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休息的。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造成疲劳过度,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会疲劳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长期对着电脑或者读书都会导致眼睛疲劳的,在我们眼睛出现干涩或者不健康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去缓解,劳逸结合。
1、适时休息
如果你连续在电脑前工作6—8小时,应该在中途没两个小时休息一会,喝杯咖啡,或者是让眼睛离开电脑一会,这样可以让眼睛适当的休息。同时也要注意电脑屏幕的亮度,调节到低的亮度,并调整明暗对比使字体清晰。
2、让眼睛好好休息
缓解眼睛疲劳的最佳力式是让眼睛休息,这比你想象的还简单。可以让眼睛闭起来呆一会或者是做眼部的按摩,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用双手按摩双眼直至发热,然后闭上双眼双手按住眼圈,反复做这样的动作可以有效的缓解。
3、调整好光线
在微弱的灯光下阅读,不会伤害眼睛,但若光线未提供足够的明暗对比,这样可以使眼睛更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一定要选择柔和的光或者是灯管,不要直接将光纤反射到眼睛,这样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的哦。
对于长时间盯着电脑工作的人群,可以把电脑的亮度调低一点。连续工作的人们,要经常的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让眼睛离开电脑放松一下。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这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眼睛也是有很大的保护作用的。
经常对着电脑工作,有什么护眼的方法?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电脑过多应该如何保护眼睛
对电脑过多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很多人一坐在电脑前面,不管是上网聊天、玩Game或是处理公文,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样对眼睛其实很不好,那么对电脑过多应该如何保护眼睛。
对电脑过多应该如何保护眼睛1 1、远眺按摩法
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状按摩眼眶,然后眨动20次。
2、做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有益于眼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坚持做眼保健操眼睛清澈明亮,同时还能缓解眼疲劳。
3、补充眼部的水
除了每天要饮用够8杯水之外,还要在办公室备一瓶眼药水,随时让眼睛水灵灵。
4、闭目放松法
静心闭目片刻,以两掌轻捂双眼,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钟后,睁眼闪眨多次。每日做3-5次。
5、转动眼球法
坐在床边或椅上,双目向左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再向右转5圈。每日早晚各做一次。
6、生活一定要规律化
少熬夜,保证充实的睡眠,不吸烟、喝酒,多运动。每天开心一点,肌肤自然活。
对电脑过多应该如何保护眼睛2 1、从事电脑工作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少熬夜,特别是春天熬夜不仅容易伤肝,而且还会影响视力哦!做好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2、从事电脑工作者可多补充维生素A、蛋白质及各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建议在饮食方面可食肝类、蛋类、乳类、鱼类、豆类、核桃、红薯、油菜苔等菜。
3、从事电脑工作者可适当的让眼睛进行远处眺望,可到窗边多看远处的外景,从而调节视网膜细胞的功能,解除视力疲惫现象。
4、从事电脑工作者,在休息的时候可到郊外多放风筝,这样能够让处于紧张状态的眼肌得到自然放松。
5、从事电脑工作者在工作期间可适当的按摩眼周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眼睛营养供应不良的现象。
6、不要用脏手或脏毛巾、手帕之类的东西揉擦眼睛,眼部有过敏史的人群在外出的时候可戴有色眼镜进行眼部保护。
7、常坐办公室用电脑工作的人群,可在工作40至50分钟之后,让眼睛稍休息片刻,建议大家可闭上眼睛,静养片刻。
对电脑过多应该如何保护眼睛3 长期面对电脑保护眼睛的方法
1、不开太亮太多的灯
理由很简单。一,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让自己的眼睛更费力。二,节约能源。三,一盏灯就够了。而晚上加班或上晚班的人,开很多盏灯后果更是惊人,晚上是人体制造褪黑激素最为旺盛的时候。
人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下,会导致褪黑激素的剧减,对于女性来说,会增加诱导乳腺癌变的几率。当然也别不开灯,把眼睛都搞坏了,总之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舒适简单的环境中。
2、没事就不对着电脑
对着电脑的时候,最好先找个最舒服的位置,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 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面积减小到最低。当然,没事就走开休息一下,闭目养神1分钟都可以。一是让眼睛休息一下,二是舒缓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别跟着电脑耗,你肯定耗不过。
也可以去洗一下脸,要知道电脑屏幕可有很多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平常呢,注意多吃红萝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A、C及蛋白质食物。
3、少用滴眼液
现在谁没个滴眼液啊,眼睛一疼,我们滴一下,又能对付一阵子。但是,切记,要少用滴眼液,因为,滴眼液中通常都含有少量防腐剂,老使用对眼角膜、结膜有损害,何况长期使用会使眼睛产生依赖性,本身正常的泪液分泌功能将会退化。长期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有可能造成正常结膜囊内菌群紊乱,使眼内细菌产生抗药性,眼睛一旦出现感染,治愈起来不容易。
看窗外、看白云,看植物,闭上眼睛做个白日梦,想想让自己最愉快的事情,让眼睛放松一下,更让自己越来越远离化学药品。
4、动一动
简单的说,就是别老坐着。老坐着危害最大,会导致脊椎侧弯,有可能会恶化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找个没人的,或脸皮厚点,大家群体做运动,第一节,扩胸运动,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伸,深呼气、浅吐气,让心脏血液的排毒功能更顺畅。第二节,举手运动,右脚向前跨一步。鼻子深吸气,双手慢慢向上举到头顶。头颈后仰,双手慢慢放下与肩平行。可增强小肠壁绒毛蠕动,消除大肠内宿便。
慢慢放下至腰部平放,收右脚。增强内脏相互按摩作用,激化新陈代谢。
5、提前一站下车
下班回家,提前一站下车,给自己找一些散步、走路的机会。或者回家不坐电梯,爬爬楼梯。从心理来说,也别那么急着赶工作,放松一点,放慢一点,慢慢吃饭、慢慢行走,慢慢洗澡,每天早起一点,少看点电视,午饭后散步,断开互联网,每天只查一次EMAIL,关掉电话,每天比前一天少做一件事。你会在工作之外,找到越来越放松的心情,并将这种放松带到整个生活当中。
长期面对电脑的建议
1、多喝水:尤其在有空调的办公室中或是房间里,应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可改善眼睛黏膜干涩状态。
2、滴眼药水、生理盐水、人工泪液:戴隐形眼镜的人常常会靠这类的眼药水来保护眼睛;有些人则为了防止眼睛干涩,也会在药房自行购买一些眼药水来点,但要注意的是药水的来源,最好还是由医生诊断所开出的,比较保险。因为大部分的眼药水或人工泪液,为了保存方便,会加入防腐剂或杀菌剂,一般人在使用上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若是过敏性的体质就很难说了。
3、冷、热敷:在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使用冰敷与热敷交替的方式舒缓眼部,但不可冰到或压到眼球,热敷也是一样,一次不超过5分钟,可以配合眼睛上下左右的旋转,多做几次,能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对于因疲劳造成的黑眼圈的改善也有很好的效果。
4、平时可多吃些含有β胡萝卜素的食品:胡萝卜、木瓜、南瓜、绿色蔬菜等。有些人在办公室会泡些枸杞茶或是决明子茶,这些都是对眼睛很有帮助的东西。 简单的按摩
a.两手手掌互相摩擦直到发热,将发热的'手心盖住双眼,并将眼球上下左右转动。
b.眼睛闭上,两手食指沿着眉骨轻轻按压,直到太阳穴,对太阳穴稍加用力按。再由太阳穴往下按压下眼眶直到与鼻梁交界处。
C.眼睛闭上,两手食指沿着鼻梁、鼻翼的两侧,上下来回搓揉。并且食指用力压鼻翼两侧凹陷处。
经常使用电脑的你,不妨利用休息的时间给自己来点按摩,对于眼睛的疲劳也很有帮助。
长期使用电脑的注意事项
1、工作的姿势和距离很重要,尽量保持在60cm以上距离,调整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得视线能保持向下约30度,可以使颈部肌肉放松,并且使眼球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到最低。
2、人在电脑前工作时眨眼次数只及平时的1/3,因而减少了眼内润滑剂和酶的分泌,所以应该多眨眼、打哈欠。
3、眼保健操是通过自我按摩增加眼窝内血液循环,能消除大脑和眼球内过度充血;由于循环畅通,眼内调节肌可以排除积聚的代谢产物,消除眼疲劳。眼睛的穴位要搞清楚,可以上优酷学习眼睛保健操。
4、一般眼睛疼痛都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所导致的,此时应及时适当休息,否则将对视力造成极大的伤害。
5、有五种比较常见的中药,可以用来熏眼,从而缓解眼睛干涩,分别是清肝明目的菊花、补肾明目的石斛和枸杞子、明目通便的决明子和滋阴润燥的麦冬。
6、使用电脑办公的人不是看屏幕就是看键盘、文稿,眼睛一直处于视近状态,很少有视远过程。所以,趁思考的间隙眺望远方。
7、周围空气最好保持湿度,减少泪液蒸发。
8、睡眠要充足,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眼睛疲倦的最佳方法。特别是晚11点~凌晨1点一定要睡眠。眼睛问题大多与肝脏血虚有关。中医认为我们休息时血液才汇集到肝,从而保存肝的实力、滋养眼睛。晚11点~凌晨1点是肝胆经络运行最旺盛的时间,熬夜超过这个时间,必伤及肝胆,从而影响眼睛。
9、桌上摆盆仙人掌,可吸收电脑辐射。
10、一般来讲,显示器的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背面电子元件辐射,因此不建议办公桌以面对面或者前后顺序摆放,以免显示器背面对人,造成对他人的辐射伤害。
11、显示器刷新率的高低和保护眼睛也有很大的联系。低刷新率会使眼睛很快疲劳,无法长时间工作,一般来说,85Hz以上对人眼的伤害较小。
但是一些显示器的驱动程序或显示器本身无法支持较高的刷新率,所以一般用户的刷新率设置在75Hz即可,以免调高后屏幕被刷成黑屏,影响使用。在Windows XP中,单击右键——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可设置屏幕刷新频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