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爱吃海鲜,海鲜的种类有很多,就光说鱼肉,种类就有成百上千种,还有就是一些鱼肉是可以生吃的,特别是凉拌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比较高,鲟鱼大家都吃过吗,下面就介绍生鲟鱼片的做法,这种吃法很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生鲟鱼片
原料:鲟鱼净肉350克,黄瓜100克,芹菜50克,葱节50克,
调味:香菜10克,白醋5克,盐6克,味精10克,酱油50克,白糖5克,香醋5克,胡椒粉5克,芝麻10克,小米椒粒10克,糊辣油(锅下色拉油100克,下干辣椒30克,干花椒 15克小火熬至辣椒发黑,捞出辣椒留油即成)100克。
制作:
1.将鲟鱼肉切成0.1厘米的薄片(片得越薄越好,否则鱼片有腥味,而且杀菌不彻底),加白醋(其作用是杀菌)、3克盐、味精3克码味5分钟备用。
2.把黄瓜切成五厘米的细长条,然后把芹菜和葱切成长段,拍碎,放入盘中垫底,然后把码好的鱼片放在青菜上面。
3.然后把这些调味品混合,加入酱油啊,白糖,红油,香醋和胡椒粉,芝麻小米立交和盐调味。然后浇在鱼片上面,用香椿进行点缀,剩余的黄瓜片包围在边缘就可以了。
生鲟鱼片无腥味,嫩爽,口味浓辣,适合生吃。而且鲟鱼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肉补虑益气,强身健体,煮汁饮,治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虑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检测:肌肉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有 12.5%的“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所以这样的食物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对于预防疾病有很高的作用,同时对于胃病或者是脱发的人群也有一定的功效,而且鲟鱼还是有抗癌的作用的哦,常吃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吃的话不妨试试这样的吃法。
关于生鲟鱼片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主要是做法简单,生鱼片加上调味品就可以吃了,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可以有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智商,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有很大的作用,大家不妨试试。
能吃。
主料:中华鲟1条、鲜茶树菇10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生姜适量、枸杞适量、小葱1根
1、将宰杀好的鱼洗净。
2、把鱼剁成三段。
3、锅内放油烧热,放入生姜片和鱼块翻炒一下。
4、加水尽量没过鱼块,因为汤真的很好喝,大火烧开以后转中火,记得在这步加盐。
5、茶树菇洗净。
6、切断备用。
7、鱼汤煮10分钟以后放入茶树菇,茶树菇很耐煮哦,放入茶树菇以后再同煮20分钟。
8、鱼汤出锅前2分钟加入枸杞同煮。
9、最后撒葱花即可装盘。
10、成品。
鲟鱼的种类较多,有的生活在海水里面,是海鱼,有的生活在淡水里面,是淡水鱼。
地球上尚有鲟鱼30种,分布于北美 7 种、欧洲12种、亚洲11种,其中我国就有8种。鲟鱼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是高级滋补品。
扩展资料:
鲟鱼的营养价值:
鲟鱼肌肉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有 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软骨和骨髓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
名贵的鲟鱼籽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黑色黄金”之称的鲟鱼籽酱,是由鲟鱼卵加工而成,更是驰名中外的高档食品,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
-鲟鱼
鲟鱼肉没有毒。
鲟鱼(Sturgeon)体重:68-250公斤,又名中华鲟、中国鲟、鳇鱼、苦腊子、鳣,是中国特产的珍贵鱼类,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是古老珍稀鱼类,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它们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中国的“水中国宝”。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朝鲜和日本。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红烧鲟鱼的做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烧鲟鱼的做法
1、鲟鱼去鳞、内脏后洗净,切花刀备用
2、将葱姜蒜、青红椒洗净,切切丝
3、在锅中放油,加入葱姜蒜爆香,而后放入青红椒
4、加入鲟鱼,两面煎成金黄色为止,而后放入热水、料酒、糖、盐、老抽大火煮开
5、开锅后调成小火,焖制20分钟后收汁即可。
椒灼鲟鱼:
准备原料:鲟鱼一条约1千克,菜心50克。调料:葱油100克,香油5克,老抽15克,料酒5克,盐8克,味精5克,小米椒粒10克,青椒粒10克。
1、先把鲟鱼宰杀洗净,取净肉,打斜刀,切成5厘米见方的小块,加料酒、盐码味5分钟待用。
2、将鱼片摆入盘中,排列整齐,用氽水的菜心围边,上蒸笼大火蒸5分钟取出。
3、锅内放入葱油,五成热时下小米椒粒、青椒粒小火炒香,下老抽、盐3克、味精调味,倒入香油,起锅淋在鱼片上,这样就可以了。
红烧鲟鱼怎么做好吃
鲟鱼的做法很多,怎么做也都不会营养其本身的味道,下面就为大家多介绍分享一下各种鲟鱼的做法:
红烧鲟龙骨,主料:鲟龙背骨约100克。配料:姜茸、葱茸、鸡蛋。调料:生抽、鸡精、盐、蚝油。
做法:鱼骨切段,调味拍粉,炝蛋,走油至金黄色,起锅下姜葱、鱼骨及调料,勾芡上碟。
吉列鲟龙球,主料:鲟龙鱼250克。配料:面包糖、鸡蛋、面粉。调料:盐、鸡精、酒、沙律酱。
鲟龙肉切条,入味,卤粉、蛋、面包糖,落油锅炸至金黄色上碟,跟沙律酱上即可。
西芹炒鲟龙片,主料:鲟龙肉200克。配料:西芹、蒜茸、姜、葱。调料:鸡精、盐、蚝油。
西芹切段,拖水,蒜茸炒备用,鲟龙去皮切双飞,入味上蛋白走油起锅下蒜茸,姜龙鱼肉勾芡上碟,西芹围边。
蒜烤鲟鱼,原料,鲟鱼,黄彩椒,洋葱,葱段,姜片,蒜2头,自制剁椒,柠檬汁、胡椒粉,料酒,油,盐,糖。
1、鲟鱼切三指宽的段,沿脊骨分成两片。
2、鲟鱼块放入盆中,加料酒,柠檬汁,少许油,盐,糖,胡椒粉腌制。
3、黄彩椒、洋葱切菱形块,烤盘底铺一层葱段,再铺一层彩椒和洋葱。
4、放上姜片,再铺一层蒜瓣,腌好的鲟鱼块放在上面,洒上剁椒,再盖上葱段,将腌鱼的料汁浇上。
5、烤箱预热200度,放入烤盘,烤制30分钟。
红烧鲟鱼的功效
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鲟鱼类早就是古人喜爱的食品,也是当今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鱼籽酱在欧美是国宴珍品,素有"绿宝石"之称,等畅销不衰,供不应求。在我国古代早已享誉大江南北。
鲟鱼类在古代已作药用。古代的书籍早就有记载这种鱼类的食用价值跟营养价值,鲟鱼营养价值很高,利用率极高,除鲟鱼肉外,其鱼肚、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中国名菜,均为上等佳肴,餐后回味无穷,经常出现在国宴的餐桌上;鱼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皮革原料;以鱼骨做原料制成的高钙美味食品,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防止老年骨质疏松、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大脑活力、促进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中华鲟鱼肌肉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有俗称的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软骨和骨髓(俗称“龙筋”)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的说法。
红烧鲟鱼的营养价值
清蒸中华鲟鱼的营养价值十分的好,冬天吃肉类,能够有效的御寒,而且这种鱼类有防癌的作用,老人小孩都十分的适宜食用这种鱼。
清蒸中华鲟鱼能够很好的保留鱼本身的营养价值不流失,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在俄罗斯,晒干的鲟鱼骨髓被用做鱼肉馅饼的馅;清蒸中华鲟清淡可口,入味自然,是补虚的滋补佳品;剁椒鲟鱼腩较好的发挥了鲟鱼肉多刺少的优势,非常美味;瓦罐鲟鱼香软嫩滑,口感独特,还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由于中华鲟鱼的鱼肉紧实,新鲜打捞出来的鲟鱼在烹制之前最好搁置48小时,腌泡也可有助于软化鱼肉。为了去皮或使其更容易消化,可在热水中煮几分钟,或者在烹制前先将鱼肉用工具捶打一下。
鲟鱼籽与鲟鱼营养价值基本相同,含高蛋白、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黑褐色透明圆粒状体,经过盐处理的鲟鱼籽酱统称为黑鱼籽酱,是鲟鱼加工的龙头产品,因其价格昂贵,有黑色黄金之称。
鲟鱼哪里不可以吃
鲟鱼全身上下都是十分有营养的,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
正如上面所说的,鲟鱼全身都是能够食用的,营养价值十分的好,利用率极高,除鲟鱼肉外,其鱼肚、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中国名菜,均为上等佳肴,餐后回味无穷,经常出现在国宴的餐桌上;鱼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皮革原料;以鱼骨做原料制成的高钙美味食品,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防止老年骨质疏松、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大脑活力、促进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鲟鱼籽与鲟鱼营养价值基本相同,含高蛋白、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黑褐色透明圆粒状体,经过盐处理的鲟鱼籽酱统称为黑鱼籽酱,是鲟鱼加工的龙头产品,因其价格昂贵,有黑色黄金之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