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花生壳粥补脾润肺降脂降压(生花生吃法)

时间: 2023-05-07 13:12:31

花生壳粥补脾润肺降脂降压

花生壳粥用的是花生壳煮的粥,花生的浑身都是宝,包括花生壳都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花生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预防血管硬化的功效,我们用花生壳煮粥,可以帮助补脾润肺、降脂降压,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喝的一款粥。

花生壳粥补脾润肺降脂降压

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花生里面只有花生仁是可以吃的,并且是最有营养的,所以,在食用花生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把花生壳扔掉。其实,花生壳有非常重要的用途。花生壳被誉为人体“第七大营养素”。花生壳质地粗糙,一般无人直接食用,我们可以把花生壳晒干,碾成粉末食用,或者在面包烘焙中加入花生壳粉,增加人体对膳食纤维的摄取量。

花生壳粥具有非常明显的降血压、降血脂作用。花生壳粥主要与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木犀草素)有关。另外,花生壳提取物还有抗氧化、抑菌、抗炎、镇咳祛痰等好处,还对降低胆固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花生壳粥

配方:花生壳、粳米各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花生壳洗净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和冰糖同煮成粥。

功效:补脾润肺,降脂降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用。

花生壳粥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尤其是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可以经常用花生壳煮粥喝,有抑制心肌、减慢心率,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花生壳粥可以保护人们的心脑血管,因为花生壳里面含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和抗血栓的一种营养元素白藜芦醇,不仅对冠心病和高血脂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具有抑制肿瘤产生的作用。所以,我们平常在吃花生的时候,最好不要把花生壳扔掉,而是加以利用,帮助人们保健养生。

生花生吃法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关于花生的做法,喜欢吃的小伙伴快学起来吧!
凉拌花生
用料:黄瓜、花生仁(生)、食盐、生抽、香油、香菜、大蒜、红尖椒、陈醋、白砂糖、植物油
做法:1、锅内冷油,放入花生仁保持小火炸,炸时可把锅子侧起让油浸过花生;
2.、炸至花生变深色,即熄火,捞起沥净油,放凉1小时;
3、将调味料(盐、生抽、陈醋、细砂糖、芝麻香油)在碗内调好;
4、黄瓜切去内部的芯,切成小块,红椒,香菜切碎,大蒜剁成蒜;
5、调好的料汁加入花生及步骤4的蔬菜类拌匀即可 。
五香花生米
用料:花生(炒)、芹菜、胡萝卜、食盐、八角、花椒、桂皮、香油、丁香、香叶
做法:
1、花生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沥掉水备用;
2、锅中加入清水,加入花生米,把八角、花椒、桂皮、丁香、香叶用炖肉盒包好,放入锅中与花生米同煮。大火煮开后换小火煮10分钟左右,加入盐再煮5分钟;
3、让花生米泡在汤汁中1-2小时会更入味;
4、芹菜焯水切断,胡萝卜切丁,加少许盐和醋稍为腌制一会,加入放凉的花生米拌匀,加入少许香油拌匀就可以了。
老醋花生
用料:花生、老醋、油、盐、洋葱、酱油、白糖、香油、红尖椒
做法:1、花生挑选干净,洗净控水;
2、锅里添足油,油七成热时倒入花生;
3、细火炸制花生噼啪响声变小,花生微黄后捞出,控油备用;
4、洋葱去老皮,切小丁;
5、红尖椒洗净切碎;
6、干净锅里倒入五汤匙陈醋,调入适量精盐;
7、倒入三汤匙白糖,小火煮开后关火;
8、调入1/2汤匙味极鲜酱油;
9、料汁晾凉后倒入炸花生;
10、倒入切好的洋葱粒、红椒粒,调入香油拌匀即可。
酒鬼花生
用料:花生米、花椒、干红辣椒、盐、白糖
做法:
1、花生泡涨,剥去花生米的红衣,用厨房纸吸干水分,放冰箱冷冻一夜;
2、炒锅内放油,放入冰冻好的花生米,油慢慢小火加热,当炸熟后捞出,等油温升高一些后,再把花生米放入复炸一次捞出沥油;
3、锅里留少许底油,放花椒,干红辣椒段炒香;
4、倒入花生米翻炒,起锅前撒适量盐,白糖调味即可。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这些都是花生美味的吃法,喜欢的不要错过了!

关于花生壳的使用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落花生的种子。又称落花参、长生果、番豆、地豆、落地生、花生米、花生仁。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末采收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用。亦可生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润肺化痰,催乳,滑肠,止血。
[参考]种仁含丰富的脂肪油,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又含较丰富的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胆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E,泛酸、钙、磷、铁、甾醇、三萜皂甙、纤维素。种皮含脂质、甾醇、鞣质等。
[用途]用于脾虚少食,消瘦乏力或小儿营养不良;久咳肺虚或肺痨咳嗽;产后缺乳而气血不足者;脾气虚弱,脚气,两胫肿大,步履沉重;大便燥结;紫癜。
[用法]生食,生研冲服,炒熟食,或煮熟食等。
[注意]鲜品、生品性偏凉,热食偏温。生食过多,易引起腹泻;炒食过多,易于燥火,使眼、口、鼻干燥。
痰湿较甚,或肠滑腹泻者不宜食用。炒熟后,止血作用大减。
[附方]
1,花生补浆:花生、甜杏仁、黄豆各15g。加水共研磨成浆,滤取浆液,清晨或早、晚煮熟饭用。亦可将三者研为细末,临用时加水煮熟服。
源于《医学碎金录》人造乳。本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铁等,能补益脾胃,滋养补虚;花生、甜杏仁又能润肺化痰。营养价值有如牛乳,而又具医疗作。用于肺痨或久咳肺燥;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消瘦乏力等。病后饮之尤宜。
2,花生甜杏泥:花生100g,甜杏仁50g。共捣烂成泥状。每次用20g,蜂蜜适量,用开水冲服。
花生“《药性考》云:生研用,下痰……干嗽者宜餐,滋燥润火。”(《本草纲目拾遗》)本方用花生和甜杏仁、蜂蜜配伍,可增强润肺止咳之功。用于久咳短气、干咳痰少。
3,花生赤小豆:花生、赤小豆、大枣各60g。加水煮成汤。
源于《现代实用中药》。本方三物含丰富的维生素B1,可补充人体维生素B1等的缺乏;又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用于脚气病、脾虚浮肿、食少乏力、便溏腹泻、精神倦怠等。
4,花生炖猪脚:猪脚2个,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净;药生150g。加水适量,水火炖熟,加猪脂、食盐调味服食。
源于《陆川本草》。二物同用,能补脾益血,催乳、增乳。用于产后乳汁缺乏。
5,花生红枣汤:花生120g,大枣30g。加水煎服。亦可嚼食花生,用大枣煎汤送服。
花生与大枣配用能补脾益血、止血。用于脾虚血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出血。
[编辑本段]保健食谱
1.花生小豆鲫鱼汤花生米200克,赤小豆120克,鲫鱼1条。将花生米、赤小豆分别洗净,沥去水分;鲫鱼1条剖腹去鳞及肚肠;将花生米、赤小豆及治净的鲫鱼同放一大碗中;加入料酒、精盐少许,用大火隔水炖,待沸后,改用小火炖至花生烂熟即可。本汤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所致的体虚浮肿,小便不利等慢性疾患。
2.花生粥花生米50克,桑叶、冰糖各15克。取饱满花生米洗净,沥去水分,桑叶拣去杂质;花生米加水烧沸,人桑叶及冰糖,改小火同煮至烂熟,去桑叶,其余服食。此粥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是肺燥咳嗽,哮喘发作,百日咳,大便于结等病症良好的辅助治疗食品。
3.红枣花生衣汤红枣50克,花生米100克,红糖适量。红枣洗净,用温水浸泡,去核;花生米略煮一下,冷后剥衣;将红枣和花生衣放在锅内,加入煮过花生米的水,再加适量的清水,用旺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炯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衣,加红糖溶化,收汁即可。本汤具有强体益气,补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胃果食少,短气乏力及各种出血病症。
4.花生粳米粥落花生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与粳米洗净加水同煮,沸后改用文火,待粥将成。放人冰糖稍煮即可。本粥具有健脾开胃,养血通乳的功效,适用于睥虚纳差、贫血体衰、产后乳汁不足等病症。经常食之有补益的作用。

花生有哪些营养和保健价值?为什么?

花生是全身之宝,花生壳和红皮可食用,具有补血、保心和降脂的作用,保健和药用价值非常高,不妨了解一下。

花生的营养价值是什么?花生能保护心脏,稳定血糖每天吃一把花生,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保护心脏健康。它含有大量的钙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食用,对强健骨骼和牙齿都有好处。花生能减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稳定血糖。花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外,胃酸倒流的时候,可以吃十颗花生来缓解胃酸,效果很好。开水喝花生壳有降血压、降血脂、止咳的作用花生壳100克、五颗大枣、黄金15克一起在水中煎煮,此法有调血脂、健脾益气的功效。将花生壳清洗干净,放入温水中浸泡,可以扩张小动脉,减慢心率,改善体内微循环,保护心脏,稳定血压。

花生皮能健脾健血花生皮有补血的作用,能增加体内血小板含量,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效改善血小板质量,还能增强血管收缩能力,预防各种出血性疾病,能有效缓解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更好地吃花生?蜂蜜花生大枣可以补血需要红枣和花生仁100克,放在温水中浸泡,加入适量的水,煨软后再加入200克蜂蜜,煮成汁时即可熄火。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