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菜和很多的食物都可以一起吃,比如说煲汤,或者是炒肉等等。金针菜含有的维生素丰富,可以有促进食欲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今天介绍的这道家常菜叫做金针菜肉片汤,可以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还能解毒清热,来看看它的做法和好处。
金针菜肉片汤
营养价值:
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金针菜肉片汤
所需材料
黄花菜100克、猪肉100克、黑木耳30克、油菜1棵、麻油适量、盐适量
金针菜肉片汤的做法
1、黄花菜洗净,清水充分浸泡至软,切去梗;猪肉切片;黑木耳洗净,切粗丝;油菜洗净,切段。
2、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下黄花菜、黑木耳、肉片,待肉片将熟,下油菜,加盐调味,再煮沸一次即可。
金针菜肉片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花菜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健脑益智、润肠通便、利尿通乳、止渴生津、解酒毒的功效。木耳具有清胃涤肠防辐射、益气强身、补血活血、降血脂、延缓衰老的功效。猪肉具有补血、预防缺铁性贫血,补充B族维生素和滋养补虚的功效。金针菜和瘦肉一起吃,可以有解毒的作用,对于润肠通便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和效果,而且也可以有滋阴的作用,对于排毒来说有好处,而且也可以起到活血的功效,是不错的养生保健的食谱类型,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吃。
金针菜肉片汤是不错的一款家常菜,而且营养物质丰富,可以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对于预防贫血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而且也可以促进食欲与防便秘,对于抗衰有好处,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吃这样的养生食谱,是不错的缓解烦躁的食谱。
黄花菜被人们誉为“名菜、美花、良药”,黄花菜作为名菜,又被列为“四大素山珍”(香菇、木耳、冬笋、黄花菜)之一。宋代诗人苏轼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之说。黄花菜的维生素含量比卷心菜高10倍,矿物质含量比卷心菜高3倍以上。由于含维生素B1较多,能刺激胃肠蠕动,促使食物排空,增加食欲,因而具有安神作用。黄花菜属高钾、钠低食品,有利尿降压作用。高血压、肾炎病人常吃黄花菜有益;还可防治软骨病、贫血。另外,黄花菜还含有多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当今长寿之邦的日本,把黄花菜列为“植物性食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健脑食物”之一,尤甚对胎儿发育更为有益。
黄花菜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孕妇、产妇(很好的下奶效果)中老年人、过度劳累者尤其适合食用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份,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对精神过度疲劳的现代人来说,经常食用对身体有益。
黄花菜即金针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祁东县黄花菜己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年间,当时祁东县所在地的地方官员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他还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
女人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爸妈常吃可以健脑抗衰老婆常吃可以滋润皮肤,宝宝常吃可以增长记忆,老公常吃可以缓解压力,无忧无虑.
在古医书《医醇剩义》中就列有萱草忘忧汤,金针菜即萱草花,可治疗忧愁太过、闷闷不乐等症。古人亦说:“欲忘人之忧则赠之”,故金针菜又名忘忧。清朝著名温病学家、食疗学家王士雄也说:金针菜“甘平利膈,清热养心,解忧释忿,醒酒除黄,荤素宜之,与病无忌”。
笔者常用金针菜治疗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者,每收良效。金针菜配玫瑰花、菊花均可,也可用金针菜汤饮食金橘饼,同样能起到舒肝解郁、除烦解忧的作用。
黄花菜汤是以鲜黄花菜为主料制作的药膳。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黄花菜汤的做法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黄花菜有毒吗
黄花菜还有一个俗称叫金针菜,它的学名叫萱草,古名叫忘忧,它是一种植物的花蕾。
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还可以与其他的食物一起配搭同烹,比如黑木耳等,也可以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它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哦。
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
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
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oC时可减弱或消,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
在食用干品的时候,最好用清水或者用温水进行多次的浸泡,然后在食用,这样就可以去掉上面的有害物质,比如如二氧化硫等。
优质黄花菜的特征
(1)外观: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
(2)手感:抓一把捏成团,手感柔软且有弹性,松手后每根黄花菜又能很快伸展开。
(3)味道:有爽快的清香气,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
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劣质黄花菜的'特征
(1)外观:色泽深黄略带微红,条身长短不一,粗细不均,混有杂物,甚至色泽带黑,霉烂变质。
(2)手感:硬且易断,弹性差,含水量大
(3)气味:有烟味,硫磺味或霉味。
黄花菜的药用价值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
中医认为,黄花菜性味甘、凉、平。
据分析,黄花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等。药理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清热凉血,利尿生津,平肝明目,养血催乳,安神除烦,解毒消痈。
适用于血热出血,小便涩痛,心烦不安,肝虚有热,视物不清,水道不利,乳汁不下,疮痈肿毒等症。
黄花菜的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足者食之,可起到通乳下奶的作用;
根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浮肿,小便不利;叶有安神的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心烦不眠,体虚浮肿等症。
习惯上各种萱草的根入药不分,而作为食用只用黄花萱草的花蕾。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可以配合不同的食材做出美味可口的汤,含有不同的功效,黄花菜汤的做法大全主要介绍了黄花菜百合排骨汤、黄花菜鲫鱼汤、黄花菜豆腐瘦肉汤、黄花菜枸杞排骨汤四种。
一、黄花菜百合排骨汤
主料:百合50克、飞水后的排骨200克、泡发好的木耳和黄花菜各50克、荷兰豆50克
调料:姜丝10克、盐3克、白胡椒2克。
做法
1、排骨和木耳、黄花菜、姜丝,加入清水,旺火煮开,转文火煲30分钟;
2、加入百合、荷兰豆旺火继续煲15分钟;
3、最后加盐、白胡椒调味。
二、黄花菜鲫鱼汤
主料:鲫鱼一条、干黄花菜一把。
辅料:姜适量、芹菜适量。
调:油、盐、鸡精。
做法
1、准备食材,鲫鱼一条,生姜适量。
2、鲫鱼从肚皮处杀掉。
3、去掉鲫鱼肚子里面的黑膜。
4、从鱼身用刀割几条,容易入味。
5、生姜切片,再切碎。
6、用姜和盐稍微腌制片刻。
7、鱼肚里面也要放点姜。
8、抓一小把黄花菜,黄花菜用冷水泡40分钟,温水20分钟,热水10分钟,按自己的时间按排,去杂质洗挣并挤干水分备用。
9、锅烧热,加入食用油。
10、下鲫鱼煎至两面发黄。
11、倒入适量开水。
12、再多煮一下鲫鱼。
13、放入泡好的黄花菜。
14、大火煮5分钟,加盐。
15、放入鸡精调味。
16、再加上芹菜。
17、煮几分钟,美味的黄花菜鲫鱼汤就做好了。
三、黄花菜豆腐瘦肉汤
主料:干黄花菜(即金针菜)30克,豆腐l块,猪瘦肉250克。
调料:食用油,盐(按自己的喜好可以添加调料)。
做法
1、干黄花菜用温水泡20分钟左右,清洗两到三次;
2、与猪瘦肉一齐放入锅肉,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煮滚后,改用慢火继续煲1小时,
3、再放入豆腐煲滚10分钟左右,
4、下调味料,即可饮汤食豆腐和瘦内。
四、黄花菜枸杞排骨汤
材料:黄花菜50克,排骨100克,枸杞适量,花生适量,姜适量盐适量。
做法
1、抓一小把黄花菜用清水泡半个小时。
2、把准备好的排骨洗干净再准备熬适量的姜片、花生。
3、把泡好的黄花菜拿几根扎一小把。
4、将沙煲洗干净加入少量水,加入准备好的姜片,把花生米也放进去,再接着把排骨也一并放入一切就绪。
5、煲汤基本要煲一个小时以上,盖上锅盖大火煲30分钟左右。因为排骨比较难炖,30分钟过后关小火继续煲20分钟。
6、过后揭盖准备将黄花菜加入盖上砂锅盖,把黄花菜煮约4—5分钟煮沸揭盖。
7、最后加入枸杞稍稍煮2分钟,加入适量的盐。
8、黄花菜枸杞排骨汤就做好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