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取穴原则就是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治疗的效果常常不错。这说明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现在就来看看,如果经络不通,人体还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号。
一、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按摩等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说不定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二、热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三、疼和痛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但“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可以反复发作,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刮痧,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四、麻和木
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就是麻或木。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五、酸
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六、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穴位按摩,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简便取穴法:屈膝,以左掌心按于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仿此。]。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按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按摩的时候有疼痛感,更要注意经常按摩。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按摩,找到疼痛点再进行按摩。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患者无事时可以把手当作耙子,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挠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血液制造的核心关键,因而心脏健康对于人体综合的健康意义重大
心脏性的疾病治疗难度是比较大的,尤其其有很强的突发性,很有可能因为突然的发作,给人体带来生命危险,所以心脏健康一定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避免其的危害扩大有很好的帮助
其实心脏疾病的发现并不难,尤其在睡觉的时候,身体若是出现以下4个明显的不舒服,就很有可能是因为心脏疾病所导致
一、出现胸闷的现象 心脏健康与人体的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心脏好的人睡眠质量要明显好得多,在睡觉的时候人体都会得到很好的放松
但若是心脏出现问题后,在睡觉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的现象,或者胸部会突然感觉到疼痛
对于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切不可因为前期偶尔的胸闷以及疼痛就忽视,其很有可能是心脏早期疾病的一种呈现方式,早发现,早治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手脚出现冰冷和麻木的现象 心脏心脏作为人体的造血机构,一旦出现问题其的造血功能就会大幅的下降,这就会导致人体血液输送以及血液循环出现各种问题
而人体的四肢作为血管的末梢,就有可能因为供血问题出现麻木和冰冷的现象
尤其在夏季温度很高的时候四肢依然非常的冰冷,并且在睡觉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压迫,出现麻木的现象就有可能是因为心脏问题导致的,做针对性的检查非常有必要
三、容易惊醒 在晚上睡眠的时候,人体的各器官都需要很好的休息,所以一般人的睡眠从晚上11:00~6:00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惊醒,但若是心脏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在凌晨二到三点之间突然醒过来,甚至还伴有心跳过快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与心脏出现问题有关,尽早解决才能够避免因为经常惊醒对人体各器官造成的影响
四、出现呼吸不适的症状 虽然呼吸不适有很多种原因造成,过于肥胖咽喉出现问题等都会出现
但若是心脏出现问题,心脏的血液流速不够畅通,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也有可能导致呼吸不畅
所以出现睡眠时呼吸不畅的症状是,在排除一些常见因素后,深入的了解心脏的健康情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很有可能是因为心脏的某些疾病所导致的
心脏健康至关重要,会影响人体综合的健康,尤其心脏承担着造血功能若是一旦出现问题,对于人体的抵抗力以及技能的影响都非常的大,因而定期了解心脏健康,对于任何心脏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都是很关键的
在日常的生活饮食中也要注意心脏的保养,烟酒等对心脏影响非常大的物品尽量不要碰,多吃有助于心脏健康的水果和蔬菜,等及时补充心脏运行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另外养成早睡的习惯,保障心脏在睡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调整
从日常的生活做起,并注意敏锐的了解心脏的健康情况,有任何异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有助于心脏健康
心脏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心脏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相关的不适反应,这是身体在告知我们向我们“求救”,我们要重视这些“求救信号”
那么这些具体的“求救信号”有哪些呢? 在生活中我们尤其需要注意身体发生的突然不寻常的反应
比如本身没有太过肥胖,穿衣服换鞋子的时候却突然感觉衣服小了,紧了,穿鞋子的时候感觉脚变的很大,经常穿的鞋子突然穿不上
又比如人躺着的时候觉得呼吸比较急促,喘不过气来,需要坐起来坐一会儿呼吸才能平稳,呼吸不畅的情况才能有些缓解
还有经常性的感觉头比较重,出现头晕眼花,没有力气的情况,时不时感觉心跳不正常,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又很慢,十分的不规律
此外,在干活很累的时候,还有情绪比较高涨的时候,喝了很多酒以后觉得胸口上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就是我们常说的“胸闷”,这就有可能是心肌缺血
这些不正常的反应都是身体在给我们发出警示,想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切不可粗心大意不以为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疗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更要注意身体给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一旦忽视,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比如婴幼儿,婴儿和小孩子心脏不好的原因一般是先天性的心脏病
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有呼吸急促、心发慌、嘴唇发紫的状况要十分重视,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又比如本身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当出现胸闷、脸色突变、心悸出汗、突然嗓子疼等状况就要注意可能是心脏有问题,要及早采取措施
还有,有过心脏病的人突然肚子上面疼痛难忍,但用手按着肚子很软,疼痛情况没有改善也没有加重,同时憋气、出汗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此外,还有牙齿突然疼痛,却不知道具体位置;脖子、肩膀、背部等身体上部分位置突然的疼痛,脸色改变,心里也不舒服都要留心
心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保护好自己的心脏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
,主要功能是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我们的心脏每天都在不间歇的运行工作,提供压力,把血液输送的身体的各个部分
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心脏对于保持我们生命的健康和质量来说尤为重要
所以等到心脏出现问题再进行治疗的话为时已晚,所以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看自身身体的情况进而判断我们心脏是否出现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治疗疾病,也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以此来保护好我们的心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