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指无性交而精液自行外泄的一种男性疾病。有梦(睡眠时)而精液外泄者为梦遗;无梦(清醒时)而精液外泄者为滑精,无论是梦遗还是滑精都统称为遗精。在未婚男青年中80%~90%的人有遗精现象,一般一周不超过1次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一周数次或一日数次,并伴有精神委靡、腰酸腿软、心慌气喘,则属于病理性。本病可以大体分为梦遗和滑精2型。
一、梦遗
(一)症状
梦境纷纭,阳事易举,遗精有一夜数次,或数夜一次,或兼早泄,伴有头晕,心烦少寐,腰酸耳鸣,小便黄。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心俞、肾俞、气海、三阴交。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神门、关元、三阴交、太溪。
(2)定位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三阴交:见前。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滑精
(一)症状
无梦而遗,甚则见色流精,滑泄频繁,腰部酸冷,面色苍白,神倦乏力,或兼阳痿,自汗,短气。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肾俞、命门、气海、关元。
(2)定位肾俞:见前。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位,在腰部,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1-1)。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见前。
中医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
那么,是什么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拔罐前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
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患者 *** :病人的 *** 正确与否,关系著拔罐的效果
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
一般采用的 *** 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
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3.选罐: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 用大小适宜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4.擦洗消毒: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乾,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面板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5.温罐: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上燎烤
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
温罐时间,以罐子不凉和面板温度相等,或稍高于体温为宜
6.施术:首先将选好的部位显露出来,术者靠近患者身边,顺手或左或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
一般有两种排序: 1密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寸
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
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 *** 法”
2疏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相隔1--2寸
用于身体衰弱、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
又称“弱 *** 法”
7.询问:火罐拔上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有何感觉假如用玻璃罐,还要观察罐内面板反应情况,如果罐吸力过大,产生疼痛即应放入少量空气
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罐体稍倾斜,以右手指按压对侧的面板,使之形成一微小的空隙,使空气徐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扣好
拔罐后病人如感到吸著无力,可起下来再拔1次
8.拔罐时间: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钟
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
9.拔罐次数: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3--5日
中医养生拔罐疗法的适应症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溼,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溼性骨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闭、痛经、白带、黄带、赤带、妊娠呕吐、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人工流产综合症、脏躁、阴挺、阴吹、阴痒、不孕症、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发热等
5.儿科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呕吐、小儿泄泻、小儿厌食、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百日咳、腮腺炎等
6、面板科疾病:缠腰火丹、银屑病、牛皮癣、斑秃、溼疹、瘾疹、风瘙痒、漆疮、疥疮、蛇皮癣、皮痹、白癜风等
7.五官科疾病:针眼、睑弦赤烂、流泪症、沙眼、目痒、目赤肿痛、目翳、远视、近视、视神经痿缩、鼻塞、鼻渊、鼻鼽、咽喉肿痛、乳蛾、口疮、牙痛、下颌关节紊乱症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瘀血,调动人体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中医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对于拔罐的原理中医和西医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适应症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症、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闭、痛经、白带、黄带、赤带、妊娠呕吐、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人工流产综合征、脏躁、阴挺、阴吹、阴痒、不孕症、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发热等
5.儿科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呕吐、小儿泄泻、小儿厌食、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百日咳、腮腺炎等
6、皮肤科疾病:缠腰火丹、银屑病、牛皮癣、斑秃、湿疹、瘾疹、风瘙痒、漆疮、疥疮、蛇皮癣、皮痹、白癜风等
7.五官科疾病:针眼、睑弦赤烂、流泪症、沙眼、目痒、目赤肿痛、目翳、远视、近视、视神经萎缩、鼻塞、鼻渊、鼻鼽、咽喉肿痛、乳蛾、口疮、牙痛、下颌关节紊乱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