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竹笋拌马兰头——预防水肿利尿

时间: 2023-05-06 23:40:48

竹笋拌马兰头——预防水肿利尿

马兰头是我们四大野菜之一,在春季马兰头就是会大量的生长,所以我们在春季食用一些马兰头也是称为了风俗,而且马兰头的做法是非常的多,最常见的就是凉拌了,除了可以素拌,也是可以搭配很多的食材,像香干、腰果、竹笋都是不错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看看竹笋拌马兰头的做法。

竹笋拌马兰头

材料:马兰头、竹笋、麻油、盐、鸡精

做法:

1、将马兰头洗净;

2、洗净的马兰头飞水,控干水,切碎待用;

3、竹笋煮熟捞起并剁碎;

4、加入麻油,精盐,白糖,鸡精;

5、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竹笋是一种很清新的食物,是含有丰富的酪氨酸,我们食用是对抑郁症、宿醉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而且含有丰富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缓解便秘,这对于很多想要减肥的人群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竹笋中含有大量的钠,是能够很好的预防水肿,有不错的利尿功效。女性朋友经常食用能起到预防皱纹的作用。马兰头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VE和胡萝卜素。所以我们食用这款凉菜是能够美容养生,对于多种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像喉咙痛、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但是马兰头性质寒凉,孕妇不能多吃,特别是在怀孕初期最好不要吃凉性的食物。而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更是应该不要食用,是会影响身体体质状况。

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养生凉菜,建议大家在生活中是可以经常的食用一些,现在我们的饮食都是比较的偏油腻,食用一些清淡的凉菜对身体有不错的调理作用。做法也是比较的简单,希望对大家是能够有帮助吧。

冬笋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吃冬笋的好处是什么呢?

冬笋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但有些人不擅长烹饪,所以不知道怎么吃。其实冬笋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有一种说法叫“吃一顿竹笋,刮三天油”。今天,我给大家推荐几种吃冬笋的方法,这样吃冬笋既要营养,又要热解腻,又要养肝。喜欢健康的朋友们,快来收集这些食品健康知识吧。

冬笋多吃有营养,既热解腻,又养肝!冬笋有很大的营养价值,能起到润肠通便、开膈祛痰、减少人体脂肪的作用,对预防水肿、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力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既然冬笋这么好吃,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巧食冬笋吧!冬笋是最合适的搭配。

木耳炒冬笋与木耳一起食用,具有减肥、降脂、降血糖的作用。材料:冬笋;黑色的真菌;在葱末;姜;大蒜;芝麻。蚝油。醋;糖;盐;清水;鸡精;做法:笋洗净切粒。黑木耳用40度温水洗净,用手撕成小块。葱、姜、蒜切碎。锅内加水,加热至沸腾,将黑木耳焯水1分钟,取出沥干。将竹笋焯水2分钟,取出沥干水分。把油倒进锅里。油热至七成时,加入葱、姜、蒜炒香,加入竹笋炒1分钟,加入木耳炒几下,加入蚝油、醋、糖、盐、水,继续炒2分钟左右。关火,加入鸡精。食用时撒上芝麻。

冬笋牛肉丝冬笋用牛肉炒,美味的冬笋会吸收牛肉的味道,甚至比牛肉更美味,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多吃素食,并减少肉类菜肴的摄入量,帮助缓解普通城里人吃肉过多的问题。配料:牛肉;冬笋;红辣椒;姜;大蒜;盐;料酒;胡椒;生抽;香油;水淀粉;做法:牛肉洗净,去排骨,先切片,再切成薄片,加入酒、盐、水淀粉、胡椒粉、生抽、麻油拌匀,腌约一刻钟;冬笋、姜、红椒切细,蒜切丁;镬中油烧至六成热,加入牛肉炒约两分钟,捞出沥干多余油;把锅洗干净,放油加热。将冬笋丝、红椒丝、姜丝、蒜末放入锅中炒。加入适量盐,然后加入牛肉丝,炒匀。

产后能吃莴笋叶吗,坐月子吃莴笋叶好吗、有影响吗

【食材名称】: 莴笋叶 【热量参考】: 15.00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视力弱者不宜多食;痛风者不能吃;脾胃虚弱、腹泻便溏者勿食。一、莴笋叶功效与作用 1、莴笋叶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和纤维素,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2、莴笋叶中所含有的莴苣素,具有开胃健食的功效,可以促进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

3、莴笋叶中所含有的黏液蛋白,具有消炎的功效,可以治疗慢性胃炎。

二、产后能不能吃莴笋叶 产后能吃莴笋叶。产褥期间可以食用莴笋叶,莴笋叶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清热利尿,应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可补充多种营养成分,适合产后身体虚弱的产妇吃。

三、产后能吃哪些蔬菜 1、竹笋

竹笋有消肿利水的功效,可以缓解产后水肿、虚热等症。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等症状,但竹笋质地较硬,膳食纤维较高,不易消化,产后脾胃虚弱不建议多吃。

2、彩椒

产褥期间可以食用彩椒,适当吃一些可以补充纤维素,促进肠胃消化,利于排毒排尿,改善胃口,增进食欲,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摄入的营养元素的多元化。

3、马兰头

马兰头中含有维生素B、胡萝卜素和尼克酸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补充营养成分,快速恢复体力。马兰头有凉血散瘀、消肿除湿的功效,可以帮助产妇排除恶露和毒素,对消除水肿也有一定的功效。

呕血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吐血的定义4呕血的症状5呕血的病因6类证鉴别7吐血的分类8呕血的辨证治疗 8.1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8.1.1症状8.1.2证候分析8.1.3治法8.1.4方药治疗8.1.5饮食疗法 8.1.5.1推荐食材8.1.5.2推荐食疗方 8.1.6针灸治疗 8.2肝火犯胃 8.2.1症状8.2.2证候分析8.2.3治法8.2.4方药治疗8.2.5饮食疗法 8.2.5.1推荐食材8.2.5.2推荐食疗方 8.2.6针灸治疗 8.3暴食伤胃 8.3.1症状8.3.2方药治疗 8.4气虚血溢/脾不统血 8.4.1症状8.4.2证候分析8.4.3治法8.4.4方药治疗8.4.5饮食疗法 8.4.5.1推荐食材8.4.5.2推荐食疗方 8.4.6针灸治疗 8.5瘀阻胃络 8.5.1症状 8.6肝胃阴虚 8.6.1症状 8.7肝肾损伤 9呕血患者日常保健10参考资料附:1治疗呕血的穴位2治疗呕血的方剂3治疗呕血的中成药4呕血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呕血 1拼音 ǒu xuè

2概述 呕血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又称吐血[2]。指血因呕吐而出,有多至盈盆倾碗者[1]。呕血常因恼怒、过劳及伤于酒色所致[1]。

吐血(hematemesis[3][4])为病证名[5]。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称呕血(见《医碥·吐血》)。血证之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丹溪心法·吐血》:“呕吐血出于胃也”。

《医碥·吐血》:“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吐血包括西医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5]。吐血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并发症等[6]。呕血可见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动脉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种疾病[1]。

3吐血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吐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4]。

《中医药学名词》(2010):吐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4呕血的症状 血从口吐出,无明显呕恶及咳嗽[5]。亦有泛指血从口吐出者[5]。甚者可倾盆盈碗[5]。

5呕血的病因 呕血多因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导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5]。亦有因外感引动者[5]。

6类证鉴别 因吐血与咳血二者均经口而出,应注意鉴别。《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说得好:“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症,咳血太阴肺家症……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则经络分明,治法不混。”一般来说,咳血之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咳血之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较大量的咳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而吐血之血色则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2]

7吐血的分类 吐血有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吐血、蓄热吐血、伤胃吐血、伤酒吐血等命名[5]。

8呕血的辨证治疗

8.1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吐血·胃火炽盛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stomach fire[3])是指胃热炽盛,迫血妄行,以吐血量多,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脘腹胀闷甚则疼痛,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1.1症状 患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量多,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7][8]。

8.1.2证候分析 胃热内郁,热伤胃络:胃中积热,胃失和降,气血不和,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热伤胃络,故吐血色红或紫黯。胃为水谷之海,胃主纳谷,其性主降,胃气上逆,故呕血夹食。胃热耗津,故大便秘结。血随糟粕而下,则使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积热之象。[2][8]

8.1.3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2][8]。

8.1.4方药治疗 可用泻心汤[备注]泻心汤(《金匮要略方论》):大黄、黄芩、黄连合十灰散[备注]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加减治疗。泻心汤由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血证论·吐血》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十灰散凉血止血,兼能化瘀,止血而无凝滞留瘀之弊。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复花和胃降逆。[2]

8.1.5饮食疗法8.1.5.1推荐食材 吐血·胃火炽盛证患者建议食用大小蓟、白茅根、竹茹、田七、藕节、芦根、绿豆等[8]。

8.1.5.2推荐食疗方 1.绿豆粥(《普济方》)绿豆50g,粳米250g,冰糖适量。将绿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煮至米熟成粥;将冰糖入锅,加入少许水,用文火熬成冰糖汁,加入粥内,搅拌均匀即可。[8]

2.白蜜饮(《饮膳正要》):白蜜100g,生地黄汁100g,上搅匀,慢火煎至半升。放极冷,置于器皿内。[8]

3.蜡酥煎(《饮膳正要》):黄蜡(先熔令销,倾入水内拨去滓)、酥牛乳各200g,上同和于铫内煎。以柳木篦搅匀。[8]

8.1.6针灸治疗 酌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并用梅花针叩刺人迎及其上下[6]。胃中积热加内庭[6]。

8.2肝火犯胃

吐血·肝火犯胃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liver fire invading stomach[3])是指肝火犯胃,迫血妄行,以吐血色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红绛,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2.1症状 患者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2][8][7]。

8.2.2证候分析 肝火横逆,胃络损伤:肝火横逆犯胃,胃络损伤则吐血。肝火上炎,则口苦、胁痛、易怒。热扰心神,故心烦、寐少梦多。舌红绛,脉弦数,为肝火亢盛,耗伤胃阴之象。[2][8]

8.2.3治法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2][8]。

8.2.4方药治疗 可用丹栀逍遥散、伐肝煎等方治疗[1]。偏火旺者,可先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若肝木侮土,脾胃受伤,致营血失守,其症无胀无火而神疲脉虚者,则宜五阴煎、五福饮、理阴煎等方。[1]

可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栀子)加减治疗。可加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或合用十灰散[备注]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凉血止血。[2]

8.2.5饮食疗法8.2.5.1推荐食材 吐血·肝火犯胃证患者建议食用玫瑰花、佛手、藕节、当归、橙汁、莲子、芦根、马兰头等[8]。

8.2.5.2推荐食疗方 1.莲子粉粥(《太平圣惠方》):莲子20g风干、磨粉,粳米100g洗净,与莲子粉放入锅内,煮粥。[8]

2.藕粥(《老老恒言》):鲜藕适量,洗净,切薄片,与粳米100g、少量红糖放入锅内,熬煮稀粥。[8]

3.竹笋拌马兰头(《中国食疗大全》):马兰头250g,去老叶老梗,洗净,在沸水中烫透,晾干,竹笋去笋衣,煮熟、晾凉、切细末,加麻油、白糖,与马兰头拌匀。[8]

8.2.6针灸治疗 酌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并用梅花针叩刺人迎及其上下[6]。肝火犯胃加太冲[6]。

8.3暴食伤胃

吐血·暴食伤胃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crapulence injuring stomach[3])是指暴饮暴食,损伤胃络,以吐血,色鲜红,心烦,胃脘胀痛,苔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血证证候[7]。

8.3.1症状 患者吐血,色鲜红,心烦,胃脘胀痛,苔腻,脉滑[7]。

8.3.2方药治疗 饮酒过度,积热动血者,宜葛黄丸[1]。

8.4气虚血溢/脾不统血

吐血·脾不统血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failure of spleen to control blood[3])是指脾气不足,气不统血,以吐血反复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胃脘隐痛,喜按,神疲畏寒,心悸气短,自汗,便溏色黑,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4.1症状 患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胃脘隐痛,喜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便溏色黑,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2][8][7]。

8.4.2证候分析 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脾气亏虚,统摄无能,血液外溢,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脾气本已虚衰,加之反复出血,气随血去,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2][8]

8.4.3治法 健脾益气,摄血[2]。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8]。

8.4.4方药治疗 可用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治疗。可酌加仙鹤草、白芨、乌贼骨、炮姜炭等温经固涩止血。[2]

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肢冷,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备注]柏叶汤(《金匮要略方论》):侧柏叶、干姜、艾叶、马通汁,合理中丸[备注]理中丸(《伤寒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治疗。方中以侧柏叶凉血止血;艾叶、炮姜炭温经止血;童便化瘀止血,理中汤温补脾气以摄血,共奏温经止血之效。[2]

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应急服独参汤[备注]独参汤(《景岳全书》):人参益气固脱,并积极抢救。[2]

8.4.5饮食疗法8.4.5.1推荐食材 吐血·脾不统血证患者建议食用当归、党参、阿胶、黄芪、牛肉、猪肚、茯苓等[8]。

8.4.5.2推荐食疗方 1.人参粥(《食鉴本草》):人参3g打粉,粳米100g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加入人参粉煮粥,把熬成汁的冰糖加入粥中拌匀。[8]

2.糯米阿胶粥(《食医心鉴》):阿胶30g捣碎,放入锅内烊化,糯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至八成熟时加入阿胶、红糖,继续熬煮成粥。[8]

3.黄苠炖鸡(《中国食疗大全》):将鸡剖成两半,鸡肚朝上,加冬笋30g.黄芪20g,黄酒、葱、姜,武火煮沸,文火炖煮2小时。[8]

8.4.6针灸治疗 酌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并用梅花针叩刺人迎及其上下[6]。脾胃虚弱加隐白、足三里[6]。

8.5瘀阻胃络

吐血·瘀阻胃络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stomach collateral[3])是指瘀血阻滞胃络,血行脉外,以吐血紫暗,胃脘疼痛拒按,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胃脘触及包块,或呕血色暗成块,口干不欲饮,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涩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5.1症状 吐血紫暗,胃脘疼痛拒按,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胃脘触及包块,或呕血色暗成块,口干不欲饮,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涩[7]。

8.6肝胃阴虚

吐血·肝胃阴虚证(hematemesis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stomach[3])是指肝胃阴虚,虚火亢旺,以吐血量多色红,脘胁隐痛,嘈杂吐酸,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吐血证候[7]。

8.6.1症状 吐血量多色红,脘胁隐痛,嘈杂吐酸,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弦数[7]。

8.7肝肾损伤

过劳所伤者,兼见遍身疼痛,时或发热,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当归、肉桂、桃仁泥[1]。

房劳过度损伤肝肾者,兼见面赤足冷,烦躁口渴[1]。

偏真阴亏损者,宜生脉散合加减八味丸,或用左归饮、小营煎之类[1]。

偏气虚阳衰者,宜异功散合八味丸,或五福饮、大补元煎之类[1]。

呕血量多者,皆可合用花蕊石散[1]。

9呕血患者日常保健 呕血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适宜,严防暴饮暴食,忌食烟酒及辛辣动火之品,并要注意精神及生活起居的调养[2]。

10

凉伴竹笋怎么做好吃

 制作凉拌竹笋的准备材料
主料
竹笋
300g
胡萝卜
200g
豆皮
200g

辅料

适量

适量

适量
花椒
适量
凉拌竹笋制作过程的步骤
1.把竹笋洗净切成条状
2.把胡萝卜洗净切成条
3.把豆皮洗净切成条
4.把油烧热 放入花椒
5.把胡萝卜豆皮 竹笋放一块放入醋 把热油倒入里面搅拌均匀
6.搅拌均匀后弄出来就可以吃了
竹笋的功效
竹笋不但滋味清新,含有丰富的酪氨酸,对于辅助治疗抑郁症、宿醉等均有一定的功效,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肥胖人群减肥,但夏季如果吃太多竹笋,就有可能给女性造成晒黑、皱纹等各种皮肤困扰。
春夏交替之时,作为一种良好的食材,竹笋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竹笋不但滋味清新,含有丰富的酪氨酸,对于辅助治疗抑郁症、宿醉等均有一定的功效,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肥胖人群减肥,甚至对于没有干劲的人来说也能够给予干劲哦!可以说,竹笋是春末夏初最好的应季食材。
四五月阴雨天,心情抑郁吃点竹笋
竹笋中含有的酪氨酸虽然对于女性美容来说存在隐患,但其对于抑郁状态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抑郁是因为脑内酪氨酸浓度低下造成的。人体体内的多巴胺能够促进人产生干劲,去甲肾上腺素也能在人感到压力大时促进身体自愈,而酪氨酸的存在对于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缺少酪氨酸,人体容易进入抑郁状态,同时会造成没有干劲、抗压力下降等后果。
竹笋对减肥和解宿醉都有良好功用
竹笋中由于含有丰富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整肠作用,其含有大量的钠,能够有效预防水肿。同时,由于笋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够让人体尽早将酒精排出体外,对于预防宿醉也有良好的效果。
竹笋的搭配
在食材搭配方面,由于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会妨碍酪氨酸的吸收,因此不推荐与高蛋白食物一同食用。如果想让大脑尽可能多地获取酪氨酸,最好和糖一起食用,比如“竹笋盖饭”之类的就可以说是黄金搭配食谱了。
竹笋营养丰富功能多,女性夏季进食要注意
但是爱美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竹笋虽然好,但是吃多了容易导致酪氨酸摄入过多,进而引起皱纹发生。除了竹笋,女性很喜欢的乳酪、鳄梨、香蕉等食材中也含有丰富的酪氨酸。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