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祛湿,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能促进代谢,排出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
血海穴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
刮痧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
定位方法: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刮痧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中脘穴
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刮痧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地机穴
定位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刮痧作用: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
天枢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
刮痧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刮痧是借助于刮痧板和刮痧油对人体的一些特定部位进行刮治的方法
局部刺激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
刮痧最重要的作用是疏通经络,改善人体气血循环,清除瘀血
它可以用于一些热性疾病,也可以对一些身体虚弱的疾病产生调节作用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在家里使用刮痧板和刮痧油
刮痧是一种中医保健疗法,当然对中年人有好处,中年人往往年龄大、个子小、工作累,心脏压力也大,身体会出现经络血瘀堵塞,甚至身体会出现这疼那疼
如果你是经络中的血瘀阻滞,甚至于疼痛,你刮痧打通了经络,血脉畅通,疼痛就会消失,是你没有血瘀阻滞的主经络,你刮痧可以加速经络的血液循环,人体每天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代谢过程中的废物及时排出去
刮痧可以及时把体内代谢的 "垃圾 "刮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中,使血液在体内流动顺畅,恢复自然射的活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颈椎病、肩周炎、腰痛
这是因为人体的 "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伤后,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抽搐状态,出现疼痛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从而加重病情
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消除病灶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刮痧作为中医的正统外治法,既不补也不泻,而是疏通之法,以补为主,以通为泄
简单地说,刮痧就是通过疏通经络,调配气血,达到祛寒除湿、止痛防病的目的
有的朋友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在刮痧后会有一种疲劳感呢?那是因为疏通经络后,身体虚弱的人气血没有及时调配
刮痧,通过对体表的良性刺激,能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驱风散寒、排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刮痧,是不错的养生方法
刮手脚——行气通络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能行气通络
再用同样的方法刮拭双脚
刮腹部——能通便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
建议: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
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刮眼周——能明目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
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建议: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
这样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