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幼儿体质弱要保护,水要这样喝

时间: 2023-02-28 09:48:54

幼儿体质弱要保护,水要这样喝

夏季是疾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肠道疾病,吃的不好就会造成宝宝肠胃出现问题,多喝水是夏季宝妈们最要注意的,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宝宝很容易出现各种的问题,怎么喝才能让宝宝健康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相关内容。

白开水

不少家长用各种新奇昂贵的甜果汁、汽水或其它饮料代替白开水给孩子解渴,这不妥当。因为这些饮料中含有的糖分和电解质是非常多的,如果孩子多喝的话会出现肠胃的刺激,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孩子口渴了,只要给他们喝些白开水就行,偶尔尝尝饮料之类,也最好用白开水冲淡再喝。

饭前、睡前不要给孩子喂水

饭前喝水可使胃液稀释,不利于食物消化,所以说饭前最好不要给孩子喝太多的水,应该在饭前半个小时少喝可以促进效果。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夜间深睡后,还不能自己完全控制排尿,如果说睡前孩子喝水比较多的话很容易出现夜间有遗尿的情况,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不能喂过甜的水

年轻父母在为自己刚出世的宝宝喂糖开水时,往往以自己的感觉为准,自己尝过觉得甜才算。这样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的敏感的哦,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对待刚刚出生的孩子。如果孩子多吃了糖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会使孩子有饱胀感,减少奶水的摄入量,对健康不利。

看了吧,喝水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宝宝的身体比较敏感,稍微不留神可能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宝妈们要注意这些情况,喝水是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宝宝更加健康的,千万不要有上面的坏习惯,这样就会造成宝宝受到刺激,影响宝宝的健康哦,记住了吗?

如何喝水有利宝宝健康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婴幼儿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但不像饮料那样直观。饮料是人体在膳食外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包括煮沸的开水、矿泉水、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鲜榨果汁和较大儿童饮用的清淡绿茶水等。对宝宝来说,各种饮料中应首选白开水。

宝宝喝水是要讲究方法的,那给宝宝喝水的方法有哪些

(一)喝什么水?
白开水不仅能补充宝宝流失的水分,还能够散热,是宝宝最佳的补水选择。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其中的钙p镁等微量元素对身体是很有益的。注意:要给宝宝喝新鲜的白开水,而暴露在空气中4小时以上的开水,生物活性会丧失70%以上。
(二)饮什么温度的水最适宜?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损伤宝宝娇嫩的胃黏膜,影响消化能力。夏天宝宝最好饮用与室温相同的白开水,而冬天以饮用摄氏40度左右的白开水最适宜。
煮沸后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与宝宝体内细胞液的特性十分接近,所以与体内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更容易穿透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三)喝多少量?
年龄、室温、活动量、体温、奶汁或食物中的含水量等因素,均会影响宝宝对水的需要量。新生儿期的宝宝,由于喂奶的次数较多,只要妈妈奶水充足,一天喂l~2次水就可以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喂水次数和每次喂水量都要适当增加。如果你发现宝宝噘着小嘴四处觅食,经常哭闹、烦躁、难以入睡,尿少、尿色深黄,就该想一想宝宝是不是需要喝水了。给宝宝喂水时,如果他不愿意喝的话,父母不要勉强,这可能说明宝宝体内的水分已够了。一般情况,3岁以内的宝宝,每次饮水量不超过100毫升,3岁以上每次饮水量约150毫升。
(四)饭前、睡前少喝水,睡后多喝水,不要渴了再喝
只要宝宝的小便量正常,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宝宝少量多次饮水。如果宝宝出汗量较多,应给宝宝增加饮水的次数,而不是饮水量。注意饭前不要多喝水,这样会稀释胃液,影响宝宝的食欲,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另外睡前不要多喝水,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宝宝熟睡后,还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如果睡前喝水过多,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遗尿,有时第二天会发现眼皮浮肿,还会影响精神情绪。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宝宝在饭前半小时喝少量的水,这样既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还有助于消化食物;睡前少喝、睡后多喝。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体内水分流失,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此外要注意不能渴了再喝。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宝宝,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