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经络养生防癌十四招

时间: 2022-12-29 21:57:04

经络养生防癌十四招

人类癌症中,约90%与环境有关,人类的环境有四大要素组成:空气、水、食物和药物、土壤和岩石。当前我国由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平衡破坏,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那么该如何防癌呢?不妨学学经络养生按摩方法,14种按摩方法有效防癌,一起来看看。

经络养生 14种按摩方法可防癌

1、搅海

具有生津固齿益肾、清洁口腔、预防消化不良等功效。具体方法:舌前部上翘抵上齿龈外缘,再依次转向左上臼齿龈,左下臼齿龈、下门齿、右上臼齿龈、右下臼齿龈,如此沿牙龈四周搅动舌头,共操作5遍。

2、鼓漱

具有助消化、健脾胃、提高消化道免疫功能的功效。具体方法:先搅海令口内津液增多,轻轻闭口咬牙,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漱30余次。漱口时口内津液渐多,待满口时分三口慢慢下咽。

3、鸣天鼓

(1)先以两手掌根使耳廓前后对折,再紧按耳孔,两手食指、中指轮流轻击枕骨下部风池穴处20至30次,可以充肾阴,补真元;

(2)掌心掩按耳孔后骤然抬离,如此反复开闭10至20次,可以健脑醒神、消除疲劳;

(3)两手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出,如此反复3至5次,可以清肝泻火、解郁散结;

(4)两手掌同时摩擦两耳廓20至30次,两手食指屈曲以第二指关节摩耳轮20至30次,可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预防四肢疼痛;

(5)两手食指指面同时按揉两侧耳廓的耳甲艇10至20次,然后再按揉耳甲腔10至20次,两手拇指、食指同时向下分别牵拉两侧耳垂20至30次,再同时向上提拉耳轮20至30次,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脑。

4、叩齿

具有提神醒脑、生津固齿益肾、健脾和胃等功效。具体方法:清晨起床前,先静心凝神片刻,口轻闭,上下门齿相叩36次,再令两侧臼齿相叩36次。

5、摩头

具有畅通任督、调和阴阳、祛风止痛、健脑护发的功效。具体方法:两手五指屈曲,从前额沿头顶至枕部推40至50次,如梳发样;用一手指端自前额向颈后部按揉3至5遍;两手指屈曲,用指端均匀地轻轻叩击头顶部;两手抓握头发向上提抖3至5次;两手拇指置玉枕穴处,做横向按揉20至30次,再按揉风池穴3至5次;将两手十指交叉,抱枕骨部,两掌心相对用力做一紧一松的运动10至20次。

6、拍胸

具有畅通气机、安神定惊、宣肺利气、止咳化痰的功效。具体方法:一手成虚掌,五指张开,用掌拍击胸部,左右手交替操作,各拍10次。

7、揉脘腹

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具体方法:先以右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按揉中脘部,做圆周方向旋转运动20至30次,再以左手按揉20至30次。

8、摩脐轮

具有温阳固脱、益精壮元之功效。方法:用左手掌心贴脐部,右手按左手手背,两手同时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00至200次。

9、疏肝胆

具有疏肝利胆、理气导滞、调和冲任的功效。方法:左手四指并拢,按于左腹股沟处,右手顺时针方向揉腹部20至30次。

10、擦少腹

具有疏肝理气、补肾益精功效。方法:两手小鱼际紧贴肚脐两侧做向腹股沟方向的上下擦动,30至40次,以发热为度。

11、摩腹

具有固本培元、健脾和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方法:右掌心贴住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摩动30次,再以左掌心贴住腹部做逆时针方向摩动30次,如此反复交替操作5次。

12、腰功

(1)先以两手搓热后紧按肾俞穴处,稍定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两手一上一下往返搓50至100次,可以调和气血、疏经通络、补肾益精;

(2)两手叉腰,用拇指面紧按腰眼,做旋转按揉(以酸胀为宜),可以温经散寒、调和脏腑;

(3)用右掌心按在命门穴处,做上下搓动20至30次,可以补肾培元、强身益寿。

13、翕周

具有滋阴降火、补肾壮腰的功效。方法:收缩肛门,吸气时收紧肛门,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1次,连续50次。

14、擦涌泉

具有引火归元、滋阴育阳、安阳宁志、活血通络等功效。方法:左手擦右涌泉,再用右手擦左涌泉,各100次;或用拇指按揉涌泉穴20至30次。

提示

这些按摩方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到两个。另外,由于一些病人活动能力受限,与社会接触较少,常常会出现过度思虑、性情急躁等情绪心理问题,这些身心问题长期积累也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导致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前述按摩养生的基础上,还可配合进行养生气功(静功),锻炼自身意念及呼吸,从而调整身心,疏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脏腑,达到精气神自我完善的状态

十四经络养生 十四经络的作用

中国人数千年前就发现,有些人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线条”,而按摩这些“线条”可以治疗疾病

这些“线条”,其实就是经络线

我们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或穴位,就能调理体内的脏腑系统

这就是中医养生治病的玄妙之处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十四经络养生 之道吧

【任脉】 生理功能: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巡行于腹不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

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阳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人诸阴”之说;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租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主治病症:腹、胸、头面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症状,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症;调理冲任、可促进消化、强壮补盛

【督脉】 生理功能: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

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具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放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

肾生髓,脑为髓海,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主治病症:神志迷惑、脊柱强痛、以及腰、背、头项病症;升补青阳之气,疏通头面血脉

利五官、强体质

为美容、保健常用经脉

【手太阴肺经】 生理功能:肺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主通调水道,主声音,主皮毛(调节水液代谢、调节呼吸、调节体温屏障作用)开窍于鼻

主治病症:胸闷,咳嗽,喘促,少气懒言,呼吸无力,肢倦乏力,痰饮,水肿,皮肤憔悴,枯槁,自汗,易于感冒,鼻塞流涕,嗅觉失灵,声音嘶哑,失音

【手阳明大肠经】 生理功能:大肠排泄糟粕,促进津液代谢,清理体内环境,大肠经循环脸部,若经络受阻,会引发面部出现粉刺,面瘫,面游风

主治病症:腹痛,肠鸣,泄泻,便秘,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本经循环部位疼痛,热肿及寒冷麻木

【足阳明胃经】 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主通降,喜润恶干燥,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胃经通畅则面色红润,不畅则面黄

主治病症: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恶心,呕吐,呃逆,躁狂,疟疾,温热病,自汗出,口涡,唇生疮疹,喉咙痛,膝关节肿痛,腹股沟痛

【足太阴脾经】 生理功能:主消化食物,输布津液,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华之源,脾可以统血,使血液循经而行

脾主升清,维持内脏的位置恒定

脾主四肢,肌肉,脾气健运,四肢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健壮结实,四肢灵活有力

脾其华在唇,脾气健运,口唇红润光泽

脾开窍于口,脾气健旺,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脾在情志中管思考,思虑,脾管唾液

主治病症:食少腹胀,便溏,面黄,消瘦,痰饮,水肿,带虫,泄泻,血虚,出血,气血生化源,内脏下垂,肌肉松弛,肢倦乏力,口唇淡白,食欲减退,口味异常,唾液过多,心胸烦闷,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黄疸

【手厥阴心包经】 生理功能: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

主治病症:本经穴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

【手少阳三焦经】 生理功能:通行元气:元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运行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运行水谷,在水液代谢过程中,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

主治病症:本经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自汗出、眼睛外齿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不好使用

【足少阳胆经】 生理功能:储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储藏,浓缩,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入小肠;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

主治病症:因胆汁排泄障碍所导致的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及黄疸,口苦和胆怯易惊,善恐失眠

【足厥阴肝经】 生理功能:舒畅情志,使脾胃升降自如,胆汁分泌正常,维持气血津液运行,调理冲任和精室,经带,胎产和精液生成排泄正常,主藏血,止出血,调节血量,主筋,筋强力壮,运动自如,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主治病症:急躁易怒,抑郁寡欢,脾胃升降自如,胆汁分泌排泄失常,气滞血瘀,水肿,经带胎产诸疾,眼睛不好,爪甲不容,肢麻,面色青暗,面部黄褐斑

【手少阴心经】 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行血,心气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生血,水谷精微经心火化赤为血,心主神志,心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主治病症:本经主治“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胸肋疼痛,上臂,前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

可调节面色无华,唇舌青紫,面色灰暗,心胸疼痛

【手太阳小肠经】 生理功能:受盛化物:一是指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泌别清浊

主治病症;因小肠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腹胀、腹泻、便溏,本经主治“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颈部,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足少阴肾经】 生理功能:肾藏精,主管生殖系统,促进生长发育,肾精可转化血,加强抵抗力,还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中心环节,肾为气之根,摄纳肺气下归于肾使呼吸深长,肾为人阴阳之根本,肾精有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的作用,使牙齿更坚固;肾其华在发,肾精充足,则发黑而光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精充足,听觉灵敏,大小便正常

主治病症:不育不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未老先衰,血液生长障碍,尿频、尿急、水肿呼吸短促困难,怕冷、燥热盗汗,骨质疏松,骨痿无力,齿摇发脱,耳鸣耳聋,大小便异常,口干舌燥,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足太阳膀胱经 】 生理功能:储存尿液,排泄小便

足太阳膀胱经上分布着五脏六腑相对应的背腧穴,这些穴位可很好的调节所相对应的脏腑的生理及病理问题

主治病症:小便不通、遗尿、疟疾、目痛;本经主治“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狂躁,癫痫,头颅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腰背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部发生疼痛,小脚趾不好运用

总结:以上是 十四经络养生 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络养生方法

经络按摩是比较常见的养生 方法 ,不但不用服药无毒无副作用,而且作用范围广不受限制

但经络按摩是有学问的,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经络按摩养生方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经络按摩养生方法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穴位是人体分别对应面部、口腔、头颈、腹部、腰背的总穴,权限覆盖大部分器官和部位,所以人体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这四穴来研究解决

● 轻揉耳轮――打通肾气 操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一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全身精气由各器官收集之后,都交给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又布满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肾,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

●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操作: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

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 三种中药沐浴――润滑经络 操作: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煮上一锅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不妨再加3滴红花油

颈部经络养生方法 1.前俯后仰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

动作时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

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四次

动作要旨是: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2.举臂转身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动作时先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

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45度,身体重心向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整个动作要缓慢、协调

转动颈、腰部时,要尽量转到不能转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换左臂

而换左臂时,放下的手要沿耳根慢慢压下,换好手臂后同样再做,来回反复做两次

3.左右旋转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

动作时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

这样反复交替做四次

要注意的是,整套动作要轻松、舒展,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4.提肩缩颈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

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

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

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四次

5.左右摆动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

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户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左耳贴于在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

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6.波浪屈伸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

动作时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

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由上往下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做两次,正反各练两次

经络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经络养生手法 2. 人体十二经络养生的方法 3. 中医经络养生 4.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5. 人体经络穴位养生方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