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传热快,散热慢,保温能力强,一般砂锅在关火5到10分钟后,锅内食物还能保持接近沸腾的热度。
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能最大限度地释放食物味道。适用于小火慢熬。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中医专家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铁锅和铜锅煎药。因为铁和铜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毒副作用。
除此之外,煎煮中药还有哪些要求呢?
中药的浸泡
因为中药大多为干燥的动植物,其细胞干枯萎缩,用凉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变软,有效成分将更易溶解于水中。一般来说花、叶、茎、全草为主的药浸泡时间约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动物、矿物为主的药浸泡60到90分钟,浸泡水量以高出药面1~2厘米为宜。
中药的煎煮
一般来说每剂药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约浸过2~3厘米即可。在煎药时火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一般在未沸前,火宜大,称为武火,使水尽快沸腾。沸后火宜小,防止溢出煎焦,称为文火,使水分慢慢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煎药的时间,一般第一次煎应在沸后煎20分钟,第二次或第三次煎应在沸后15分钟。焦糊的药应弃去,尤其是附子、乌头等毒药,煎干服用易引起中毒。
特殊药物的煎煮
凡注明“先煎”者必须单独先煎20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
“后下”者待其药物沸腾后,再分二次放入同煎,沸后再煎10分钟。
注明“冲服”、“泡服”者用煎好的药汁,分二次冲、泡服或遵医嘱。
如果你对煎煮中药不够了解,应要咨询相关的医生。
我们常可以看见在熬制中药的时候,会选择砂锅或者陶罐,很多朋友都表示不理解,既然都是熬制用什么器皿都是可以
那么为什么说天中药一定要选择砂锅或者陶罐?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中药的熬制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什么对器皿有着格外的要求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药成分是比较特殊的,如果是用金属的器皿来熬制中药的话,很容易与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的发生反应,容易导致各类的金属元素分解溶到药汁中去,这如果贸然改变熬药的器皿,就会改变药效
对于病情的治疗呢,就达不到效果,甚至说有些时候还会起到反效,加重患者的病情
而且很多金属器皿,其表面是由一层氧化膜构成的,如果这些氧化物与药物反应发生了分解,轻则会损伤器皿的什么寿命,重则会将相关的物质溶解到药物中,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说是金属中毒的
而使用砂锅熬制中药的有个好处,就是因为砂锅它的材料比较稳定,受热比较均匀
在煎制中药的时候,砂罐可以有效的确保药物的成分保留在锅中,而且砂罐不会与中药中的各类化学物质产生反应,能够地将中药熬制出效果,最大程度地留在锅内能够确保中药的药效
当然了,我们现在煎中药也会见到各种的自动煎药机也是很方便的,如果在家中自己嫌麻烦,我们也可以到医院中请这些专业人士帮我们煎制中药也是很方便的
综上所述,在煎制中药的时候之所以要选择砂罐或者是陶罐,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中药的药效不被破坏,能够保证把中药药性完全发挥出来,从而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用砂锅煎中药汤剂效果最好中药汤剂的煎煮器具历来都认为陶瓷砂锅最好,因陶器具有传热均匀、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特点,因此在煎煮过程中,不易与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较便宜,所以陶瓷砂锅仍是目前最常用的煎药器皿
其次,也可以选择搪瓷或不锈钢器皿使用
但忌用铁器,因为铁锅煎药,容易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颜色加深、变绿
使药中含有的鞣质化合成鞣酸铁或其他成分,使药里的鞣质遭受损失
中药里还含有的生物碱,必须和鞣质或其他有机酸结合生成盐,才能溶于水,如果鞣质损失很多,就会影响生物碱的被利用,就会降低药物浸出的成分和治疗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有毒物质,服用后出现不应有的副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滤药时所用的工具也不能用铁制滤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