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冬季刮痧调理手脚冰凉(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刮痧)

时间: 2022-12-28 22:24:12

冬季刮痧调理手脚冰凉

冬季养生,中医有很多方法,刮痧就是其中之一。冬季气温骤降,不少人爱上了刮痧,感觉这样能让自己更暖和,手脚也不那么凉了。那么冬季刮痧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刮头部,提神醒脑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经交会的地方,头部经脉通畅,会使人精力充沛,脑血管、脑神经功能正常。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头部,可以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给头部刮痧时,可以把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当作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头皮有温热的感觉即可。刮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个地方比较疼痛,可以在那反复刮拭几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

刮颈肩,活血舒筋

颈肩酸痛多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而导致的。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增进局部新陈代谢,使本来僵硬的肌肉放松,消除颈肩部的不适。

刮颈肩的常用方法有2种。

一是采用直线刮法,沿着后脑中央的风府穴、颈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来,再刮左右两侧的穴位,每一侧可上下刮15~20次;

二是沿着后脑左右两侧的风池穴到肩膀左右两侧的肩井穴构成的弧线刮下来,每侧也可刮15~20次。

刮两肋,疏肝解郁

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谐,人的心情就会愉悦、开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气机不畅,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由于肝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两肋,常刮拭这个区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刮腹部,减小肚子

腹部是人体大部分经络循经的部位,由于缺乏运动常会造成经络瘀堵。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经络,帮助赘肉运动,还有缓解便秘、腹泻的作用。

刮腹部时,两条腿要分开站立,站稳站直,用刮痧板沿一侧肋骨的下缘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侧。刮的力度要适中,如果便秘就顺时针刮,腹泻则逆时针刮。

刮脚底,缓解失眠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分布着很多脏器的反射区。在临睡觉前刮一下脚底板,有促进睡眠,缓解头痛等多种保健作用。

给脚部刮痧,可以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做全脚底的刮拭,等刮热后再用刮痧板重点刮拭脚心的涌泉穴。失眠的人,可多刮第四脚趾外侧的足窍阴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脚趾中间的行间穴。

刮痧小道具

刮痧板、润滑剂

刮痧主要是大范围滑动的动作,所以一定要选择边缘圆滑的小道具,如果没有专门的刮痧板,瓷汤匙也可以,千万要避免肌肤表面摩擦受损。

刮痧排毒时间

早上:早上刮痧时,从膝盖后方凹陷往下刮到脚踩,重复3~5分钟,可隔2小时再刮一次。

晚上:刮痧时,从脚踩往上刮到膝盖后凹陷处,重复3~5分钟,可隔2小时再刮一次。

刮痧的小建议

1、刮的力道一定要轻柔缓慢平均,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一定要涂抹含油脂类的乳液或乳霜、按摩油等,也可搭配塑身霜,能近免肌肤表面过度摩擦而受伤。

2、刮痧能让肌肤泄热,但也会因此造成乳酸、肌酸累积,若过皮而未代谢,最严重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

因此,刮步时最好深呼吸,刮痧后最好缓缓喝500ml约30~45度的加盐的盐水,效果更好。

刮痧后注意

刮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澡。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拭。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斑为准。

刮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以淡糖或盐水为佳),并休息15-20分钟。

糖尿病人伤口不易愈合,慎用刮痧皮肤有开放性伤口不宜刮孕妇下腹部、腰骶部不宜刮有血液系统疾病或皮肤易出血者最好不要刮刮痧后可以喝一杯温水,帮助新陈代谢,不要吹风受寒、避免流汗。

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刮痧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扶阳罐,集温刮、温灸、磁疗、红外线于一体,国家专利产品,为新一代的刮痧医疗器械,据专家介绍,传统刮痧都伴有疼痛,一种结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全新温通经络医疗器械“扶阳罐”,它所倡导的“无痛刮痧,扶阳养生”新理念逐渐被社会认识并认同,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被人们广为推崇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

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

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

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

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

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

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手脚冰凉怎么样可以改善?

手脚冰凉在生活中经常常见,而一般来说手脚冰凉都伴随其他兼症,西医学认为,手脚冰凉多为血液循环差,人体手足为末端,血液循环差血液达到不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有这几点原因

一、气血亏虚 气血在人体中,有温煦身体的作用,气血亏虚,温煦作用降低,这时候就会出现手脚冰凉,还会伴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唇甲色淡,面色无华,这些症状,日常可以用四物合剂,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一些气血双补的汤里,来补充气虚,适当用一些健脾养胃剂,使脾化生气血的功能增强,这时候就可以间接补充气血! 二、阳虚寒凝 人体阳气受损,内寒凝结,就会出现全身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这些阳虚症状,阳虚所以寒邪会聚集,阳气足可以温化寒邪,所以要增强人体阳气,用一些温阳之剂,如桂附地黄丸,附子理中丸,肾气丸,右归丸等温阳之剂

平常多锻炼,如跑步,拳击,塞太阳,可以补充人体阳气! 三、肝郁气滞 情绪异常,引起肝失疏泄,造成肝郁气滞,气滞不同,气具有行血的作用,气滞行血不通,这时候出现内热外感,表现为心情抑郁,心烦,失眠,口渴,容易上火,而手脚却是冰凉,这就是气郁导致,可以用四磨饮子,四逆散,疏肝解郁,理气行血

手脚冰凉怎么改善,下面从身体由内而外的一些小技巧给一些小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亲身经历是运动和泡脚

之前也吃过很多姜红糖,桂圆红枣之类的,总上火

后来发现,自己是上热下寒体质,所以食疗不行,只好另想辙

后来就运动和清水泡脚,这个不分体质

感觉现在好很多了,以前手脚冰凉,有入睡困难,现在手脚不那么凉了,睡眠也好了

花椒生姜煮水泡脚!超级暖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手脚冰凉非常普遍,特别是好多女性朋友,更是明显,今天就跟大家一块聊聊如何进行调理

手脚冰凉从西医方面进行讲解,属于血液循环障碍,末梢循环不佳,就会出现手脚冰凉,身体怕冷等问题

从中医方面进行讲解,主要是由于气血虚弱,阳虚,阳气不足,无法推动血液运行到四肢末梢,就会出现手脚冰凉

特别是好多女性朋友,长期气血不足,体寒怕冷,因为调理起来比较麻烦,甚至会伴随终生

有好多患者就是因为手脚冰凉,选择进行中医中药调理,通常都需要服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就这样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手脚冰凉这么难以恢复呢? 通过我们在临床上的经验总结,如果想要调理体寒,首先要保证经络畅通,特别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运行通畅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只有后背经络畅通,保证三焦疏通开以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火下行,调补阴阳,温补肾阳,驱寒除湿,调节五脏六腑,把全身的气血输送到奇经八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只要阴阳二气相交,气血通畅,上下左右运行通畅,调理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可以通过刮痧,或者磁疗杯疏通后背督脉,然后进行艾灸调理

下面再说一下调理方法,不管是中药调理,艾灸调理,针灸调理,日常 养生 保健,只要坚持都会有效果的

今天主要跟大家说一说怎样通过艾灸调理手脚冰凉

艾灸方法比较多,督脉灸,隔姜灸,扶阳重灸,手工悬灸等

先通过磁疗杯疏通后背,然后进行扶阳重灸,从下焦八髎穴开始向上到大椎穴,然后是前面的少腹部,前后夹击,阴阳二气相交,打通任督二脉,慢慢就会通过四肢传导到四肢末梢

就像是一颗大树,树枝树叶枯萎了,肯定不能针对局部喷水,一定要在树根处进行浇水施肥,慢慢就会把营养水分给养到树梢头

如果能够在晚上用艾叶,红花,花椒等熬水泡脚会更好

加强 体育 运动,提高免疫力,各方面配合,调理手脚冰凉还能没有效果吗? 这是病呀得治,我也和你一样前些年吃中药现在好了 肾阴虚肾阳虚都有可能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属于“肢厥”的范畴

在《伤寒论》中提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由此可知,手脚冰凉是由于阴阳不平衡,气血不和 ,缺乏阳气无法温暖四肢而引起的手脚冰冷

简单地说,所谓的阳气不足就意味着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因此出现手脚冰冷,乏力、畏寒、面色发白,大便溏薄等症状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调理呢? 手脚冰凉怎么样可以改善? 首先补气血 除肾阳虚外,怕冷也可能是气血亏损所致

气血不足,四肢无力以及记忆力也是血虚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女性整日都非常忙碌和紧张,很难注意到身体的 健康 问题,容易出现血气血不足

如果在调理气血不足的同时在补充铁剂,如菠菜,红枣,黑木耳等其他食物,效果更好

其次补肾 生姜散寒 多吃生姜可以预防和治疗手脚冰凉

生姜具有很好的暖身效果,中医认为,生姜不仅温中止呕,还可以解表散寒,手脚冰凉的女性宜多吃,不过阴虚火旺的人则不宜多

生姜的吃法也很多,可以熬制姜汤,也可以在膳食中添加,甚至专门腌制后食用

冬季手脚发凉,最宜喝生姜大枣汤,加入适量红糖可以代茶饮

中药足浴 睡前泡脚 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快速让全身都暖和起来

这个时候,可以用泡脚的方法改善症状

建议晚上睡觉前用适宜温度的水进行泡脚

如果再加上当归或生姜等中药,那效果更好,泡脚的时间直到身体会微微出汗即可,这样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能明显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还可以帮助入睡

中医按摩 通过按摩的方式可以起到温通气血乃至扶正祛邪的作用,对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涌泉穴等

其中涌泉穴位于脚心,容易取穴

早晚各按摩100次以脚心发热即可

我是屈医生,为全民 健康 导航、品质生活、 健康 为先

如果得到您的认可,请您给个关注点个赞,就是给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冬天手脚冰凉最可能是身体血液循环不好,血液回流的能力比较弱,到不了手脚这些末梢的地方

这样的话女性同胞们要多进行 体育 锻炼,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多出去散散步也可以

有的人是因为天气突然转凉,身体适应不好,所以肝脏的造血功能也受到影响了,这样就会使得手脚冰凉,甚至手脚皮肤颜色发红或者发白,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疼痛的症状

可以吃一些暖和的食物

还有的人则是应该精神原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太大了,所以思虑过度,导致气血不足,这样的话人的抵抗力都会下降,所以就出现了手脚冰凉的症状

所以一定要学会缓解压力

要注意不要吃生冷,寒凉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会损耗人体的能量,要多吃维生素的食物,冬季起居生活要注意,最好是睡觉前泡脚,可以加入一些药材更加好,另外,可以经常按摩手脚心或者是一些穴位例如涌泉穴,可以保暖的效果

一到冬天,很多女性都会手脚冰凉

明明穿了很厚的袜子,脚还是很冷

尤其是晚上睡觉,脚冷的睡不着

手脚冰凉从中医角度来讲,是女性气血虚导致的

男性属阳,女性为阴,当气血亏虚时会导致怕冷,头晕,脸色苍白等症状

那如何改善女性手脚冰凉呢? 1.运动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运动可以有效促进末端肢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2.足疗

每晚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在水里加点生姜或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背部微出汗为宜

3.按摩

"头顶百会,脚踩涌泉"

经常性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可疏通经络,刺激末端神经,改善脚冷症状

4.食疗

平时多吃温热食物,少食生冷寒凉之物

尤其是月经期间,少碰凉水,多食生姜红糖水,温宫散寒,调经止痛

健康 最重要,运动最关键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