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茯苓红枣粥——健脾养血养胃美容

时间: 2023-05-07 09:33:07

茯苓红枣粥——健脾养血养胃美容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茯苓这样的中药材呢,中国是一个中医世家,很多的疾病都是可以用中药来缓解和治疗的哦。茯苓除了可以治疗疾病以外,还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哦,茯苓可以吃的,下面来看看茯苓红枣粥的做法吧。

茯苓红枣粥

苓红枣粥所需材料

主要食材红枣、茯苓、粳米、青菜、盐

茯苓红枣粥的做法

1、粳米洗净,再转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红枣洗净;茯苓冲净;青菜洗净,切丝。

2、锅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粳米、红枣,以大火煮开。

3、再加入茯苓同煮至熟,以小火煮至浓稠状,撒上青菜,调入盐拌匀即可。

茯苓红枣粥的功效与作用

健康美丽都是可以吃出来的,市面上很多护肤品也只能针对皮肤外部的滋润,但是如果身体内部得不到调养和滋补,也会反映在外在,所以滋补养颜要从身体内部调养,那就多喝点养生粥吧!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钙、铁、磷、有机酸丰富。红枣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食用茯苓的话可以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安神静心哦。这款粥可以润泽肌肤,同时还可以增强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哦,对于美容皮肤有很好的作用和功效呢,大家平时的时候可以试试。

茯苓红枣粥的具体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方法简单,健脾养血养胃美容养颜,平时的时候可以放心的食用。而且还不油腻,对于身体虚弱啊,或者是肠胃不好的人群来说可以食用,促进代谢,而且还可以滋阴润燥。

茯苓可以和枸杞红枣煮粥吗 茯苓枸杞红枣粥的功效

5 哪些人不能吃茯苓枸杞红枣粥1.湿热内盛者。

如大便干、肝肾阴虚、黄褐斑等症状,枸杞红枣性温,湿热内盛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2.外邪实热者。

外邪湿热者有感冒发烧的症状,枸杞红枣性温,且滋补作用较强,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可能会加重发烧的症状,不利于身体恢复。

3.糖尿病患者

茯苓含有大量的淀粉,红枣枸杞含有较多的糖分,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4.肾虚多尿者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肾虚多尿者食用会加重病情,甚至会造成滑精的现象,所以不宜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

茯苓粥的做法及功效,茯苓粥怎么做效果好

1、粳米茯苓粥的做法
取100克粳米淘洗干净放在锅里,加15克茯苓和适量清水,煮成粥以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这款茯苓粥有健脾利水和减肥的功效,尤其适合脾虚肥胖的人食用,每天吃一次或间隔一天吃一次均可。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长期食用还可养颜护肤,对慢性肝炎也有不错的食疗功效。
2、山药薏米茯苓粥的做法
取30克薏米和15克茯苓放在锅里,再取100克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加适量清水煮成粥食用(喜欢甜味的可加冰糖调味)。
功效:这款茯苓粥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脾虚导致的肥胖有明显疗效,可间隔一天吃一次。此粥的养胃效果也是相当地好,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对胃病会有明显的改善。

白茯苓块 和大红枣 还有 小米 一起熬粥养胃么?

有一民间验方:茯苓大枣粥
【处方】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
【用法用量】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
【注意】腹胀及小便多者,不宜用。
《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陈粟米味苦,性寒)
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
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能止,解烦渴)
从上可以看出,白茯苓块 和大红枣 还有 小米 一起熬粥是具有健脾养胃的功能的,但偏寒。

健脾养胃的粥

第一问的回答:
大麦饭
主要原料:大麦米约150克。
制作方法:淘米做饭。
效用说明:健脾行气,消肿止泄。适宜于脾胃虚弱、泻化失健,以至面黄
肌瘦、气少乏力、大便溏软等症。
白粳米饭
主要原料:白粳米约150克(白籼米亦可)。
制作方法:淘米做饭。一般均做正餐食用。
效用说明:养胃和脾。适宜于季节、气候偏干湿热,人体质无虚寒者。
砂仁粥
主要原料:粳米100克,砂仁5克。
制作方法:先用粳米煮粥,砂仁研末入粥,再稍煮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虚寒胃痛、胀满、呕吐等症。
小米粥
主要原料:小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小米挑净泥沙杂质,清水淘洗干净,置铝锅加水适量,大火煮
沸后改小火慢慢熬煮。
效用说明:养胃下乳,补益肾气。凡因体虚胃弱或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
倦怠、饮食不振、产妇乳少等,皆可食用。
羊肉粥
主要原料:瘦羊肉250克,粳米适量。
制作方法:将新鲜精瘦羊肉切小块先煮烂,再合粳米同煮成粥。
效用说明:适宜于虚寒型胃疼、中老年气虚亏损、阴气不足,恶寒怕冷,
胃脘疼痛等症。
羊骨葱姜粥
主要原料:羊骨100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 2根,
生姜5片。
制作方法:取新鲜羊骨,洗净锤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
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食用。
效用说明: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适宜于虚劳羸瘦、肾脏虚冷、腰脊
转动不利、腿膝无力、筋骨挛痛、脾胃虚弱、久泻久痢,以及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再生不良性贫血等症。
生地黄鸡
主要原料:乌鸡1只,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
制作方法:将鸡除去内脏,洗净,再将生地黄切成细丝与饴糖和匀,放入
鸡腹中缝固,上屉蒸熟,不加五味调料,单食其肉。
效用说明:健胃益精髓,止盗汗。适宜于因肾精亏虚而引起的腰背疼痛、
不能久立、乏力少气、身重盗汗、食少等症。
内金鳝鱼
主要原料:黄鳝鱼1条,鸡内金6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鳝去内脏,洗净切段,加水少许放入鸡内金同蒸,至熟放
入酱油,调好口味。
效用说明:清痞化积。适宜于小儿因饮食不节、食积久滞而引起的府积、
形瘦腹胀大,面黄发枯等症。
鲫鱼汤
主要原料:鲜鲫鱼1条,黄豆芽30克,通草3克。
制作方法:将鱼去鳞与内脏,用水炖煮时加入豆芽、通草,鱼熟汤成后捞
出豆芽、通草,单食鱼与汤。
效用说明:温中下气,利水通乳。凡因胃气不足,不能生化乳汁而致妇女
产后乳汁不下者,皆可辅食此汤。
干姜粥
主要原料:干姜3克,高良姜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成粥。
效用说明:温暖脾胃,散寒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呕吐、呃
逆,泛吐清水、肠呜腹泻等症。
胡萝卜粥
主要原料:胡萝卜3个,白米50克。
制作方法:将胡萝卜切成小碎块与米同煮成粥。
效用说明:宽中下气,利隔健胃。适宜于胃肠消化功能较弱,食欲不佳的
患者食用。
山药桂圆三七粥
主要原料:生山药100克,桂圆肉20克,炮姜炭6克,三七粉10克,红
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桂圆、炮姜先煮30分钟,去姜渣,入山药粉、三七粉,慢火
共煮成粥,酌加红糖。
效用说明:适宜于脾胃虚寒型便血患者食用。
山楂粥
主要原料:山楂40克(或鲜山植6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作方法:用山植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楂,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效用说明: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适宜于食积停滞、内积不消、腹痛、
便泌,妇女产后血瘀恶露不尽、月经过期不通、痛经,小儿乳食不消以及高
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等症。
油炸山楂糕
主要原料:山楂糕500克,鸡蛋3个,熟猪油500克,淀粉、面粉、白糖
适量。
制作方法:山楂糕切成 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条,鸡蛋磕入碗内,
打散,放入淀粉和面粉,调成稠糊。锅置于火上烧热,倒烧猪油,油热后将
山楂条放在鸡蛋糊内滚一滚,然后放入热油锅内,炸至两面焦黄,即可出锅
装盘,撒上少许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消食化积。适宜于消化不良的患者,尤其是小儿食积者食用,
也可作为降血脂、活血、散瘀思者的食疗膳食。
参枣米饭
主要原料:党参25克,大枣50克,江米250克,白糖100克。
制作方法:党参切片,与大枣25克水煮提取浓缩液50克。将大枣25克放
在大瓷碗底,上面放淘洗干净的江米,加水适量,上屉蒸熟,扣在盘中。再
将党参、大枣浓缩汁加白糖100克,溶化成浓汁,倒在枣饭上即成。
效用说明:健脾益气。适宜于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
便溏浮肿等症。
中医治疗脾虚型腹泻食疗方法
【茯苓粉粥】
配方:茯苓细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枚。
制法:先将粳米、红枣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搅匀煮沸,加少许白糖调味。
功效:健脾渗湿,调中止泻。
用法: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薯蓣汤】
配方:淮山药30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红糖10克。
制法:上药水煎顿服。
功效:补脾渗湿止泻。
用法:每日1剂,顿服。
【黄芪山药莲子粥】
配方:黄芪100克,山药100克,莲子肉(去心)100克。
制法:将上三味洗净共煮粥。
功效:健脾益胃止泻。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第二问的回答:
养胃健脾的大枣食疗方
一、大枣桂莲粥 大枣15克、桂圆肉、莲子(去芯)各15克,冰糖适量,粳米100克。将粳米、大枣、莲子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火熬煮。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桂圆肉和适量冰糖,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方具有生津润燥、安神养血、润肠固涩之功效,可用于因心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失眠多梦等症,并对阳痿、遗精、早泄等症有良效。
二、大枣炖兔肉 大枣20克,兔肉500克。将兔肉洗净切块,加黄酒、盐腌渍20分钟。大枣放锅底,上放兔肉,加生姜片、葱等调料及水少许,炖煮至熟烂即可佐餐食用。本方具有滋阴补中、益气健脾、养血补血、护肤美容的功能。
三、大枣肉丸汤 大枣50克,猪瘦肉200克,莲子(去芯)30克,白芍、甘草各10克,木香3克。将瘦肉剁成肉泥做成丸,木香、甘草入布袋,大枣、白芍、莲子洗净,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后,去药袋,放入肉丸子。再煮一会儿,即可调味食用。该方具有补脾益气、养血益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糖尿病引起的消渴、善饥、尿多、潮热、盗汗或自汗之症。
四、大枣耳芪汤 大枣20克,黑木耳20克,黄芪10克,芍药10克,冰糖适量。先将黄芪、芍药捣成粗末装入布袋,黑木耳用清水泡发洗净,大枣也洗净,与药布袋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药袋,加冰糖调味,分3次服用,连服数日。该汤有补血益气、养阴生津之功,适用于气虚乏力、盗汗自汗、心烦失眠、神经衰弱、贫血等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