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吃田螺呢,田螺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还可以有促进代谢的作用。田螺的食用率比较高,同时也可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效果,你知道吗,它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也有偏方,来看看吧。
1.治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田螺500克养水中2—3天,使其排尽污泥废物,然后将田螺尾部敲去少许,与鸡骨草50--100克,同煮汤服食。每日1次。
2.治小便不利、白浊:田螺250克洗净,去尾部,入热油锅内,略炒片刻,加入大蒜头少许,食盐调味,加水煮熟,用针挑出螺肉食用。
3.治黄疸:田螺肉100克,茵陈12克,溪黄草30克,田基黄3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4.治菌痢:田螺500克,挑出螺肉,晒干,炒焦,水煎服,每次 10克,每日3次。
5.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消渴病:大田螺15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米酒半小杯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炖熟饮汤,每日1次。
6.治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车前子30克,红枣 10个,田螺(连壳)1000克。先用清水静养田螺1--2天,经常换水以漂去污泥,斩去田螺笃;红枣(去核)洗净。用纱布另包车前子,与红枣、田螺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饮汤吃螺肉。
关于田螺的一些治疗疾病的偏方,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从上面的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田螺可以有治疗黄疸啊或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作用,对于肝炎也有所缓解,大家可以试试这些偏方。
田螺的营养价值及饮食
田螺的营养价值及饮食。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对人体是有非常大的益处的,而田螺就能让我们的饮食均衡。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田螺的营养价值及饮食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田螺的营养价值及饮食1螺别名双叫螺蛳、海螺、田螺,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称。
田螺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由于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螺类所含热量较低,是减肥者的理想食品,而且食用田螺对狐臭还有显著疗效。
此外,下面就田螺作为一种食疗偏方来说,列出了每一种实用偏方具体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
1、治糖尿病:田螺10~20个,黄酒50毫升。田螺放清水中3~5天,使其漂吐去沙泥,取出田螺肉,加黄酒拌和,用清水炖熟。吃肉、喝汤,每日1次。
2、治水肿:田螺4个,蒜5头,车前子6克。田螺去壳,与后两种原料一起捣成膏,做成圆饼备用。用时将药饼罩填脐孔内,外盖纱布,每日换药1次。若敷药后脐孔发痒,即去除药物,待脐孔不痒时再敷,直至水肿消尽为止。
3、治中耳炎:活田螺1个,冰片少许。活田螺洗净,置清水中,48小时后挖开盖头,加入冰片,取其水滴耳内,按压耳屏数次。每日3次,连用数日。
4、治痔疮、脱肛、子宫脱垂:田螺700克,植物油15克,葡萄酒(或黄酒)40克,盐、酱油、胡椒粉、葱、姜各适量。将洗净的田螺用剪刀把尖部剪去一点。炒锅上火,倒油烧热,下田螺翻炒,炒至田螺口上的盖子脱落时,加入酒、葱、姜同炒几下,下盐、酱油,再加适量水焖10分钟,撒胡椒粉翻匀即成。每日1~2次,数日即愈。
最后,再列出几点吃田螺时的饮食注意。
1、在烹饪螺肉时,要至少煎炒20分钟以上,以防止痢疾和寄生虫感染。
2、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头部。
3、田螺不宜与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也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同服。
4、消化功能弱者、老人、儿童应少吃,有过敏史、疮疡患者、胃寒者忌食。
田螺的营养价值及饮食2 田螺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1、 明目。田螺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调节视力的功效,能用于治疗多种眼疾,能够预防夜盲症和视力减退。
2、 含钙量高。众所周知,钙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重要成分,能直接影响到身高。
3 、田螺中含有大量的铜,能够给人体补充大量的铜元素,于人体的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 田螺中的铁元素,适宜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在中医上,田螺还可以用来消食除热,醒酒,利大小便等,可治疗热赤痛、尿闭、痔疮、黄疸等疾病。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田螺还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中耳炎、脱肛、疔、狐臭等。另外,田螺还有防治脚气病,镇静神经等作用。对喝生水引起的腹泻,田螺也能起到一定的疗效。
田螺的作用与功效
1、治水臌、肾性腹水
2、治脚气病、下肢麻木酸痛
3、治热性癃闭
4、治湿热痹阻下焦之癃闭
5、治阳黄
6、治口噤痢
7、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8、治湿热型妊娠淋证
9、治小儿脐风、手足抽搐、二便失禁
10、治淋证尿闭
11、治热性二便不通
12、治水肿、黄胖
13、治疔疮初起
田螺,又称黄螺、田中螺,民间有“对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就是说田螺肉有明目功效。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之美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1、可以解酒
田螺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对于宿醉不起的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可以生长发育
田螺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3、可以清热利水
田螺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有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消渴喜饮水、水肿,小便不利,热淋、目赤热痛、黄疸等症。配伍车前子,加强清热祛湿的作用,治疗水肿。
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吃田螺有什么好处吗?资深营养师开讲啦!
红烧田螺肉是很多农家乐必备的一道 美食 ,田螺肉厚实且细腻,田螺壳内还能装上猪肉红焖后食用,也是十分美味。其实田螺肉不仅美味,其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都很高,具体的好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吃田螺能够提高视力, 田螺中富含维生素A,这种维生素具有增强视力,治疗一些眼部疾病的作用。能够预防夜盲症的产生。
2.田螺肉与普通肉类不同,其肉质中所含蛋白量较多,几乎不含脂肪,一些血脂较高的朋友也可以食用。
3.田螺还具有利尿的功效,一些患有膀胱疾病导致排尿有障碍的朋友适量食用,能够减轻排尿不通畅。
那么田螺肉有没有简单又好吃的做法呢?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则好吃美味的田螺做法吧。麻辣喝螺
注意事项 虽然我们说了这么多田螺的好处,但是由于田螺长期生活在泥水中,附着在其上面的病菌、寄生虫较多,清洗不干净容易误食。大家可以在洗田螺的时候用热水浸泡适当时间,即可让一些寄生虫病菌离开田螺同时还能让田螺将肉送到螺口处。
此外田螺带有寒性,不适合肠胃、脾脏功能有损害特别是一些患有慢性(急性)肠胃炎、胃溃疡的朋友食用。
田螺,这个季节最常见的食品之一,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可以被制成多种菜肴供人们享用;除此之外,田螺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用做食疗的绝佳选择;
从药用价值来说:
田螺,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有祛除湿热、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润燥生津等功效,能够治疗目赤肿痛、口渴咽干、肢体水肿、痔疮便血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田螺还对治疗脚气、癞皮病、肝炎黄疸、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等疾病有着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田螺还有着解酒的作用,非常适合经常饮酒的人食用;
从营养价值来说:
田螺的可食用部分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少量的脂肪,这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非常 健康 的食物;另外,它还含有大量的钙、铁、磷等矿物元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尼克酸)等营养素,这些物质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
注1:田螺性寒,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注2:女子经期、产后以及风寒感冒患者都不适合食用田螺;
注3:田螺寄生虫较多,最好先将其放入淡盐水中浸泡数小时;煮田螺时间不要少于20分钟!
喜欢吃,好吃吗?说不上来,说点其他的,与吃田螺有关的。
田螺是大家普遍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加工方法很简单。只要清洗干净,放在锅中,加上水、食盐和佐料,点火煮熟。然后,用尖锐的东西(如缝衣针、大头针、牙签等,过去还用枣树的尖刺)将田螺肉挑出,即可尽情的享受美味。
大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经营田螺的摊点,在加工田螺时多了一道工序——将田螺尾部的尖端去掉。很自然认为是为了使佐料的味道能深入田螺肉中,味道更加鲜美。至于食用方法,依然是老办法,用尖锐的东西挑着吃。
于是,发现一个秘密,之所以将田螺尾部的尖端去掉,实际上是为了吸食田螺肉。不信试一下,如果不将尾部的尖端去掉,能吸出来吗?肯定不能。去掉尾部尖端再吸时,田螺口部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田螺肉连同其中的汤汁一起被大气压压入吸食者的嘴中。自此也学会了吸食田螺,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不过,加工时,难免漏网之鱼,有的没去掉。遇到这种情况,不想浪费,就用牙签挑出来。仔细品味,觉得味道与去掉尾部的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说认为去掉尾部尖端,是为了使田螺更入味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况且,煮过田螺的人都知道,田螺一受热,就会将口部的壳盖推开,佐料不就进入了吗,何必再多此一举。
另外,在吸食田螺时,还发现即使去掉尾部尖端,也只能吸出汤汁,而吸不出田螺肉,用牙签挑发现肉粘在壳上。这时为什么?吃过蛤蜊的朋友应该有经验,只吃张口的,不吃不张口的,因为不张口的是死掉的。有时顺手将不张口的掰开,发现蛤蜊肉就紧紧紧紧的粘在壳上,与浆糊干了能与物体粘牢是一样的道理。从中得到启发,肉粘在壳上的田螺也是死掉的,不能食用的。所以,还有一个秘密:直接用嘴吸食田螺,可鉴别田螺的好坏。
田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河鲜,也是华夏大地勤劳民族的传统下酒小吃。田螺肉质地紧致,口感十足,细嫩多汁,是非常鲜美、价格亲民的下酒小菜。
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除此之外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核黄酸、尼克酸、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
尤其是其中的钙含量,仅次于虾皮,是黄豆的3.7倍,牛肉的194倍,猪肉的226倍!
在中医理论中,田螺性大寒、味甘、咸,能够清楚体内的热,解除暑热,还能够利尿,以及止渴、解酒的作用。
由于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非常适合身体肥胖患者食用,对高脂血症患者同样适用。同时也是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的优质食品
当然,由于田螺性大寒,如果吃的太多,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风寒感冒的人以及经期内的女性都不适宜食用。
药膳方 一、田螺益母草汤
原料:田螺250克,益母草150克,车前子30克,云木香10克,盐、味精、麻油等。
做法:
1.田螺放清水中,吐泥沙三天,挖出螺肉洗净。
2.益母草切段,和车前子、云木香一同放入纱布袋中。
3.螺肉与纱布袋一同放砂锅中,注入清水400ml,煎煮至300ml,捡出纱布袋,加入盐、麻油、味精,趁热喝汤。
对小便多,小腹胀痛很有效果。
二、韭菜炒田螺
这是一道常见小菜,营养丰富,补肾壮阳。
原料:活田螺500克,韭菜300克,食用油50克,盐、味精、料酒、葱、姜适量。
做法:
1.田螺放置清水中三天吐泥沙,清洗干净后,放入葱姜的开水中汆烫数分钟捞出,用针挑出螺肉。
2.热锅倒油,将螺肉倒入快速翻炒几下,放入韭菜,翻炒出香味后放盐和味精,装盘出锅。
田螺属于软体动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
田螺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中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性天然食品。
田螺可入药具有清热、明目、利尿等功效,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妇女子宫下垂、小儿湿疹等多种疾病。
田螺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田螺的功效和作用:具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小便赤涩,目赤肿痛,黄疸,脚气,浮肿,消渴,痔疮,疔疮肿毒等病症。
田螺为田螺科圆田螺属动物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的全体。中医学认为,田螺性味甘、咸,寒;归膀胱、肝、胃等经;具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结小便不通、小便赤涩;肝热引起的目赤、聤耳肿痛;湿热黄疸,脚气,浮肿;还可用于痔疮,疔疮肿痛、湿疹癣疮、瘰疬久不收口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田螺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等成分。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马大勇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在夏季,爆炒田螺可以说是一味必不可少的下酒菜。吃田螺喝啤酒,那才真正叫味!但很少有人研究过田螺的药用价值,只知道吃起来比较带劲,不过要特别说明一下,由于田螺里也许会有一些寄生虫,需大火久煮,方能入口。
盘中明珠——田螺 田螺一身是宝,肉、壳均能入药。它的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之美誉。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说:“田螺性寒,利大小便,消食除热,醒酒立见。”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利湿热,治黄疸”。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水、通淋等功效,主治热赤痛、尿闭、痔疮、黄疸等疾病。螺壳味甘性平,有散结、敛疮、止痛等功效,主治心脾痛、小儿头疮、小儿急惊等症。不过几乎所有的螺类脑神经分泌的物质都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在开始食用田螺之前需要去掉头部哦。
可以解酒,田螺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能快速分解体内的酒精,加速排出体外,有很好的解酒功效。
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田螺含有丰富的钙,能有效促进骨骼发育,保证骨骼 健康 ,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可以保护视力 健康 ,田螺含有维生素A,能有效保护眼部 健康 ,改善夜盲症,眼睛干涩等症状,有效保护视力 健康 。
可以改善贫血,田螺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有效提高身体造血能力,缓解缺铁性贫血。
可以消肿,田螺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尼克酸,能有效改善身体肿痛,有很好的消肿作用。
可以提高身体免疫能力,田螺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各种维生素,能有效提高身体免疫能力,预防疾病。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田螺: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明目,退黄。
主治:湿热淋症,水肿,小便不利;风热目赤痛;黄疸;痔疮便血、消渴等。
田螺炖猪肉:配方:田螺肉120克、猪肉120克。
操作:将洗干净的田螺肉、猪肉入锅共炖。每日1剂,分4次服食。
疗效:可作为脱肛的辅助食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