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中医养生

时间: 2022-12-29 21:49:19

中医养生

刮痧是中医传统治疗疾病的方法,不像西医有毒副作用,如果刮痧的方法正确,有病的可以治病,没病也可以疏通经络,给身体做个很好的按摩。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中医刮痧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一)适应证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二)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禁刮。

(3)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用轻手法。

(4)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三)注意事项

(1)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2)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3)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4)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是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疏通经络方面。常见如患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效果比较好,但是一般一次效果不明显,二三次后方有显效。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待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关于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宝藏,很多优秀的老中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中医养生的真谛

那么,你知道中医崇尚的养生 方法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带来关于中医养生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崇尚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中医养生方法1. 规律作息 生活简单、作息规律,是五位国宝中医奉行多年不渝的养生圭臬

清晨5点半或6点起床运动,然后看诊、阅读、写字,晚上11点以前一定会就寝

每天写书打电脑,88岁的中医师易权衡以“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适当运动”的三八原则,维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时钟被打乱,影响健康甚钜

新近日本的动物研究发现,生理时钟错乱,会影响身体荷尔蒙分泌,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让血压飙升,严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

国宝中医们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时,因为睡眠是补气养生根本

《黄帝内经》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

”以中医观点来看,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中医的肝胆系统,此时身体获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复肝功能、恢复体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龄中医师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或者耗费脑力的事情,睡不着不用勉强,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来,慢慢将呼吸下沉,静坐10分钟放空脑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觉

或者可准备一盆温热水泡脚,易权衡医师说,“脚温热较好睡,”利用泡脚或按压摩擦脚底中间的涌泉穴,脚丫子暖了,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中医养生方法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浓浓的龙井绿茶,是百岁中医师姜通唤醒身心的良方

“是那种苦到脸会变色的茶,”负责照顾父亲饮食的姜家女儿笑说

但近几年因饮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较淡的龙井茶,怕伤到肠胃

“来,来喝茶,”易权衡医师喜欢喝茶,采访当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着巴掌大的不锈钢壶走来走去,一遍遍专注地冲茶、倒茶,无论是访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热呼呼的茶,格外温暖

茶含有多种抗氧化物,对健康的功效早为人所知

以中医观点,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热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适合长期用脑用眼的人,前市立中医医院营养师许云卿提到

但要特别注意: ◎ 冲泡水温80℃:水温太高会破坏绿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冲泡后要把叶子捞出来,茶叶不可在水里泡超过8小时,以免产生大量单宁酸,损伤胃壁

◎ 饭后不要喝浓茶:茶叶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让肠胃蠕动变慢,反而更不利消化

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经衰弱、产妇、失眠或胃溃疡的人不建议饮用

中医养生方法3. 书写 写书法、 日记 或做诗词绘画,则能抒发心情,维持内心平静

美国的研究发现,写日记能够纾缓内心痛苦,加强体内免疫系统,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可预防或缓解忧郁症

性格淡薄宁静的中医师马光亚,有“从容老人”封号,他认为养生首重心情放宽,不要急、慢慢来,练毛笔字正是锻炼心性的好方法

马光亚年幼时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笔字书写,受到兄长赞美后启发兴趣,从此爱上书法艺术,不但用毛笔抄写医书药方,也把平日所见所闻、以诗词方式记录下来

后来他也爱用毛笔画画,无论是家乡田园、竹子、花鸟或鸽子,都有朴拙的趣味

爱妻情深的中医师巫水生,则习惯用毛笔写日记,30年从未间断,迄今将近200本

年轻时中医启蒙老师薛位珍让巫水生学写毛笔字,一方面是让他静下心来,二来则是训练他把脉时的手腕稳定度

有趣的是,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帮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纠纷

有次巫水生碰上别人借他土地不还闹上法院,幸好他有写日记习惯,借土地的过程也详细记载在日记里,当他出示日记给法官看时,法官一度怀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记,才让法官相信不是编造,最后平安化解这场官司

中医养生方法4. 睡午觉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复体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浓浓的八字眉、看来有点严肃的中医师巫水生,年过七旬却能每天从早上10点看诊到晚上8点,他的好体力,让许多年轻医师自叹不如

原来他午餐吃得简单,吃完一碗麦片后必定中场喊卡,休息小睡一会,补充下半场元气

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不超过半小时,才不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状况

中医养生方法5. 静心 信仰,是支持国宝中医的静心力量

美国针对100位百岁人瑞所做的调查发现,信仰是超越饮食和运动的长寿原因

走进马光亚医师家里,厅堂中央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观世音图,是他心绪平静的依靠

马光亚生前信奉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每日虔诚念经拜拜,“神明有帮助我,”他曾这样告诉女儿说

巫水生是虔诚__,每个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礼拜,行医遇上困惑、内心不安时,他总会合掌祷告

说也奇怪,有时祷告完后心情豁然开朗,自然会发现合适患者的药方

中医养生方法6. 菜多肉少 国宝中医们饮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则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现两道青菜搭配一小块猪肉、鸡肉或蒸鱼,“一碗白饭吃完就算了,”饮食适量,白饭配菜,是易权衡医师维持体态均衡的原因

他举出历代养生医家主张素食多蔬,而现代医学也证明,蔬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纤维质,多吃对身体有益

巫水生医师因家族遗传血压偏高,所以饮食中特别注意摄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点,必定补充一杯现打综合蔬果汁

只有到外头餐厅用餐时,他才会“破例”吃点肉,“但经常一个月还吃不到一次,”他说

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医里偏凉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饮用,以免影响肠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会做菜的董延龄,因年轻时历经战乱逃难,受过饥荒所苦,肠胃功能较差,因此多选择平或温性的叶菜类及豆类,如包心菜、四季豆等

他并自己腌渍香椿酱,香椿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对胃不好的人有帮助

中医养生方法7. 和缓运动+按摩 打一套八段锦就能让全身细胞活跃起来;按摩则可让筋络畅通,加强气血流动

“你看我这把年纪了,还有肌肉喔,”76岁的中医师董延龄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结实的二头肌,这是他持续运动50年的成果

他结合各家养生功法,自创“延龄操”,每天拍打转动全身筋骨关节;此外,他并搭配按摩小腿经络,促进下肢循环,他深信“变老,从脚开始

”除了松弛全身筋肉关节,并可加上按摩筋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脏腑功能

92高龄辞世的马光亚教授,生前没有任何慢性病,他视力极佳,可看到月历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气色红润,一点都不显老

他自述保持年轻的秘诀是,每天做穴道按摩

早上起床后先将手心搓热按摩全脸,按摩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会按压脚底中间的涌泉穴,有滋补肾经的青春功效

中医养生方法8. 好学不倦 多样化兴趣,让国宝中医保持头脑灵活、心情开朗,每天生活充实、新鲜而有趣

研究也发现,活到老、学到老,可让人变得更聪明

大量广泛的阅读、手不释卷,是每位国宝中医师的习惯

百岁人瑞中医师姜通,具有西医资格,他精通英、日语,每日除阅读国内报章杂志外,也翻阅国外期刊资讯,随时更新医疗资讯

平时他最爱窝在西门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写稿、阅读,享受没人打扰的悠闲午后

“啊,那家 蛋糕 是自己做的,特别好吃,”提到爱吃的甜食,姜通还会露出孩子般开心而满足的笑容

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姜通的另一兴趣是跳舞,而且持续到八十多岁还在跳,他年过百岁仍脚步轻盈、动作敏捷优雅,不是没有原因

他从大学时代开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来也拉太太一块去跳,夫妻俩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乐趣

一席长袍执笔挥毫,儒雅斯文的马光亚教授,私底下则喜欢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无论国台语歌都认真学唱,也唱得有模有样

女儿马育台回忆说,父亲的拿手歌曲是“采槟榔”,在告别式上他们还特别播放一段父亲的歌声,让众人怀念不已

持续活动、好学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国宝中医为养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中医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古代中医十种养生方法 2. 中医二十四小时养生方法是怎样 3. 中医养生的方法 4. 中医养生保健的5种方法 5. 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6. 中医话养生

中医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技巧,随着时代日益发展和进步,中医开始越来越令人信服,很多人开始追求中医的养生技巧,试图用中医养生技巧来保持或者恢复健康,下面就来学习一下,一些普遍的中医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技巧1 一、捏脊 (1)位置: 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 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

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 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二、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迎香穴 1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1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中医养生技巧2 一、中医养生粥 1、草芪龙苓粥 材料: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2、生脉粥 材料: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嬲旖亍茫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生脉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补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等

3、参粉归芪粥 材料:高丽参粉5克,当归、黄芪、大枣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诸药择净,放入靳陂偃蟛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高丽参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等

4、三七三子粥 材料:三七5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除痰化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等

5、参附桂枝粥 材料:红参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待熟时调入红参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

疗效:可温肾通阳,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等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 1、补气 我们常常会听说过人参是大补

电影上,碰到快断气的病人,中医大夫会用人参汤进行补气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们吃的红枣,也具有和人参一样的补气的作用,所以,在平时可以用红枣泡茶、熬粥等,不仅美味,同时达到保健的作用

在平时可以用红枣泡茶、熬粥等,不仅美味,同时达到保健的作用 2、补血 补血的食物有很多,其中枸杞子更是其中之最,鲜红的枸杞子,似乎在人们的印象里,是滋阴壮阳的补品,其实,在中医里,是用来补血的良药,在过节,很多人会送枸杞子当做礼品,可见枸杞子的重要性

3、补津液 补津液,很多人会对此有些陌生,其实如果每日饮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润嗓,对于那些学播音等相关专业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经常要说话,声带很容易受损,所以,生活处处有知识,要在平时多加注意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