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5-03 14:40:12

目录熟地黄的营养价值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的做法熟地黄的食用方法熟地黄的禁忌熟地黄和黄精的区别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熟地黄同样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它是由生地黄加工而成,虽然成分相同,但是在药用价值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相比较而言,熟地黄在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方面的效果要更好一些。但是这也要根据用药人群的体质情况决定的。那么大家对熟地黄的相关问题又了解多少呢?

熟地黄的营养价值

熟地黄中含有甘露醇、B一谷固醇、梓醇、豆固醇、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葡萄糖、蔗糖、精氨酸、γ一丁氨酸、维生素A、铁等成分。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熟地黄的做法

◆熟地烧牛肉熟地15克放入沙锅中,加水:300毫升,文火煎20分钟取汁。牛肉500克切4厘米见方块,放沙锅中加水烧开片刻捞出。油烧六成熟时用姜、蒜、小茴香爆出香味后下牛肉略炒,加料酒、白糖、酱油、盐煸炒至牛肉上色、人味后,加入药汁,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牛肉熟烂,汁收干,加味精、香油即成。此款取其滋阴养血之功效,适用于神经衰弱、贫血、肺结核患者。

◆熟漱狗肉汤熟地、附片各30克,陈皮j0克,花椒粒适量,放人调味布袋中。狗肉1000克,顺筋切大块,清水中捶打洗净血水后在沸水中焯10分钟捞出。沙锅内放几节猪排骨,将狗肉和调味袋、葱、姜放入,加适量水烧沸,转用文火炖至肉烂,拣去葱、姜、药袋,捞出肉块切条状,再放入沙锅,加胡椒粉、味精、盐即成。此款取其温补脾肾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胃肠炎、结肠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老年体虚等症。

◆八宝鸡汤熟地7.5克、党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术5克、炙甘草2.5克、白芍5克、当归7.5克、川芎3克装入纱布袋中。母鸡一只清理干净,猪肉750克,猪骨750克砸碎。将上述鸡肉、猪肉、猪骨、药袋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去浮沫,加葱、姜、料酒,用文火炖至熟烂,拣去葱、姜、药袋,鸡肉、猪肉捞出切块,再放人锅中,加盐、味精即成。此款取其调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

每日12~30克。水煎服。

熟地黄的禁忌

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而且在服用时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

熟地黄和黄精的区别

酒黄精是用是经过炮制的黄精,是经过黄酒炮制的,行气滋阴效果好。熟地是用蜂蜜制过的,所以较湿添带甜味,功效是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由此可见,酒黄精与熟地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而且功效也有所不同的。

酒黄精,又称炙黄精:黏液质被破坏并去掉,使其滋而不腻,补益作用增强,兼有通经络之功。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体虚消瘦,头晕耳鸣,目暗眼花,补肝肾,宜用酒制黄精。酒黄精就是采用了黄精用酒炖或者蒸的方法做出来的。酒黄精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全面和有益的,我们可以用酒黄精来起到抗氧化,抗疲劳等方面的好处。

而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上文中是关于熟地黄的一些相关知识介绍,大家在读完上文中介绍后,一定对熟地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大家在食用上要认识一个问题,就是是药三分毒,在不清楚自己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不要随意的用药,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这样对自己身体健康来说才是最好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