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拔罐应注意事项禁忌(拔火罐有什么注意事项)

时间: 2022-12-29 22:02:18

拔罐应注意事项禁忌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

孕妇、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发过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疗法。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拔火罐有什么注意事项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1、拔罐之后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化脓或溃疡

2、拔火罐之后不能马上洗澡,拔罐部位不能见水,避免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3、拔罐之后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洗澡和吹空调、风扇,否则非常容易引起病邪入侵,出现感冒、肌肉疼痛、瘙痒等症状

4、皮肤破损的人,有感染的人,不能拔火罐

体湿、身体体质比较虚弱的人,也不要拔火罐

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比如有血友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患者,也不可以拔火罐

肿瘤患者,尽量也要慎用

5、如果拔火罐之后出现水疱,不能将水疱立即刺破,以免引起皮肤感染,最好用碘伏对局部进行消毒,避免衣服的摩擦

如果水疱小,最好等待水疱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过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干净的注射器将疱液抽出,防止出现严重感染

拔罐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分心,按规范操作,切记不能在操作时三心二意,或马马虎虎,否则,很容易出现被烧伤的惨剧

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治病方法,深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

安全、无副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夏天大伙儿平常全是吹中央空调的,常常吹中央空调非常容易造成湿寒集聚,拔火罐还能够去湿气,但是在拔火罐的情况下是有很多的忌讳和常见问题的,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分心,按规范操作,切记不能在操作时三心二意,或马马虎虎,否则,很容易出现被烧伤的惨剧

一、拔罐的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2、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6、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

7、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二、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2、注意清洁消毒

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3、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

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4、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

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中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