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土豆片是东北常见的一种做法,榛蘑是含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所以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的,而且味道鲜美,爽脆嫩滑,土豆也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的,是可以很好的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土豆可以帮助提供能量。来看看这道养生菜的做法吧。
榛蘑土豆片
制作材料
主料:土豆一个,猪肉一块,柿子椒一个。
配料:酱油适量,味精适量,葱花适量。
榛蘑土豆片的制作方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
2、榛蘑择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过凉水,控去水份。土豆去皮,洗净切片。青椒撕成小块。猪肉切片。
3、炒锅加油,烧热,把肉片放入煸炒,加葱花,花椒面,酱油。
4、炒锅加油,烧热,把肉片放入煸炒,加葱花,花椒面,酱油。
5、加入蘑菇继续翻炒。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食盐。
6、加入青椒片炒熟。
7、最后加味精,出锅装盘。
榛蘑土豆片需要注意的细节
1、榛蘑本身味道鲜美,所以不用加鸡精。
2、土豆片不必切得太薄,否则没等榛蘑熟,土豆片就碎了。
榛蘑是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功效,我们食用是可以很好的预防视力失常,对眼炎、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腰腿疼痛、佝倭病和某些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疗效。榛蘑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必备膳食。而土豆是可以很好的调解消化不良。我们经常食用这道菜是可以很好的延年轻身,增强免疫力。
这道榛蘑土豆片的制作方法是比较的简单的,就是入门的人也是可以很好的制作出来的,榛蘑一直是被人们作为招待贵宾的传统菜肴,所以大家是可以很好的尝试其他关于榛蘑的制作方法的,相信一定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说起东北,我们脑海中想到的一定是东北的二人转还有那寒冷的天气,除了这些,东北也有很多特色美食,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种地道的东北特产,光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看看你吃过几种?
小葱是青葱的一种。小葱泡菜是在小葱里放入辣椒粉、鱼虾酱以及大蒜等佐料腌制而成的。佐料特有的风味,松脆的口感是其特色。腌制的时候,为了让小葱入味,通常是放置在常温中,等到有一定酸味了再冷藏保管。
脆爽的口感、辣椒粉的辣味以及适中的酸味,小葱泡菜作为下饭菜吃绝对是一道佳品。在韩国,关于小葱泡菜还流传这样一个谚语:“变成小葱泡菜了”,形容筋疲力尽变得毫无生气的样子。因为新鲜水灵的小葱腌制以后就会变得垂头丧气的样子。这个有趣的谚语就是这样来的。
东北的血肠是很有名气,很多人都会为了血肠去东北游玩很多天,就是想着能吃到好吃的血肠,能让大家一直喜欢吃的食物也是有血肠。
毕竟味道和口感上都是很能让大家一直记住,只是说制作上是有很大的挑战,人许多小伙伴都是很喜欢吃血肠,把它吃在嘴里就有很软的口感,而且还没有其他的味道,然而厨师发愁的东北美食就有血肠,就是因为在处理其他味道上是有苦难点,但血肠很好吃。
辣白菜的辣和四川的辣相比完全不同,四川的辣是直接攻击你的味蕾,而辣白菜走的就不是这个套路。入口一开始是甜的,它的辣是在咀嚼之后才慢慢攻击你的味蕾,这种感觉很受大家喜欢,在朝鲜人那边,辣白菜几乎形影不离。
东北朝鲜族的辣白菜,会加一些蒜蓉、姜、蔬菜一类的原料,并且中国人对于研究吃的能力大家都了解,经过发酵后的辣白菜,酸甜口还带着点辣,真可谓是下饭神器。
一到冬天,最想吃的还是东北的酸菜,热乎乎炖上一锅酸菜炖排骨!酸菜炖粉条,酸菜炖大骨头,酸菜血肠,酸菜火锅,酸菜白肉等,吃上一大锅热乎乎的酸菜美味,整个冬天都是的!
大家都知道东北酸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酸,而且东北酸菜选用的都是特别小颗的白菜,这样白菜的芯部腌制的会更透彻,最重要的是白菜经乳酸杆菌(乳酸菌是对人有利的菌)发酵后,产生大量乳酸,不仅口感好,而且对人体有利 。
东北特产农家三色糙米,糙米的营养价值是大米的多倍,饱腹感强,热量又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特别适合既爱吃又怕长胖的你。今天这款三色糙米,是由三种颜色的糙米混合成的。分别是糙米、红糙米、黑米。用1:1:1的科学配比,既丰富了营养,又保证了口味。
其实糙米,糙米是指脱壳后仍保留着一些外层组织,如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它与我们平时见的白米不同,糙米保留了外面的麸皮,锁住了更多营养。
东北特产五谷小米,大家应该都知道小米,人晚上应该都是喝粥,那小米就更常见了。小米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还有很多的维生素和一种雌激素物质。小米粥能够帮助我们消化,很适合胃炎患者食用。
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丰富营养,多吃更健康。黄小米又称黎、糜子、夏小米,原产中国,小米绵软可口,清香扑鼻,且营养丰富,是人们传统营养食品。
小米里含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色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色氨酸在体内是合成五羟色胺的重要原料,也是夜晚使人神经稳定的一种物质。如果体内缺少五羟色胺,人可能就会表现得非常烦躁和焦虑。
东北特产珍珠米,珍珠米,分布于吉林省白山市,多年生草本花卉,叶为鸡蛋型(椭圆形),大小如同米粒,故而被称之为珍珠米,叶绿色,茎绿色。
珍珠米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经常用于八宝粥的食材之一。用其蒸成的米饭,洁白晶莹、粘而不腻、味道极佳,因此人们常将其与著名的天津“小站大米”并称,成为中国稻米中的佳品。
铁皮石斛的功效及服用注意事项
中药的养生保健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被称为“药界大熊猫”的铁皮石斛更是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那么你知道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及服用注意事项吗?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铁皮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它是石斛属中多糖含量最为丰富的品种,还富含石斛碱、氨基酸等众多营养成分,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调节免疫、降糖降脂、滋养肌肤等十余种功效,堪称石斛中的极品。
历代医家对铁皮石斛功效的论述颇丰,秦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将其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对铁皮石斛的神奇疗效也是推崇之至,盛赞其为“救命仙草”。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1.滋养阴津
《中国药学大词典》称其“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说他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2.增强体质
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石斛内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实验证明石斛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
3.补益脾胃
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人民称他为“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现代实验证实,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同时,口服石斛煎液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帮助消化。
4.护肝利胆
石斛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历代医家都认为“铁皮枫斗”具有滋养肝阴的作用,是治疗各种肝胆并的要药,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5.疏清虚热
《本草纲目拾遗》、《本草衍义》分别记载“清胃除虚热,”“痔胃中虚热”。与普通清热药物相比,石斛所清的虚热完全是一种虚热,是以阴虚,热盛为特点的。药理实验表明,石斛能够显著的降低热盛家兔的发热高峰值和体温反应指数,缩短发挥热时间。
6.强筋壮骨
人进入中年以后,“人阴气自半”(朱丹溪)人体的阴津开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渐减退,石斛能够滋养阴液,阴液能够润滑关节,从而达到强筋健骨、流利关节、增强抗风湿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能提高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
7.促进循环
石斛能养阴,可以濡润脉道,扩张血管,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实验结果表明,石斛能够显著改善血淤症状,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8.降低血糖
中医认为,消渴病(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以肾阴虚,肺胃早热为基本病机,以气阴两虚为其病理特点,石斛功能养阴`清热润燥,自古以来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专用药。临床研究表明,石斛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活性,同时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使学堂恢复正常。
9.抑制肿瘤
石斛对人体肺癌,卵巢癌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某些细胞有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时间表明,石斛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10.明亮眼目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精气都通过脉上,注于眼睛,而肝“开窍于目”眼睛的生理病理于肝的阴精旺盛与否关系密切,石斛具有滋阴养目的功能,被历代医家作为养护眼睛的`佳品。现代药力研究证实,石斛对防治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白内障不仅有延缓作用,可以保持晶状体的透明度百分之三十六点,而且半乳糖所致的酶活性异常变化有抑制或纠正作用。
11.滋养肌肤
人体进入中年期后,由于体内的阴液日益减少,从而加速了皮肤老化,使之边黑或变皱。石斛含有多量的黏液质,对人体皮肤有滋润营养作用。
12.延年益寿
《神农本草经》将石斛列为具有“轻身延年”作用的商品药物。现代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石斛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比一般的药物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更广泛,更全面。
铁皮枫斗食用方法
1. 生吃——取新鲜石斛若干,完全洗净入口细嚼即可,起初味甘而微黏,待到清新爽口,余渣吞咽即可。
2. 煲汤——取新鲜石斛,1)将其洗净,并同时去除部分老根; 2)将洗干净的石斛切碎或拍破,之后加水到锅里(根据自己喝汤比例放置适量的水) 4)用文火先煎煮30分钟 5)之后再放入1-2克西洋参再煮30分钟即可完成 6)注意:可重复煎煮2-3次,连渣食用。近代名医张锡纯说:“铁皮石斛最耐久煎,应劈开先煎,得真味”。
3. 泡茶——取药店里买来的石斛,1)洗净去除杂质 2)切薄片或拍破成颗粒 3)煮90度以上开水冲泡后, 4)过上4-5分钟即可饮用。 5)可重复冲泡,连渣食用。
4. 美食入膳——1)洗净去除杂质 2)切薄片或拍破成颗粒 3)将石斛和全鸡或全鸭 4)加入配料酒少许(两小汤勺),半片姜,不加其它配料 5)一起文火炖2-3小时(检查时筷子可轻松插入肉中为准) 6)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糖等,连渣食用(按照传统中医,一般不推荐再加其它,特别是糖,会影响药效吸收)。7)用石斛文火煎煮后取汁备用,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做羹、煲汤等。
5.育阴滋肾汤:1人份量)材料:冬虫夏草、霍山石斛、白芍、山萸肉各15克,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各25克。煲法:清水4碗煎至1碗。功效:冬虫草既滋肾又补肝,加上霍山石斛、白芍、桑椹子、山萸肉等都是滋阴的中药,最适合阴虚人士补肝肾之用。
6.养阴消渴汤:材料:石斛6-9克,开冬、玉竹、南沙参、黄精、熟地、淮山、茯苓各12克、陈皮5克。用法:可随意酌加瘦肉或鸡肉适量,加沸水八碗同煲 三小时。食时下盐调味。功效:对糖尿病消渴症、烟酒过多致肝胃阴伤诸症颇有效。
;
干干蘑菇不可以立即吃,由于没有水分会没办法咽下,自来水侵泡后,制做菜式就可以,干榛蘑的做法还是比较多饿,可是有许多小伙伴们还是不清楚如何吃,那麼干榛蘑的做法大大全有什么?接下去就详尽的了解一下这一话题讨论吧,期待大家都能作出特色美食。
原材料:干百干蘑菇、白条鸡、红薯粉条(提早泡好)
调料:食用油、食用盐、葱适、姜、蒜、八角、麻椒、辣椒干、米酒、酱油。
操作流程:
1、干干蘑菇洗去灰层,浸度淹到伸展起来。
2、白条鸡去内脏切合块,绰水去鲜血。
3、炒菜锅滚油,放进葱蒜、麻椒、八角茴香、干辣椒炒香。
4、放进绰水后的黑椒鸡块煸炒。
5、淋入米酒、酱油、撒适当盐,煸炒匀称后回倒进开水,未过食物。
6、放进泡好的干蘑菇、红薯粉条,大火烧答开后转小火慢炖三十分钟上下。
7、待食物熟的差不多了,火灾收汤,摆盘就可以服用。
作用
具备清目、利肺、益胃肠、袪风舒经,强筋骨的作用;常吃能够防止眼睛视力紊乱,对眼炎、夜盲、皮肤干、黏膜丧失代谢工作能力、羊痫风、腰腿疼痛、佝倭病和一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的病症有一定功效。
适合群体
一般群体均可食特别是在合适用眼过度、眼炎、红眼病、皮肤干、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黏膜丧失代谢工作能力、羊痫风、腰腿疼痛、佝倭病、免疫力不高、癌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病的病人服用。
榛蘑有很多的营养功效,榛蘑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榛蘑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榛蘑的种植技术 榛蘑的培育技术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 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的生长期为每年初秋8~9月,雨后第二天最宜采摘。榛蘑不仅可以食用,还可药用。
榛蘑的实体培养
榛蘑子实体培育方法比较简单,也容易培育成功。
(1)栽培方式比较适用的有树桩栽培和野外坑式栽培。
①树桩穴栽选择已砍伐的新鲜树桩,在树干和粗根上用接种斧打洞穴,穴距10厘米左右。在洞穴内接人棒蘑菌种,接种处用腐殖质土或培养土覆盖以保湿。
②野外坑栽栽培场所的选择与天麻栽培同。培养料常用已栽培过天麻1年以上的腐朽菌材或采用配制培养料。其配方:棉籽壳或玉米芯、甘蔗渣60%,短树枝38%,过磷酸钙1%,石膏1%。用腐朽菌材的,直接把旧菌材平放在坑内,共2-3层,用腐殖土或培养土填充空隙及覆盖面上,再盖树叶或茅草5厘米厚以保湿。采用棉籽壳、短树枝为培养料的,先把棉籽壳用过磷酸钙溶液调湿,拌人少量栽培种,铺于坑内,稍压实,厚约5厘米,上铺约3厘米厚的短枝条,撒一层菌种或种材,依此再铺第二、第三层,最上撒一层稍厚密的菌种,盖好薄膜。
(2)出菇管理发菌期温度控制在14 ℃-27℃,超过28℃时,要喷水降温,并在早晚把覆盖薄膜揭开通风。高温季节和菌丝长满料面时,应把薄膜揭去,改用树叶、稻草覆盖。一般经2-3个月发菌培养,即进人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发生期应把覆盖物除去,增加散射光,温度控制在14℃-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
(3)采收加工当子实体菌盖平展前,应及时采收。采收后的鲜菇按大小分级供鲜销或盐渍加工,晒干烘干,成品包装贮藏,长年应市。
榛蘑的分离培养
(1)母种菌种的分离通常采用菌索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前者操作简便,生活力较弱;后者生活力强,操作较麻烦。菌索分离应选粗壮呈棕红色的菌索,取其尖端1-2厘米的幼嫩部分,经表面消毒后,用镊子刮掉菌索的鞘膜至露白色髓部,挑取约5毫米的小段,置PDA培养基上,于25℃条件下培养15-20天。采用孢子分离的,其采集孢子的装置及孢子稀释与其他食用菌的孢子分离法同。关键的步骤是移接时要挑取萌发生长快、生活力旺盛、有红棕色根状菌索的菌落,移接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即可得到优质的母种。
(2)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杂木屑7800, AE20%,蔗糖1%,石膏1%。另一种配方玉米芯(敲碎)84%,麦麸15%,石膏1%。还可以采用棉籽壳47%,杂木屑40%,麦麸10%,糖1.5%,石膏1.5%。按常规装瓶、灭菌、接种后,置于20℃-25℃,培养30-35天,菌丝长满瓶即为原种,如栽培量大再经扩接1次,即为栽培种。
榛蘑的生长环境
(1)植被 棒蘑菌丝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不论是针叶树或阔叶树,还是枯木、倒木或活树根部都能生长良好,导致多种树木的根腐病。据报道榆蘑菌丝能广泛生长在云杉、冷杉、雪松等针叶树,也广泛生长在栋、柳、桦、榆等阔叶树,桑、茶、苹果、李、柑橘等经济植物,以及草毒、马铃薯、酸模等草本植物上,计200多种,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寄主多的兼性寄生真菌。
(2)土壤 榛蘑的菌索多生长在高山森林地里的烂树桩、朽木、枯枝落叶及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里,特别是深沟两旁湿润的地方,生长最为旺盛。如果土壤干燥,则菌丝的生长受抑制,菌索侵染寄主的能力减弱。菌丝和菌索的生长要求湿润的土壤,但又忌土壤过湿,因此,凡有积水或土壤薪重、板结、透气性不良的,都少有榛蘑发生。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微酸性为好,菌丝体生长最适的pH为5 -5.5。
(3)气候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在6℃-28℃,最适温度25℃,高于30℃则停止生长。菌索生长最适温度26℃-28℃’,高于28℃,菌索易老化,变成黑褐色,高于32℃则停止生长。子实体发生适温为14℃-20℃。
菌丝和菌索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的发生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菌丝、菌索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通常在树根、树桩及天麻块茎表面由于氧气充足,则菌索生长特别多,并交织成网状;而在通气不良处,则少有菌索形成。
榛蘑的食疗作用
榛蘑性味甘、温;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功效;常食可以预防视力失常,对 眼炎、 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 羊痫风、腰腿疼痛、佝倭病和某些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疗效。
在食用上可荤素同用,炖鸡最为理想, 榛蘑炖鸡的具体方法:
1.原料:(1).主料:干榛蘑50克,母鸡1只(约重1500克)。(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段、姜片;
2.制法:(1).将榛蘑用水泡发,去杂洗净撕片。将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2).锅内放入光鸡和适量水,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改为文火炖至鸡将熟,加入榛蘑炖至鸡肉熟烂,出锅即成。
能治疗羊痫风,各种腰腿疼痛,佝偻病。有祛风活络、强身健骨的作用榛蘑子实体中等大,有的单生,有的丛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