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摩经络?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故手、足都有全身各部反射区,足底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此,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一起来学习一下。
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功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方法]直刺0.5~2寸,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
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
血海
[位置]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功能]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方法]可直刺0.8~1.5寸,可灸。
三阴交
[位置]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功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
[方法]直刺1~1.5寸。可灸。
合谷
[位置]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功能]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方法]直刺0.5~1寸,可灸。
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功能]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方法]直刺0.8~1.5寸,可灸。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逆向按摩
方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先适当做些保健操,活动一下四肢,再坐在凳子上,用双手握住右脚脚腕,然后同时往上揉搓,按摩20下后,再按摩左腿。也可用单手反向揉搓手臂,从手腕处向肩颈部缓慢揉搓20次。
注意事项:
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皱为宜;
按摩前先活动四肢,使机体做好准备;
有骨髓炎、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及肺病的人都不适合逆向按摩。
面部也适合自下而上的逆向按摩,可以对抗地心引力,延缓衰老;背部逆向按摩则能宽胸理气,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与消化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脉在手足部的分布十分广泛
无论是在手足的前部还是后部、内则还是外侧,都有经脉通过
人体内凡属阳的经脉,皆从头胸部循行到指(趾)端,所以中医有“四肢为诸阳之本”的说法
一些重要的阴经也都分布在四肢,如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等,它们都合理地解释了按摩四肢可以益智的道理
而且,阴经与阳经都在指(趾)间交会,使人体阴阳之气相互贯通
而四肢末端又是阴阳之气交接的地方,因此按摩手足部可以疏通经络,和畅气血,调整阴阳,促进脏腑机能,起到健身、补脑、益智的作用
按揉劳宫穴 摊开双手,然后轻轻握拳,让指端触及掌心,而中指尖所点之处即为劳宫穴
用另一手的拇指反复按揉劳宫穴约2〜3分钟后交换另一只手,重复上述动作
也可使两手握拳,以中指尖按压劳宫穴,或双手各握一核桃或钢球,使之在劳宫穴上旋转按摩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心主神志,统领记忆以及一切思维活动,而心包为心之宫城,能替君行令
因此,刺激劳宫穴具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的功效,可有效地解除精神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浴臂通经 右手臂放在膝上,令肌肉完全放松,左手掌从肩部开始缓慢地沿手臂内侧向手部推抚,至手部有胀热感后再从腕部沿手臂内侧向上缓慢拉抚到肩部,共做9次
接着依上法按摩右手臂9次
手臂内侧是人体三条明经循行的必过之处
其中靠近小指的一边是手少阴心经,手臂内侧的中央是手厥阴心包经,推按这些部位可以宽心理气,心痛、失眠、头晕等症状
摩足心涌泉 采用良好的坐姿,并将左脚放在右膝上,用右手按住左脚跟,以左手大拇指按揉右脚底涌泉穴(脚掌前1/3连线的中点),按正反方向各按揉36次
然后,交换右脚,依前法在右脚心涌泉穴按正反方向各按摩36次,左右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力度适中
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
经常按摩此穴,有强壮筋骨、益精填髓、健脑明目的功效
中医认为,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人体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
反之,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涌泉穴位于脚心,是肾经的源头,而肾是人的先天之本,按摩涌泉穴就相当于是激活生命的活水源头
自古就有临睡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的说法,所以涌泉穴是养生的必用之穴
涌泉穴的按摩可起到“培元固精”的功能,对防治遗精、早泻颇有益处
按摩涌泉穴具有益肾壮阳、封精固泻的作用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据临床应用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提高防病能力
失眠病因很多,诸如情志内伤、思虑太过、房劳过度、惊恐伤肾、饮食过量等,这些原因导致阳不入阴、神不守舍
治疗这些疾病当温养诸脏、镇惊熄风、宁心安神为主
涌泉穴又名地冲,为肾水之经的井穴,以左手手心劳宫穴按摩右足涌泉穴,有交通心肾、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之功效,有引火归元之妙处
另外,涌泉穴作为阴经井穴,穴性属木,与肝经同气相求,用之可以舒解肝郁、镇惊熄风、宁神益智;井主“心下满”,还可以治疗因胸闷或胃肠胀满导致的失眠
每天在临睡前,将两手心搓热,对搓两足心(涌泉),存想吸气入涌泉穴,停留不去,久久行之,高枕无忧,屡试不爽
坚持按摩四肢的好处和方法 坚持按摩四肢的好处和方法,岁月不饶人呀,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总爱出现一些毛病,不是这里酸痛就是那里不舒服,这个时候其实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来缓解,来讲讲坚持按摩四肢的好处和方法
坚持按摩四肢的好处和方法1 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
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
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
逆向按摩: 每天早上起床后,先适当做些保健操,活动一下四肢,再坐在凳子上,用双手握住右脚脚腕,然后同时往上揉搓,按摩20下后,再按摩左腿
也可用单手反向揉搓手臂,从手腕处向肩颈部缓慢揉搓20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皱为宜; 2、按摩前先活动四肢,使机体做好准备; 3、有骨髓炎、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及肺病的人都不适合逆向按摩
面部也适合自下而上的逆向按摩,可以对抗地心引力,延缓衰老;背部逆向按摩则能宽胸理气,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与消化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加强各个部位的按摩,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不同的时间,来回采取循环式的按摩,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坚持按摩四肢的好处和方法2 1、养气血可按摩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和很多汗腺,同时也有很多的毛细血管和神经
由此可知,经常按摩腋窝腋窝,能健身抗衰老
腋窝受到刺激后,不仅能使血液循环促进,还能使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能增强器官的功能
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特别有良效,只需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左右
2、养气血可按摩太阳穴和丝竹空 将双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别按两侧太阳穴,而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1寸左右的凹陷中,两中指分别按两侧丝竹空,而丝竹空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而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别放在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3、养气血可按摩前胸 前胸的胸腺是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
因此,经常按摩前胸,不仅能增强自身免疫力,还能使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增强,有助于延缓衰老
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100-200次心窝部穴位,能抗病防身,祛病延年
4、养气血可用双掌摩面 首先,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
接着,把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将两掌心着力面两旁,用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直至下巴
然后,手不离面返回上推至发际,摩擦50下,一下指来回摩擦
5、养气血可搓擦颈椎和颈动脉 将两手掌交错横按在颈部,要注意左掌在后脑,右掌在颈椎,两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来搓擦颈椎和两侧颈动脉
然后,右指端放在左颈动脉,左指端放在右颈动脉,两掌根拉回相接,做50下,而来回搓擦为一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