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吃刀豆呢,它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可以补充营养素,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生健康,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哦。刀豆如何食用呢,小编推荐木耳炒刀豆的做法吧。
木耳炒刀豆
材料
木耳,刀豆,盐,鸡精,麻油
木耳炒刀豆的做法
1.木耳泡发撕成小朵,刀豆去头尾切小段洗净。
2.以上两材料入油锅煸炒,加盐鸡精调味。
3.淋上麻油即可。
每100克刀豆含蛋白质28.7克,淀粉37.2克,可溶性糖7.5克,类脂物1.36克,纤维6.1克,灰分1.9克。此外,还含有刀豆氨酸、刀豆四胺、γ-胍氧基丙胺、氨丙基刀豆四胺、氨丁基刀豆四胺、刀豆赤霉素、刀豆血球凝集素等物质。
刀豆含有尿毒酶、血细胞凝集素、刀豆氨酸等;近年来,又在嫩荚中发现刀豆赤霉I和Ⅱ等,有治疗肝性昏迷和抗癌的作用。刀豆对人体镇静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增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使神志清晰,精力充沛。可以看出的是刀豆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还可以让你的精力充沛,对于抗癌抑制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清脑提神的呢,对于增强体质保护肠胃是不错的选择。
上面介绍了木耳炒刀豆的具体的做法,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的内容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些小常识是否了解了呢,镇静安神精力充沛补充营养,看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学着制作了哦。
1 刀豆的功效与作用1、刀豆对于肾虚腰痛、气滞呃逆、风湿腰痛、小儿疝气等症有一定疗效。
2、刀豆含有尿毒酶、血细胞凝集素、刀豆氨酸等。
3、嫩荚中的刀豆赤霉I和Ⅱ等,有治疗肝性昏迷和抗癌的作用。
4、刀豆对人体镇静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增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使神志清晰,精力充沛。
5、刀豆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
6、刀豆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
7、刀豆还可以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状。
2 刀豆的药用价值1、百日咳:刀豆10粒打碎,甘草5g,加冰糖水煎,去渣频服;或者刀豆子25g,水煎,加冰糖,每天服3回。
2、喘咳:刀豆炒干研粉,用红糖,生姜汤送服,每天3回。
3、肾虚腰疼:刀豆6至8粒,猪腰一个,盐适量的。猪腰切块洗干净,剔除白色筋膜,以祛除异味,加刀豆,水适量的,煮汤。放盐调味,饮汤吃猪腰。
4、虚寒呃逆:刀豆15至30g,生姜3片,水煎去渣,加适量的红糖,每天两至三回分服。
5、胃寒呕吐:刀豆壳30g,水煎后加红糖,每天两回分服。
6、鼻炎:刀豆带壳,研为细粉,每回6g,以黄酒调服。
7、腰疼:刀豆荚,绵瓜茎各15g,烧存性,以温黄酒调服,此为一回服用量,每天需要服两回。
8、小儿小肠疝气:将刀豆研细,每回3g,以白糖,生姜汤送下,每天3回。
9、怀孕期腰疼:带壳刀豆30g,同猪腰子一个共同煮食。
10、头疼,肋间神经痛,跌打伤痛:大刀豆烧存性,研为细末,每回3g,每天两至三回,用温黄酒送服。
11、晚期消化道肿瘤:刀豆30g,煮食。每天1回。
12、肾癌:刀豆子30至60g,薏苡仁60g,赤小豆60g,黑豆60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
13、老年喘咳:刀豆子15g,水煎去渣后加冰糖,适量的饮服。
3 刀豆的吃法
做法:
(1)先将土豆洗净削皮,切成长条状,切好的土豆条放入清水中浸泡。
(2)将浸泡后的土豆过水冲去淀粉后,放入开水里煮4分钟;将刀豆同样煮3分钟~4分钟,捞出待用。以上两样都是煮个8成熟即可。
(3)炒锅里倒油,等油5、6成热后,倒入蒜末煸炒片刻后,将焯好的土豆和刀豆一起倒入锅中翻炒。
(4)改小火,加入生抽,老抽,糖,盐不断翻炒,并点入少许清水(切忌多),翻炒1~2分钟左右,见点入的清水已经收干,关火起锅。
做法:
(1)热油锅放入老干妈酱10g,入肉末和蒜炒香,倒入10g料酒。
(2)盛出,放入刀豆煸炒,撒盐和一点水,炒至软再放入肉末,加10g酱油翻炒出锅。
小贴士:刀豆一定要煮熟,否则里面含有的皂素会引起身体不适。
刀豆很有营养,不仅能起到食疗的作用,还可以消食健胃。本篇我们推荐两道能起到瘦身作用的刀豆食谱给网友们,希望大家可以尝试着动手做一做。
1、 【刀豆炒茭白】
主料:刀豆100g;茭白100g
调料:食盐适量;调和油适量
做法及步骤:
1、准备好半根茭白和一些刀豆
2、将茭白切片
3、刀豆入锅焯一下
4、热锅冷油,先将茭白入锅煸炒
5、然后将刀豆放入锅中一起煸炒
6、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盐
7、焖至入味即可。
食用功效: 美容、排毒、防癌、强身健体、利尿解酒。
2、 【木耳炒刀豆】
主料: 刀豆、黑木耳
调料: 食盐、鸡精、芝麻油
做法及步骤:
1、木耳泡发撕成小朵,刀豆去头尾切小段洗净。
2、以上两材料入油锅煸炒,加盐鸡精调味。
3、淋上麻油即可。
食用功效: 减肥、排毒、补血、防癌、强身健体。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