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如何科学的喂养婴幼儿(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时间: 2023-03-01 21:35:06

如何科学的喂养婴幼儿

如何让宝宝的营养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年轻父母纠结的事情。是买最好的进口奶粉?给宝宝吃最好的补钙、补铁的保健品?其实这些想法都不对。

按照国内外婴幼儿营养专家的推荐,宝宝应当纯母乳喂养6个月,也就是不吃任何其他食物,包括保健品,如果不出汗过多,甚至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因为母乳既能解饿也能解渴。母乳是宝宝最理想、最自然、最容易消化吸收、营养最恰当的食物。多年来的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宝宝,和婴儿奶粉喂养的宝宝,在健康上有多方面的优势。

1、母乳喂养的宝宝免疫力更强:与奶粉喂养宝宝相比,婴儿期中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较少;

2、母乳喂养宝宝的营养吸收状况更好:很少发生消化不良,贫血,缺钙的比例较低;

3、母乳喂养的宝宝极少发生过敏现象:也较少发生湿疹、哮喘之类的情况,而奶粉喂养的宝宝中,过敏症发生的比例要高得多;

4、母乳喂养宝宝在儿童期的肥胖率比奶粉宝宝低:患有I型糖尿病的比例也较低;

5、母乳喂养宝宝的情感、心理、行为方面发育较好,而且智力发育也有优势,这对于宝宝一生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到了6个月之后,宝宝在每天喝母乳的同时,就要开始品尝各种天然食物了。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开始有能力笑话其他的一些食物,特别是淀粉类食物。而且随着宝宝的长大,母乳的营养也显得不够充分了。新父母们可以陆续把各种食物送给宝宝品尝,包括各种粮食、薯类、蔬菜、水果等,然后还可以添加蛋类、肉类、鱼类、酸奶、豆制品等食物。添加这些食物的时候,要一种一种地慢慢加,细心观察宝宝的接收情况和消化吸收状况,等宝宝适应之后,再增加新的品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宝宝最好吃足24个月的母乳,然后完全离开母乳,顺利过渡到天然食物。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还是对新手父母的一场考验,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变化,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1 1、坦然面对问题,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辛辛苦苦做了营养美味的辅食,宝宝并不领情,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下班后着急忙慌的赶回家给宝宝做饭,发现孩子连吃的欲望都没有。

孩子的口味偏好,饭量大小,对待食物的态度甚至会一周一变,这个时候无论你有多爱孩子,心里还是会难免失望。

发现今天做的土豆泥宝宝很喜欢,第二天再做,他一口都不吃了;前天做胡萝卜,宝宝一口未吃,今天做的都吃完了。面对一个这样完全抓不住饮食喜好的宝宝,你是不是很丧气?很困惑,想要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怎么做他才会喜欢吃?

其实你完全不用失望,坦然面对,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给他选择的权利,自己想要吃什么,吃多少的权利,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准备好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辅食就好。因为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孩子还处在对食物的探索期,没有人知道孩子哪天想吃什么,能吃多少。孩子吃的每一口每一餐并非都意义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饭并不能决定什么。

2、 培养健康的饮食态度和习惯也很重要

餐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今天孩子吃了多少,吃的是不是有营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一些未知的担心,不自觉的涌现出来。除了这些,在餐桌上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态度,吃绿色健康的食物,学习餐桌的礼仪,教孩子认识更多的食物。

3、坚持原则,守住立场

前面讲到坦然地面对孩子吃饭糟糕的情况,可是现实中往往可能会很难做到坚持原则。比如这一餐孩子没怎么吃,可能会给孩子吃点小零食,或者看会电视,拿个玩具哄一哄,以达到喂养目的,长远来看,这样做毫无意义。

宝宝某一餐没吃,真的影响不大,况且孩子还会喝奶,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要坚持原则,守住立场,不轻易向孩子妥协。

4、确立正确的目标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吃的多,吃的有营养就是好,而不管孩子是贿赂诱惑下吃的',还是心甘情愿吃的。从长远目标来看,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张嘴吃饭才是我们的张极目标。

所以在喂养的路上,要做好越挫越勇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如何拒绝你提供的食物,不管发生怎样的亲子矛盾,都要不放弃,始终坚持,学会忍耐。不断尝试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食材,不同口味的食物。

5、约束自我,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孩子童时期的习惯很可能饮食未来一生的健康。所以在饮食习惯方面,父母要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用自己的行动和习惯去影响孩子。一个常年喜欢吃垃圾食物的人,是没法养出一个有健康饮食习惯的孩子。所以如果家长自己也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妨趁孩子加辅食这个阶段,改掉不好的坏习惯和嗜好,孩子一起前进。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2 1、喂母乳的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吃菜水、果水;4~五个月可吃小量煮鸡蛋黄、小米汤,也可小量吃些鱼油、维他命C等;6~七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素菜、骨头汤、水豆腐、蛋羹;10~12个月可软饭男、馍馍曲奇饼干等。

2、每一次最好是加吃一种食材,吃习惯再加第2种,每一次喂量从少渐多,但不必过多。

3、喂辅助食材。最好是在喂奶之前,这时候婴儿肚子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材,也便于消化吸收。

4、留意小儿消化吸收状况,如消化不好,辅助食材应减药或中止。

5、喂奶期内妈妈要留意营养成分,便于让奶水充裕。婴儿妈妈能够多吃些新鲜水果、豆、蛋、肉类食品等食材,不能挑食。

6、乳妈要常常维持乳房环境卫生,勤清洗,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洗乳头。

7、喂奶频次,一般隔3~4钟头喂1次,晚间最好是不喂。每一次喂奶二十分钟,体弱多病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必超出三十分钟。

8、每一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到肩上,轻轻地敲打婴儿背脊,使吞下去的气体从肚子里排出去,以防呕奶。

9、大白天每喂2次奶的正中间喂1次水,但不必太多。每日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小量食用盐。

10、 婴儿3个月后,应有目的地让婴儿培养进食习惯性,为断奶奠定基础。婴儿满岁时要断奶,最晚不超过1岁半。假如断奶过迟,奶水较稀,不可以达到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须,非常容易产生缺乏营养或缺铁性贫血。断奶最好是在秋天或春天。采用慢慢降低喂奶频次,以辅助食品类替代奶水的方法断奶。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3 婴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分为以下几点:

1、喂养时间间隔的不同。根据每个婴儿的作息时间、玩耍时间、哭闹时间等等来区分,每个婴儿的喂养时间间隔也是不同,有的婴儿要间隔180分钟喂养,有的婴儿要间隔240分钟喂养,按照这个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可以规定一个具体喂养时间间隔的标准,为每隔3个小时进行喂养一次奶,保证婴儿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也要因婴儿所需为宜。

2、如果母亲乳汁不能满足婴儿的所需,那么就要配合加入奶粉,奶粉的喂养时间也是按照母乳喂养时间间隔来进行,保证婴儿一个营养消化吸收,而且对宝宝喂养奶粉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以免因为消化不良造成宝宝拉稀情况的发生。

3、喂奶的姿势也要注意,喂奶的姿势是正确喂养宝宝的重要保证,姿势一般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倾斜45度角来吃奶,并尽量让宝宝将乳头全部含在嘴里,这样避免进空气的现象。

以上三种是婴儿正确喂养的主要方法,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宝宝喝完奶后,要保证宝宝不呛奶,竖起宝宝的身体,拍拍他的后背,这样喝的奶不容易呛出来等等,另外就是妈妈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养宝宝的,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

如何科学喂养婴幼儿

婴幼儿阶段一般指从出生到满2周岁。婴幼儿阶段良好的营养和科学喂养是孩子一生 健康 的重要保障,对未来的体格生长、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孩子从出生到6个月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对能量和营养素需求最高的阶段。婴儿的消化和排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都比较低,所以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母乳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适应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如果新生儿第一口奶是配方奶粉,所摄入的异原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为了顺利完成母乳喂养,妈妈分娩后一定要尽早开奶,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这样可以使宝宝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在体重丢失不超过7%的情况下,发生严重脱水和低血糖的可能性很低,在妈妈开奶前不需要给新生儿喂水、葡萄糖水等。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个月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同时有利于肠道 健康 微生态建立和肠道功能的成熟,不需要喂水和其他液体。3月龄以前的婴儿,不要追求规律的喂奶次数和时间,孩子只要饿了就喂,等孩子慢慢长大,胃容量逐渐增加,会逐渐建立起规律的哺喂习惯。可以通过孩子的尿量来判断母乳摄入是否充足,如果孩子一天能尿湿5~6个纸尿裤,说明婴儿是能吃饱的。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建议首选适合6月龄内婴儿配方奶喂养,不要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喂养婴儿。

对于7~24月龄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不过这个时候单一的母乳喂养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需要逐步添加辅食。因此,6个月以后的宝宝要继续母乳喂养,同时逐步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要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适应2~3天,观察婴幼儿是否有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新食物。

7到12月龄的婴儿辅食要单独制作,不需要额外添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1岁以后可以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食物;满2周岁以后可以跟家人一起进食。

每3个月应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有助于判断其营养状况。对生长不良、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要增加监测次数。(更多 健康 文章请关注漯河 健康 教育微信公众号)

市 健康 教育所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