煮熟为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日早晚淡盐汤服40~50丸。
【说明】本方用治肝肾不足、气血亏耗、髓海空虚、早衰早老、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等症。方用茯芩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取其甘、淡、平之性,平补五脏,缓而不峻,且补中有利,可使补而不壅。再用八味药物分别制过,以增强药力:用黄芪,增其补气升提之力;再以酒洗肉苁蓉,益其壮阳温润之功;用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秋石滋阴降火,以使明生火降;用枸枯培补肝肾,明目强筋;破故纸温肾逐冷,秘涩精气;用人乳益气血,补脑髓;何首乌、黑豆补肝肾,益流血,乌发明目。诸药合力,使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均得补益,则目明耳聪,齿牢体健,益寿延年。
沉香鹿茸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沉香30克,炮附子120克,巴戟天(去心)60克,鹿茸(酒浸、炙)90克,熟干地黄(酒洒、蒸、焙)180克,菟丝子(酒浸、研、焙)150克,麝香4.5克。
【功效】养真气,益精髓,明视听。
【制备】先将沉香等6味研细末,再入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40~50丸,空腹好酒或盐汤送下。
【说明】本方用治真气不足、下元冷惫、面无精光、唇口干燥、目暗耳鸣、阴囊湿痒等。方用鹿茸、炮附子、菟丝子、巴戟天补肾命,温元阳,益精血;再以熟干地黄补肾滋阴,填精生髓,以阴配阳,阳生阴长。引以沉香,纳气补肾,麝香开窍通闭。诸药合用,养真气,益精髓,明视听,通诸窍,用治真气不足诸症。
【养血明目酒】
配方: 熟地、制首乌、丹参各10克,低度白酒250毫升。
制法: 将熟地、首乌、丹参浸泡于低度白酒中,盖上瓶盖,放置2个月即可。
功效: 滋阴补肾,养血明目。
用法: 每日1小杯,可经常食用。
【太子参青葙猪肝】
配方: 青葙子10克,太子参10克,猪肝200克。
制法: 先将猪肝切片,与太子参、青葙子、生姜、料酒、盐、葱末一起放入砂锅内煮沸,再改文火煎20分钟,加葱花等调味。
功效: 益气养血,
用法: 清肝明目。
【枸杞菊花粥】
配方: 枸杞子15克,白菊花4克,糯米150克。
制法: 将枸杞子、白菊花切碎,与糯米一同加水放置3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养阴清热,补肝明目。
用法: 早晚分食。
【枸杞炒猪肝】
配方: 枸杞子15克,猪肝200克。
制法: 将猪肝切成薄片,用料酒、葱、姜汁和盐腌渍10分钟,加入枸杞子、酱油、味精、生粉和油,拌匀,放于盘内,在微波炉内高功率转4分钟,中途翻拌两次。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明目。
用法: 佐餐食用。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 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 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有,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半绿豆沙,铺均匀,撤上乌梅、生地,中间铺一层豆沙,再将其余的绿豆沙铺上,揿结实,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块。
功效: 滋阴清热,解毒敛疮。
用法: 作点心吃。
【生地青梅饮】
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 养阴清热,降火敛疮。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
配方: 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 养阴清热。
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莲子甘草茶】
配方: 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
制法: 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泄热。
用法: 代茶频饮。
【竹叶通草绿豆粥】
配方: 淡竹叶10克,通草诬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 早晚分食。
【鲜藕萝卜饮】
配方: 生萝卜数个,鲜藕500克。
制法: 上二者捣烂绞取汁液。
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用法: 含漱。每天数次,连用3日。
【莲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 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诸物加入开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泻火。
用法: 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地芩竹叶饮】
配方: 生地15克,黄芩9克,淡竹叶15克,白糖适量。
制法: 前三味加水煎取汤汁,调入白糖。
功效: 清心泻火。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饮用,或代茶频饮。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