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风邪为六淫之首,意思是说,风邪是诸多外感因素的先导,寒、暑、湿、燥、火等大多是借助风邪而侵及人体的,风邪无处不到,极易侵犯人体,引起多种疾病。
风邪与人的体表接触,最易侵犯人体。而且风性善动,无处不到,变化多端,可引起各种疾病。例如风邪从经脉侵入,可伤于胃肠,也可直中脏腑之腧,病位广泛。
风邪首先爱侵犯肺,风与寒夹杂,导致风寒感冒,表现为头痛、畏寒、流清涕、咳白痰等;风与温夹杂,会导致风热感冒,表现为咽干、嗓子疼、口渴、咳黄痰等。
风还会伤血管,这是风与淤血“伙同作案”的结果。当体内有淤血的时候,血栓会四处游走,堵在脑子里就是脑卒中;堵在心脏,就会心绞痛发作,甚至心梗;堵在外周小血管,就会发生肢体苍白、紫绀、发凉,甚至坏死。
风与湿邪协同,主要损伤关节,形成“痹症”。特别是风、寒、湿夹杂,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关节疼痛、畸形、晨僵等症状。
颈部、肩膀、肘部、膝关节等处,软组织本来就少,如果反复受风,则会导致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老寒腿等。
1、防风避风
首先要注意防风避风,提倡室内白天通风,但夜间一定要关好门窗,莫让虚邪贼风侵入。
风邪侵袭头部的症状为头胀、头痛,严重的还可引起眩晕。这是内风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所致。预防头风注意不要让头部着凉,洗发后要及时吹干。
2、慢脱衣
有人看到春天气象万千,花红柳绿,气温渐渐回升,就急着脱去厚重的衣物。特别是一些男性,更是要风度不要温度,早早穿上了轻薄的春装。
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因寒冷而降低自身抵抗力,使风邪趁虚而入,患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别急于减衣物,稍微捂一下,待气温较为稳定后,再逐渐卸去冬装。所谓“春捂秋冻”即是此意。
3、户外锻炼需防风
春季晨练时防止风邪侵袭,就要注意选择背风的地方,比如不要在墙边、胡同口练,以防阴风吹;不要太早外出,最好等太阳出来;在锻炼前穿上棉质运动服并进行热身活动,等运动开始后可以酌量减衣;控制运动强度,不要练到大汗淋漓;如果出汗过多,可以换上透气性较好的衣服,不要穿背心、短裤,避免皮肤在冷风中暴露太多,以免打乱体内的热量均衡,锻炼结束后,要及时擦汗穿衣。
4、饮食防风邪
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体阳气也在升发。保护阳气对抵御风邪非常重要。
最易行的保护人体阳气的办法是,在早春,多进食温辛类的饮食,如红枣、山药、韭菜、春笋等。
其中韭菜是最好的补阳食物,煎鸡蛋、煮韭菜粥、炒韭菜豆干,包韭菜饺子……非常方便食用。
冬去春来, 阳气升发变强,但气候变化较大,容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所以,很容易出现感受外邪,比如发生感冒的情况
大家好,我是燕大夫,今天我们说说“ 春季养生,谨防风邪 ”的意义
按照中医理论,导致人体疾病的外部原因,统称为“六淫”,“淫”在这里是“失调、异常、失控、侵淫”的意思,包括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在合理的、正常的范围内又称为“六气”
春季主风,所以风邪引起的疾病以春季为多,而风邪多从外侵袭体表,有“风气藏于皮肤之间”的说法
风邪有着生发、向上的特点,善动而不停,易袭阳位,也称为阳邪
我们人体上,后背、头面部、口鼻等处,按照阴阳区分,都属于阳位,因此更易受到风邪侵袭
《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 之长也
”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
其他病因还可依附于风邪一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故预防风邪是十分重要的,有句话叫“避风如避箭”,意思是躲避风邪,就如同躲避箭一样重要
因此,虽然春季气温有所回升, 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防风邪,保暖,维护自身,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此外,传统上春季是流行病多发的季节,俗话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加上目前新冠病毒的风险还未完全解除,我们还应当继续保持在公共区域戴口罩、注意手卫生等情况,做好个人防护
在中医中,春季为风邪主令
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来致病因素的第一位
专家介绍,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肌肤腠理疏松开放,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
“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正是春季的高发病
” “外风”之外,还需防“内风”
张勇介绍,风气痛于肝,肝阴不足或肝失所养,都会诱发肝风
肝风内中或肝风上扰,则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病
乍暖还寒时候,气温上下波动较大,初春防寒尤其重要
专家介绍,一防外寒,外界气温变化寒气入侵,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二防中寒,即为寒气所伤
“含伤阳,心属阳,寒气入侵,心脏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肝属木,脾属土
春季肝气上升,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
“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
”专家说
“养诸不足的基本原则,还是以补阳为主
”专家说,春夏养阳,也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养生要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