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医,七分养”,就包含了饮食疗养之意。治不孕、不育的药膳(食疗)方很多,原则上可补养肝肾,填益精髓,或调养心脾,理气养血等,结合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目的是通过补偏救弊,调和气血,达到阴阳平衡(动态)。
1、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料:当归20克,生姜10克,羊肉500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小块,先用沸水焯一下,以去腥臊。清水500毫升,加当归、生姜,煎取药汁约200毫升,去渣,备用。羊肉,入锅内加水,文火焖煮,肉烂熟,加入药汁,兑匀,并加盐、葱、味精等调味品,稍沸,即可食用。
功能:温阳补血,益肾调经。本膳用当归,养血调;生姜,温中祛寒;羊肉,富含蛋白质,能补下元。故适用于肾阳虚亏,精血不足,月经不调而致的不孕、不育。
2、黄精炖肉
配料:黄精30克,瘦猪肉250克。
制法:猪肉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小块,先煮一沸,去腥。将猪肉、黄精加适量的酒、盐、葱、姜、胡椒、味精等调味品,放炖盅内,隔水炖熟,可食黄精、猪肉及汤。
功能:补气养血,滋阴补元。本膳用黄精,补肾益气,填精髓,实下焦;猪肉,能补肾阴,充润肝阴。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月经稀少的不孕、不育。
3、虫草炖鸡
配料:冬虫夏草12条,火腿25克,鸡1只(约重500克)。
制法:洗净鸡切成大块,放入锅内加水、料酒,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冬虫夏草,先用水浸,煲熟的鸡肉和汤,倒入炖盅内,放入冬虫夏草、味精、盐等调味,加盖再上笼炖1小时,即可得美味鸡汤食用。
功能:补虚益肾,填精养血。本膳用冬虫夏草,肝肾并补,阴阳同调;鸡肉,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此膳对肝肾不足,房事不济之不孕、不育有益。
4、煨鹿尾
配料:干鹿尾100克,蘑菇300克,冬笋50克。
制法:干鹿尾用开水发胀,捞出洗净污秽,再下锅烧10分钟后,捞出煺去毛,不净再烫、再煺,直至净为止,用清水洗净,冷水漂洗30分钟,再次放入锅内,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熬至熟,待用。将熟鹿尾顺缝剁成短段,蘑菇切成小块,冬笋切成片。将葱、姜片放锅中,炒成金黄色,放入鸡汤、猪油、绍酒、鹿尾、冬笋、白蘑,调味后用中火焖酥,加糖、味精煮至收汁,淋入香油,即成。
功能:温阳益肾,暖宫促孕。本膳用鹿尾,能温阳壮督,填精益髓,暖胞宫,促孕育;蘑菇,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竹笋,有膳食纤维。可用治女子带多、腰酸及宫寒所致不孕、不育。
5、苁蓉羊肾煲
配料:羊肾1对,肉苁蓉50克。
制法:将羊肾洗净,剖开,除去臊腺,放锅中,用清水煮沸,加入少量蒜粒;洗净肉苁蓉,放入汤中,改用文火,慢炖,约煲2~3小时,加味精、盐、胡椒等,调味,喝汤、吃羊肾。
功能:温肾补阳,填精益髓。本膳用苁蓉,补肾填精髓;羊肾,为血肉有情之物,有补肾之力。此膳能治女子带下,月经稀少,阴道干涩,性冷淡及不孕、不育。
王学权为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的曾祖父,著有《重庆堂随笔》
燮理十全膏就记载在这本书中
原书介绍,燮理十全膏:平补阴阳,调和气血
人参(潞党参、西洋参酌宜代用)、炙黄芪各三两,白术六两,熟地八两,归身、白芍、川芎各二两,炙甘草一两
上八味,熬膏将成,入鹿角胶四两,龟板胶三两,收之,盛瓷器内,害去火气,每开水调服数钱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药同用,即四君子汤,为补气代表方,主治气虚劳损
方中茯苓改用黄芪,补气作用得到加强,适宜于气虚证
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同用,即四物汤,为补血代表方,主治血虚不足
与此同时,燮理十全膏配用了鹿角胶和龟板胶
两胶均是血肉有情之品,益精良药,前者偏于温阳,后者更擅益阴,两胶同用,能收阴阳兼补之功
医家评价说,鹿禀乎刚健之用,动而补阳通督脉,龟禀乎柔顺之体,静以滋阴通任脉
八味合二胶,平补阴阳,调和气血,阴阳两虚者服之,无偏胜无不及
王孟英对此方大为推崇,称是培养元气之方,组方且简且纯,简则脏腑易承,气血易行,纯则温厚和平,可以补偏救弊,俾自相灌注,循环无端,生生不已,以合其先天所赋流行之道
通过针灸的方法有利于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增强了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可以让疾病快速的恢复,所以说针灸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针灸的
哪些人不适合做针灸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针灸的注意事项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
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针灸对于出血性患者是不宜使用的,若是在易出血的患者身上进行针灸的话,将会对其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灸的作用 疏通经络,经络几乎遍布我们整个身体,纵横交叉,联系上下,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经络不通,人体器官等会因为失去温煦濡养,气血堵塞,从而导致疾病
针灸治疗则可以起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按照经络和脏腑的关系,会互相产生影响,在针灸过程中,会选择一些腧穴,进行治疗,可以让我们的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调和阴阳人之所以会生病,从根源上看是因为阴阳不平衡,出现偏盛偏衰而导致的
而针灸方法,刚好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让我们体内的阴阳保持平衡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腧穴配伍开进行治疗的
如果是因为胃火导致的牙痛,那就是我们体内的阳热过盛,就应该要清胃泻火
这个时候就可以针刺足阳明胃经腧穴内庭
如果是寒邪伤胃导致的胃痛,同样也是阳邪过盛,就要温中散寒,则可以针刺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以及胃之募穴中脘
扶正祛邪在疾病发展的时候,体内的正气和邪气也在进行斗争
而且,它们的斗争会决定疾病的是好转还是继续恶化
如果邪战胜了正,那么病情就会继续恶化,而正战胜了邪,病情则会好转
针灸治疗,则可以发挥扶正的功效,可以体内的祛除邪气
针灸扶正祛邪要通过针刺结合腧穴配合进行治疗的
另外,针刺补法和艾灸都可以起到扶正的效果;但是,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则是起祛邪的效果
针灸的禁忌有哪些 一般针灸禁忌有这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一些部位禁忌,就是我们在穴位下面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脏器,胸背部,或者脑后的延髓部它下面都有一些重要的脏器或者重要的一些组织器官,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扎针的角度和深度是有严格的禁忌的,如果你要是过于的深,或者手法过于练转体差的幅度大,有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
第二个禁忌就是说针对一些穴位的,比如说有些穴位针对于某个特定时期的人,比如说孕妇,像合谷穴,是我们非常常用的穴,还有足三里也是我们特别特别好,特别常用的穴,那么这两个穴位在孕产期的那些妇女,这两个穴位也是禁忌的,这是一些我们穴位上的禁忌
还有一些对应的一些状态的,你比如像饥饿状态下的时候,一般是属于一个禁忌,我们不针的,再有就是过于饱,吃的过于饱,另外就是过于劳累的状态下,等等,有一些特殊的状态,我们要掌握好这个针灸的一些禁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