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高粱粥是老百姓家里常喝的粥,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高粱和荞麦是大家的主要作物,因此荞麦高粱粥也自然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粥类食物了。荞麦高粱粥对人们的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可以健脾补肾,止遗尿。那么哪些人喝荞麦高粱粥比较好?
哪些人喝荞麦高粱粥比较好
荞麦高粱粥里面包含有大量维生素、植物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容易消化吸收。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属于半完全蛋白质。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荞麦高粱粥
用料:高粱米、荞麦、红豆、绿豆、花生。
做法:
把高粱、荞麦、红豆、绿豆放入水中,泡10分钟放入花生,加火熬煮10-20分钟即可食用。
荞麦高粱粥的适宜人群
1、适宜小儿消化不良时服食;适宜于脾胃气虚、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黏性较强的高粱,适宜于肺结核病人食用;
2、糖尿病患者应禁食高粱,大便燥结以及便秘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
荞麦高粱粥是非常适合妇女和老人喝的,但是荞麦高粱粥里面的高粱和荞麦是都不容易消化吸收的杂粮,因此,在煮的时候要煮烂才行,而且荞麦高粱粥适合将所有的杂粮一次性放入高压锅里面,煮好之后就是非常适合消化吸收的粥了。荞麦高粱粥可以生津益气,对老年人的痰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粘腻等情况有非常高的食疗功效。
我们平常吃的大米属于细粮,其实偶尔吃一点粗粮更健康。粗粮中富含丰富的纤维素,营养成分不低于大米。偶尔吃一点杂粮,还有养生的效果。那么杂粮粥最佳搭配有哪些呢?一起来试着做一做吧。
做法:
1、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莲子,糙米,薏米仁这些不容易熟的原料用清水浸泡一夜;
2、将泡好的以上原料连同洗好的其他米类一同放入电压力锅内,用40分钟熬制;
3、如果使用其他锅具,可根据情况自由调节时间,以煮烂煮粘为准;
4、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原料的种类和配比。
5、将五朵梅米伴侣和大米放在一起煮,以米饭煮熟为准。
百合薏米粥材料:薏米50克,百合15克,水、蜂蜜适量。
做法:
1、将薏米、百合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薏米熟烂。
2、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
功效:
健脾益胃,泽肤祛斑,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多谷粗纤维粥材料:荞麦、玉米、黄豆、茯苓、燕麦、荞麦、银杏、核桃、薏米、黑芝麻、核桃
做法:
将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熬粥,起锅之前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
功效:
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降脂以及降低血压的作用,特别适合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者是便秘肥胖的患者服用,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小米红糖粥材料:小米8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
做法:
1、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开水锅内, 旺火烧开后,转小火 煮至粥稠。
2、再加入红枣炖煮。
3、食用时,加入适量红糖搅匀,再煮开,盛入碗内即成。
功效:养胃健脾,益中补血。
八宝粥材料:糯米、红枣、莲子、冬瓜、杏仁、山楂、桂花酱、白糖
做法:
将所有的食材清洗干净,然后去除果核切片备用;将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之后小火慢慢的煲粥。
功效:这道食谱味道鲜甜,服用之后能够很好的促进消化以及吸收。八宝粥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以及碳水化合物,适合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群服用,孕妇也非常适合哟!
黑米:滋阴补肾,益气强身,健脾开胃,美发养颜。
红米:具有改善肌体贫血、抗氧化、抗衰老。
野生苦荞麦:含有丰富的芦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降压、降脂、降糖。
薏仁米:养颜排脓、健脾止泻、除痹,滋补、抗癌、降压、解热、利尿之功能。
荞麦:富含硒铬,增强视力,治疗糖尿病和各种癌症,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
燕麦:补气益力,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改善便秘,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更年期障碍、骨质疏松。
小米:健脾养胃,补虚益精血,产后虚损。
糯米:补气健脾,养胃安胎,疔疮排脓。
粳米:除烦止渴,养阴生津,固肠止泻,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糙米:暖胃健脾,止泻解毒、肠胃功能较弱、腹泻者宜长期服用。
玉米:健脑抗衰,平肝利胆。大豆:平疮,排脓,润燥健脾,补钙健脑。
绿豆:清热解毒,生津解暑,降压护肝,滋补强身。黑豆:活血补肾,利水祛风,解毒降血脂。
红小豆:滋阴养心、抗菌消炎、增进食欲,利小便,消胀,除肿。
2、糖尿病人糖尿病人要控制淀粉摄取,即使吃五谷杂粮,也要控制份量。五谷杂粮虽然含足够纤维,有助于降血糖,医护人员也多鼓励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并肾病变,这时就不能吃杂粮饭,得回过头来吃精白米。
3、痛风病人痛风病人吃多了豆类,会导致尿酸增高,五谷当中的豆类摄取份量就要降到最低。
高粱作为一种粗粮,有世界第四大主食的美誉。在很多地方,没有办法种植水稻和小麦,他们就以种植高粱为主。那么高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高粱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高粱的功效与作用
高粱味涩,适用大便搪薄之人食用,高粱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健脾,养胃,止泻。适宜于小儿消化不良,脾胃气虚高粱性温。
具体而言,高粱的作用与功效主要有:
1、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
2、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3、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
4、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在谷物中,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
高粱的营养价值
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属于半完全蛋白质。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每100克高梁中含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75.6克,钙7毫克,粗纤维0.3克,灰分0.4克,钙17毫克,磷188毫克、铁4.1毫克,硫胺素0.14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B1 0.26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
高梁的营养价值与玉米近似,稍有不同的是高梁子粒中的淀粉、蛋白质、铁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脂肪、维生素A的含量又低于玉米。
高粱的做法
1、山楂高粱米粥
材料:
山楂糕20克、高粱100克、黑加仑10克、枸杞少许、橄榄油少许、冰糖少许
做法:
(1)准备好食材,将高粱洗好;
(2)将洗好的高粱、黑加仑、枸杞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开;
(3)滴几滴橄榄油、放入化开的山楂糕倒入锅中稍微煮一会儿即可。
2、核桃分心木粥
材料:
核桃4个、小米1勺、高粱1勺、荞麦1勺、蔓越莓少许
做法:
(1)弄开核桃的时候小心的把分心木掰下来;
(2)小米稍多一点,加上高粱和荞麦,去淘洗一下;
(3)淘洗的时候锅上面烧点热水,分心木先放进去煮半个小时;
(4)把分心木小心捞出来,加进去洗好的小米、高粱、荞麦;
(5)将核桃取几个稍微掰开;
(6)煮二十分钟之后加入核桃,继续煮到浓稠即可。
3、杂粮米饭
材料:
大米适量、黑米少许、糙米少许、小米少许、高粱少许、黑豆少许、紫薯1个
做法:
(1)将几种杂粮都洗净,用水浸泡2-3个小时,如果天气热的话,最好放在冰箱里;
(2)将大米洗净也加水浸泡30分钟,同时将紫薯削去外皮,切成小块;
(3)将泡好的大米和杂粮豆、紫薯块混合倒入电饭锅中,倒入泡豆的水煮饭;
(4)电饭锅跳至保温档后,要多焖一会即可。
高粱的食用注意事项
1、高粱的皮层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单宁,单宁有涩味,食用后会妨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易引起便秘;
2、加工粗糙的高粱米中含有较多的单宁,加工精度比较高时,可以消除单宁的不良影响,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猜你喜欢:
1. 米醋的作用与功效
2. 五谷杂粮的功效有哪些
3. 槀本的功效与作用
4. 常见食物功效和作用
5. 五谷杂粮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胃肠功能差的人群不宜多吃粗粮。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纤维对胃肠是很大的负担。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是胃溃疡,进食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长期过多地吃粗粮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增加胃内部摩擦机会从而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并增加癌变几率。因为粗粮顾名思义就是食物粗糙,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减少,使人抵抗力下降,引发疾病。
粗粮如玉米、小米、糙米、高粱米等不容易消化,整粒杂豆类及硬果类等也需要费劲咀嚼,竹笋、芹菜、韭菜、豆芽、生萝卜、芥兰、洋葱虽然是蔬菜,但纤维比较粗硬,胃溃疡患者就不适宜食用。而且吃过多粗粮,没有与细粮合理搭配,容易导致胃酸过多患胃病。
消化不好的人,比如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就不适合吃五谷杂粮,因为这些食材较粗糙,跟胃肠道物理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容易胀气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
此外,专家提醒,有肠胃疾病的人,也要少吃太多荞麦类,因为荞麦类容易有消化不良的问题;也要斟酌吃大豆类,避免胀气。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是胃溃疡,进食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众所周知粗粮是非常好的,同时粗粮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适当的吃一些粗粮,就能够加快我们的生长发育,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最后小编想说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家长应当严格的规范孩子的饮食习惯,多给孩子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对于孩子来说重要性可谓是非常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宝宝对于一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需求。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