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大家都知道的吧,和小米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黄米是没有经过加工去壳之前的农作物,当然营养价值要比小米多,黄米粥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食用方法了,来看看它的营养价值吧,还有效果。
黄米粥的做法
主料
新小米30g
配料
水500ml
做法
1新买的新小米,淘洗干净
2放入电饭煲内,加入适量纯净水,煮30分钟
3开盖搅拌均匀即可。
营养成分
小米含蛋白质,比大米高。每100克中含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
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黄米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多,具有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是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代谢。
关于黄米粥的做法,是不是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呢,其实方法简单,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强壮的哦,安神补气强免疫,适合各类的人群食用,增强抵抗力,促进发育。
大黄米粥的做法:
将大米淘洗两遍就行了,一碗粥只要小半碗米就行了。米洗好后放到冷冻室冻上半天。吃饭前十五分钟拿出来,放到锅里煮,半碗米加上一碗半水就够了。中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十分钟后,你看多好的一碗粥出国了,凉五分钟后就可以吃饭了。
小黄米怎么煮粥好吃? 小黄米,是 养生 达人的首选食品,小黄米熬成的小米粥素有“代参汤”之美称。
小黄米不仅有养胃的功能,还能助眠安神,对缓解压力,紧张很有效。所以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不妨喝点儿小米粥。
小黄米怎么煮粥好吃?首先我们要选择新鲜的小米,色泽要匀称,呈金黄色,并富有光泽,这样的小黄米煮出来的粥才好喝。
其次是小米不要提前浸泡,只有煮之前用水清洗几次就可以了,浸泡会使小米营养流失。
然后要响水下锅,不可以用凉水或开水下锅,凉水下锅煮出来的粥稀,开水下锅煮出来的粥浓稠,只有水温在80-90度°时,水有响声但是没有翻滚的时候下锅是最好的。
最后在小米粥煮的过程中,不要不停的去搅动小米粥,在大火刚烧开后搅动一下,防止糊锅。然后转小火慢慢去熬,熬的过程中盖上锅盖,并不断的及时掀开锅盖边熬边搅拌,水与米的比较大约是7:1,水质不好的可用纯净水代替,这样至少熬40分钟左右才能熬出米油。
注意上面几点,熬出的小黄米粥就非常好吃。
烹饪技巧:
在煮的过程中,不要另外的添加水,尤其是冷水,这样会影响小米粥的口感和浓稠度。
①好吃的小米一定是新鲜的,如果是当季的小米看上去颜色非常金黄,上面没有白点也没有黑点,非常透亮,这样的小米熬出来才会好喝。
②煮小米粥的时候,一定是先把锅里的水烧至沸腾,然后再放入小米去慢慢熬,熬的过程中要盖上盖子,然后滴入两滴植物油,熬至少40分钟以上才能够熬出米油。
③熬小米粥的过程要及时掀开盖子,边熬边搅拌,保持小火,这样防止熬出的粥很稠米太多。注意以上几点的话,熬出了小米之后就会非常好喝了。
炎炎七月, 美食 坐家的老婆正在坐月子,老妈除了炖鸡汤,更多的就是小黄米煮粥给我老婆吃。老妈说,小黄米自古就是产妇、婴幼儿的首选补品,吃后可益气补血,调养脾胃。小黄米粥养人,但其实最养人的就是那层米油,它是小黄米的营养精华,是真正的代参汤。因此,小黄米粥如果熬不出米油就是失败的。但要熬出米油浓厚、香浓好吃的小黄米粥,以下几个关键要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第一点、选用新鲜小黄米:小黄米的新鲜程度与米油有很大的关系,存放的时间越长,米油越少。所以,熬粥要选用新鲜优质的小黄米,越新鲜越容易熬出米油,陈米熬出的粥则寡淡而无味。另外, 尽量不要选用精加工的小黄米,因为小黄米的营养精华都在那层薄皮上面,没有那层薄皮也就没有米油。可用手抓一把小黄米,手上如果沾有少许粉末就是好米,如果手上很干净就是深加工过度的小黄米,营养损失较多。
第二点、科学淘洗小黄米:由于小黄米的营养精华都在表皮上,因此淘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手搓。正确的淘洗方法是漂洗,就是把小黄米放在清水中,用手搅几下就倒掉浑水,最多漂洗两遍就够了,只要把沙子和其他杂质淘干净即可。
第三点、小火慢熬小黄米:小黄米既不要冷水下锅,也不要滚水下锅,而必须热水下锅。冷水下锅煮粥容易糊锅,而且煮出的粥不够香浓,而滚水下锅煮出来的小黄米粥颜色会发白。所谓热水下锅就是在水似开非开的时候下米,这样煮出来的粥才会香浓好吃,而且不易糊锅。小黄米下锅后先用大火煮开,然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煮,这样熬出来的粥汤汁浓稠,米油丰厚,味道更香。煮粥时,锅中要放足量水,尽量不要中途加水。熬的时间一定要够,至少也要半个小时以上,当所有的小黄米都爆开,汤变粘稠,粥发黏 即可关火。
小米南瓜粥,做法简单,成品香甜,外形漂亮。只是需要提前将小米浸泡一晚上,南瓜去皮蒸软打烂,小米煮熟后加入打烂的南瓜拌匀既可。
小黄米,又称黄小米,小米,属于古时五谷杂粮中的“稷”(也称“栗”),它色泽金黄,特别适合熬粥,如果小黄米的质量上乘,掌握合适的熬粥方式,表面还能熬出一层“米油”,非常诱人。
小黄米相对的,还有一种颗粒更大的大黄米,虽然形态上相似,但是大黄米属于五谷中的“黍 ”,不是同一种品类。
小黄米怎么煮粥好吃?
小米熬粥无论是单独熬,还是与其他食材搭配都非常不错。下面就分享3道我比较喜欢的吃法,供大家参考!
小米南瓜粥: 推荐理由: 深夜的酒和清晨的粥如果让我选择一样,我一定选择清晨那一碗妈妈捧来的小米南瓜粥,色泽金黄诱人,喝一碗暖心养胃,立马让人打起精神来,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
食材:
小米:1量杯,南瓜:一块。
制作步骤:
1、小米洗净,装入保鲜袋,提前冷冻一晚上。
2、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
3、砂锅内放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小米,虚掩盖子,转小火煮40分钟左右,至小米粥粘稠。
4、揭盖,倒入南瓜,搅匀,盖盖继续煮15分钟,至南瓜熟透。
5、关火后,将南瓜小米粥盛入碗中,搭配小菜,或者适当加入糖调味即可。
0失败tips:干货看这里!
1、做好的小米南瓜粥,色泽金黄,粘糯好吃,非常诱人。
2、小米冷冻以后,更容易煮开花,节约烹饪时间。
3、如果想更省事省时的话,可以直接提前一晚将所有食材放入电饭煲,预约煮粥,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暖心养胃、美味可口的小米南瓜粥了!
豆浆小米粥: 推荐理由: 豆浆是这款小米粥的灵魂所在,如果你爱喝豆浆,也喜欢小米粥,你就会爱上这独特的味道,它让你爱上吃早餐。
食材:
黄豆:适量,小米:1量杯,清水:适量,冰糖:适量。
制作步骤:
1、早晨将黄豆洗净,加入清水,放入豆浆机或带加热功能的破壁机中,选择“豆浆”功能,静待时光美好,得到一杯醇香美味的原味豆浆。
2、豆浆倒入奶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
3、将小米倒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40分钟至粘稠。
4、出锅前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Tips:干货看这里!
1、小米还是建议提前一晚洗净,装保鲜袋,冷冻,更容易煮开花粘稠。
2、豆浆直接煮会太稠,容易粘锅底,可以加一些清水一起煮。
三色藜麦小米燕麦粥 推荐理由: 三色藜麦是最近大热的 健康 粗粮,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营养价值,是很多健身人士的“ 时尚 宠儿”,用它来搭配小米、燕麦煮成粥,饱腹感满满,营养 健康 ,适合做早餐搭配哟~
食材:
三色藜麦:一把,小米:适量,清水:适量,即时燕麦:一把,
制作步骤:
1、砂锅内放入适量水,大火煮开。
2、放入三色藜麦、小米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炖煮40分钟,至粥比较粘稠。
3、加入即时燕麦,搅拌均匀,继续煮10分钟。
4、出锅前,适当加糖调味或者搭配小菜来食用。
Bingo,3款用小黄米(小米)做的美味粥品就分享好了,哪款才是你的最爱呢?如果你有更多的创意吃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美食 心得,晒出你的美味作品哟!
我觉得小黄米煮白粥或者甜粥比较好吃。
小黄米怎么煮粥好吃呢?
1.其实方法十分的简单,把小黄米淘洗干净,里面可以加入六鳌蜜薯,六鳌蜜薯因为特别的甜,所以加里面会特别的好吃,其它红薯也可以代替
2.把红薯切块,电饭煲中加水,把小黄米跟红薯都放进去,现在电饭煲都有煲粥模式,点一下,水一定要加到适当的水位线,太少煮出来的粥就比较干。大概一个小时就够了,煮出来的粥不管颜色还是味道都特别好吃!
3.小黄米还可以跟南瓜一起煮,也是相当的美味。步骤也是一样,小黄米淘洗干净以后,把切好块的南瓜一起放入锅内,南瓜要去皮,不然影响口感!电饭煲比较省事,不用老看着。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用砂锅,砂锅炖粥美味加倍哦!
主料
红枣适量
大黄米适量
辅料
大米适量
步骤
米洗净,枣洗
,切片
2.放入锅中熬。
黄米粥的做法
材料
米汤半小碗,奶粉2勺,鸡蛋黄1/3个
做法
1、在烧大米粥时,将上面的米汤盛出半碗;
2、鸡蛋煮熟,取蛋黄1/3个研成粉。
3、将奶粉冲调好,放入蛋黄、米汤,调匀即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