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大家都吃过的吧,它的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实这样的食材还可以煮粥的哦,具有健脾胃的功效,下面就来介绍能够健脑养神的食谱,葡萄干果粥的做法。
葡萄干果粥
材料
主要食材大米、牛奶、葡萄、梅干、水、芝麻、冰糖
做法
1、大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葡萄去皮,去籽,洗净备用。
2、锅注入清水,放入大米煮至八成熟。
3、放入葡萄、梅干、芝麻煮至米粒开花,倒入牛奶、冰糖稍煮后调匀即可。
功效与作用
葡萄干果粥取大米、牛奶、芝麻、葡萄、梅干一同熬煮而成,具有生津除烦、健脑养神、滋阴生津的功效,适合神经衰弱、过度疲劳、体倦乏力者。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钙、钾、磷、铁丰富。葡萄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不仅能促进消化,常食葡萄更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这样搭配煮成粥适合各类的人群食用,而且还有补充营养的功效,适合神经虚弱的人群,比如说劳累过度哦,失眠等问题的人群,具有缓解的作用,健胃补气,延缓衰老。
葡萄干果粥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而且还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适合各类的人群食用,具有生津润燥,还能健脾养胃的功效,大家不妨试试。
吃葡萄的好处
1、缓解疲劳
葡萄是一种含糖量极高的水果,主要以葡萄糖为主,能很快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可以为大脑和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促进体力恢复,快速缓解疲劳。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食用一些葡萄或饮用葡萄汁,即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2、促进食欲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水、琥珀酸、没食子酸、草酸、水杨酸等果酸,进食后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够起到健脾开胃、增强食欲的作用。
3、抗衰老
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和类黄酮物质都是强力抗氧化剂,能有效对抗和清除自由基,有助于延缓衰老。此外,花青素可以防止由于过度日晒所导致的皮肤损伤等问题,同时还能抑制弹性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使皮肤变得光滑富有弹性。
4、预防心血管疾病
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花青素、维生素P等酚类和类黄酮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提高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凝结,使血液流动更加顺畅,对预防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5、预防缺铁性贫血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钙、铁、磷的相对含量高,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历代中医称它是补血佳品,对贫血、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有较好的滋补作用。
1、龙眼肉—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丰富的铁质。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相当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桂圆跟百合、酸枣仁、茯苓、小麦等补气活血的食材制成桂圆百合枣仁茶,效果更佳,它是《千金方》里著名的补气血调经舒郁方子,这茶能够增强免疫力,调内分泌,抗衰老,补肾补元气,调月经白带、补气血,同时增加肌肤水润度,消除面部暗沉黄气,让肌肤白里透红,唤醒年轻感。
2、桑葚干,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3、黑枣,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它们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让机体对铁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4、紫葡萄干,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5、南瓜—补血之妙品,被清代名医陈修园赞誉为“补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必需氨基酸,钙,锌,铁,钴,磷等等,其中,钴是构成维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帮助血液中的红血球正常运作;锌则会直接影响成熟红血球的功能;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全都是补血的优良营养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