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通络明目

时间: 2022-12-28 22:11:19

通络明目

经常刮痧竟有这么多好处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1.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2.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3.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4.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祛风解肌的效果。

5.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眼睛属于哪条经络,如何通过打通经络明目?

肝开窍于目,肝和眼睛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眼睛属于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足厥阴肝经有两条支脉,一支是目系的支脉(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一支是肝部支脉,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四白穴,阳白穴肝经的行间,太冲对于解除视疲劳是很好的穴位

扩展资料: 人有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肝经主治肝脏,眼,生殖器,神经,筋膜,胆病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十二经络

6种补虚扶正明目中成药,值得了解

1、桑麻丸——有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桑叶、黑芝麻(炒)组成

适应症: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注意事项: 因风热上犯而红眼流泪者慎用;因肝经湿热,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口苦、舌苔黄腻者慎用

2、障眼明片——具有补益肝肾,退翳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石菖蒲、决明子、肉苁蓉、葛根、青葙子、党参、蔓荆子、枸杞子等22味药组成

适应症: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干涩不舒、单眼复视、腰膝痠软、或轻度视力下降;早、中期老年性白内障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用药经验: 用法用量:口服(糖衣片,片心重0.21g),一次4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外感发热等应停用本药;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老人用量酌减;忌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等

3、石斛夜光丸(水蜜丸)——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甘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地黄、熟地黄、川芎、枳壳(麸炒)、菊花、蒺藜(盐炒)、决明子等组成

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临床用药经验: 用法用量:口服

小蜜丸一次11g,一日2次

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肝经风热、肝火上攻实证,以及脾胃虚弱、运化失调者慎用

4、明目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 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组成

适应症: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1)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2)浓缩丸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3)水蜜丸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4)小蜜丸口服,一次9g(约一瓶盖),一日2次

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 肝经风热、肝胆湿热、肝火上扰以及脾胃虚弱、运化失调者慎用

用药期间不宜食油腻肥甘、辛辣炽热之品

5、金花明目丸——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熟地黄、盐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白芍、黄精、黄氏、党参、川穹、菊花、炒决明子、车前子(炒)、密蒙花、炒鸡内金、金荞麦、山楂、升麻组成

适应症: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早、中期属肝肾不足、因血亏虚证,症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4g,一日3次,饭后服用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请勿服用对视力有影响的药物

6、芪明颗粒——具有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组成

适应症:用于II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症,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一次1袋,一日3次

疗程为3 6个月

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或痰多者不宜使用;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以便有效地控制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中成药多甘润滋补,有腻膈碍胃敛邪之弊端,所以脾胃虚弱者慎用,痰湿、食积、气滞者忌用!用药需要咨询专业医师或者药师,辩证用药才能安全有效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