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茯苓粳米粥——健脾胃补血除烦(茯苓的功效食用方法?)

时间: 2023-05-09 07:55:13

茯苓粳米粥——健脾胃补血除烦

茯苓是一种药材,可以入药治疗疾病,也是可以吃的,比如说煲汤啊,或者是煮粥都可以,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还可以有补血的功效呢,下面就来介绍一道茯苓粳米粥的做法吧,可以有补血除烦的作用,来看看它的一些具体的介绍吧。

茯苓粳米粥

营养价值:

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钙、铁、磷、有机酸

适宜人群:

适宜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烦热口渴、心烦失眠等患者食用

禁忌人群:

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茯苓粳米粥

所需材料

红枣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青菜适量、盐2克

茯苓粳米粥的做法

1、粳米洗净,再转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红枣洗净;茯苓冲净;青菜洗净,切丝。

2、锅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粳米、红枣,以大火煮开。

3、再加入茯苓同煮至熟,以小火煮至浓稠状,撒上青菜,调入盐拌匀即可。

茯苓红枣粥的功效与作用

红枣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茯苓粳米粥能够起到润泽皮肤、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养颜美容的作用。茯苓粳米粥可以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对于安神有好处,还可以起到去湿气的作用,这样的养生粥品可以有健脑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滋润肌肤的效果呢,是不错的养生保健的食谱。

茯苓粳米粥的制作方法和它的保健功效,上面介绍来了相关的内容了,茯苓粳米粥的好处有很多,而且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的哦,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对于补气血除烦滋润肌肤是有好处和功效的呢,而且也可以提高体质,不妨试试这样的一道养生粥品吧。

茯苓的功效食用方法?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

   茯苓的功效

1.脾虚泄泻带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溼,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痰饮咳嗽

痰溼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溼,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溼,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溼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3.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4.抗癌

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溼盛、痰饮内停、溼热壅结者。

5.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渗溼,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溼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溼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溼,或偏于溼热,或属于脾虚溼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溼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溼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茯苓的食用方法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五***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溼,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六***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薛医生:茯苓怎么吃更健康?茯苓的吃法这么多,哪种适合你

(一)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因为滋补性强加上慈禧爱吃,所以身价百倍。

主料:糯米粉200克,茯苓200克 辅料:白砂糖100克

制作:将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用法:可经常吃或佐食。

效用: 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二)茯苓粉

茯苓粉的功效

茯苓粉是中药茯苓的粉末,常见有呈白色、浅灰色,冲泡后呈深灰色。性平、味甘、淡,含有三萜类、多聚糖类及胆碱、脂肪、卵磷脂、钾、镁等多种元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不仅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供给组织细胞。同时,还可使细胞组织(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活性增强,活力增大,处于 健康 状态,从而使我们的皮肤、毛发显得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

茯苓粉怎么吃

(1)冲服

最好先用冷开水搅成糊状,泡水、热牛奶冲服。

(2)煮粥,或是做成面食

茯苓粉、大米各30克,红枣7枚。先煮米,沸后放入红枣,至粥将成时放入茯苓粉,用筷子搅匀即成。常食有健脾、益气、安神功效,可用于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3)茯苓奶茶

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先将茯苓粉用凉开水适量化匀,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 腹服用,延缓衰老,健脾强身。

(4)苡仁茯苓粥

苡仁200g,茯苓粉10g,粳米200g,鸡胸脯肉50g,干香菇4个。先将香菇 泡发 ,切成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为肉丁;茯苓研粉;然后将 苡仁 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个小时,两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

(5)山药薏仁茯苓粳米粥

茯苓(研末)30克,薏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薏仁、山药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6)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味精少许。①粳米淘洗干净。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 米烂 ,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三)白茯苓

白茯苓,中药名。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四)茯苓糕

茯苓糕的传说

茯苓糕,又名“复明糕”,是闽南民间传统手工食品。它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清兵入关建立清王朝后,对广大人民实行“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压迫。顺治五年(1648)农历八月廿六日,清兵攻陷同安,屠城3天,三万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同安一带百姓,在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奋起反抗,和清兵开展长期的“拉锯战”。为了便于大规模开展有组织的反清活动,城内有位姓李的商人,就蒸了一种糕叫“复明糕”,意在恢复明朝,每片糕里藏有一片纸条,上面写着联合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讯号。这样,属于“抗清复明”组织的基本群众买到“复明糕”后,便自觉地参加到搞清行列。当时还有一条规定,即小孩不准吃“复明糕”,主要是怕小孩不懂事,吃“复明糕”容易泄漏字条的机密。所以,至今同安还有放牛娃和捡猪粪的小孩别想吃“复明糕”的俗语流传。因为“复明”与“茯苓”的方言语音相近。所以,代代相传就把“复明糕”叫成“茯苓糕”。

茯苓糕的做法

配方:茯苓50克 面粉450克

制作:

(1)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

(2)把茯苓、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

(3)把茯苓糕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一)茯苓的常用食法

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不宜多吃。

荷叶茯苓粥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1.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