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揭九大中医养生秘方

时间: 2022-12-29 22:02:45

揭九大中医养生秘方

如今,中医养生为大多数人所相信,也为大多数人所诟病,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医养生的许多观念依然值得现代人借鉴学习。

秘方一: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秘方二: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较合适;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秘方三:固精养生

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秘方四: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秘方五:顺时养生

中医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秘方六:排毒养生

中医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排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

秘方七: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减肥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秘方八:修身养生

中医认为,凡追求减肥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秘方九:调气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医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现代人都追求健康的身体机能,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改善身体的问题

下面我分享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1 小秘方之一: 每天早晨洗脸时,记得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

大收获: 一举两得——既刺激了鼻腔又打扫了卫生

鼻腔经过这样的每日一练,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就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小秘方之二: 在洗漱室抬眼就能看见的地方挂上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每天刷牙前先想像一下自己就在那画里面

大收获: 也许你正站在白云缭绕的山顶向下俯视,也许你正坐在一家时髦的露天咖啡馆里喝咖啡

让自己冥想几分钟,体内压力荷尔蒙的水平顿时会下降很多

小秘方之三: 在头脑中酝酿一句能对你产生积极和强烈共鸣的名言警句,每天出发上班前,在头脑中将这句话回放5分钟

大收获: 这会使你的心绪更积极向上,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小秘方之四: 如果你坐公共汽车上班,当别人看报纸时,不要错过做骨盆肌运动的机会

将收缩的动作专注在尿道上,持续重复着一缩一放的频率

你放心,你的举动绝不会有人察觉

大收获: 每天坚持做5分钟这样的运动,盆骨肌肉会呈现较为紧绷的状态,还能防止老年性尿失禁

小秘方之五: 到了办公室,深呼吸一下后,用手指尖顺着头发的方向用力在头部循环梳理一下头发

大收获: 梳理头皮可清除你头部的紧张感,让头脑有清醒感,更好地投入工作

小秘方之六: 塞车时,别光顾着抱怨交通的糟糕状况,来进行呼吸放松吧

集中丹田(小腹)位置,做4:7:8呼吸法——先呼气,再以鼻吸气,默数4下,闭气7下,再用口呼气,带出"咻"声,默数8下

大收获: 只要你坚持经常偷闲片刻做这样的呼吸运动,就会发现你浮躁的心灵平静了,如果你失眠,肯定失眠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小秘方之七: 不要挤在狭窄憋气的电梯里,爬楼梯吧! 大收获: 每爬1分钟楼梯,你就会消耗6卡路里热量,即使你只住在4层楼上,一星期也至少能消耗120卡路里热量,1年就是5520卡路里,相当于你一年能少长1公斤脂肪呢

小秘方之八: 工作一阵后,记得用力耸双肩,尽量贴近双耳,夹紧两臂,然后放松,这一动作可重复10次

大收获: 通过使颈,背发力,刺激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放松颈背的效果,以免你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小秘方之九: 午间工休如果不能打盹,就抹点薄荷膏或嚼嚼口香糖

大收获: 薄荷膏的味道能让你恢复精神气爽,只要闻上几秒钟,鼻子就会将嗅觉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大脑,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

嚼口香糖也有同样的作用,嗅觉和味觉都会感受到刺激,将此传递到大脑,同样会给你带来兴奋作用

小秘方之十: 如果办公室外阳光明媚,偷闲走出办公室沐浴15分钟的阳光

大收获: 紫外线不仅是非常好的消毒工具,还可以增强你对钙的吸收,你所需要的维生素D也会轻而易举地得到

小秘方之十一: 边看电视边干刷皮肤

使用一把干的鬃毛刷或一个丝瓜络,在腿上、手上进行轻轻磨擦,可刷至表皮呈粉红色

大收获: 通过按摩皮肤,使表层老皮脱落,加快血液循环,刺激你的神经,活跃你的思维

小秘方之十二: 将一点柠檬和一点盐混和轻拍在脸上五到十分钟后,然后洗掉

大收获: 在外奔波了一天,沾了不少细菌,而柠檬具有收缩作用和抗菌作用,是极好的清洁剂,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有助于预防细菌生长,并对痤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生注意这几点 1.发脾气 生一次气或者吵一次架基本上就会让你一个月的努力泡汤,吃中药或是针灸都是很辛苦的事情,为了任何事情动怒基本上都是不值得的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想发脾气时,深呼吸30次,通常就过去了

2.食物温度 水果最好不要在饭后吃,请找到两餐间独立的时间在温水中泡过再吃,所有从冰箱里面直接拿出来的东西都禁止直接食用

3.戒烟戒酒 烟是会消耗人的清气的,而酒呢,就把你制造成就湿热,腹泻,啤酒就是湿寒体质的人类

长期饮酒的人吃很多药都是几乎无效的,最好不要喝酒

至于红酒,黄酒养生也是在很多限制的条件下才有用的,如果你不是在吃用黄酒做药引的中药的话,就不要拿这个当借口

4.中药煎煮 中药的煎煮,通常都是所有药材泡半小时之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第一遍,倒出药液,加水煮第二遍,倒出药液和第一次煮的.混合,然后分成两次服用

生发类的药不宜煮久,趁热服用(比如感冒药)

补虚类的药通常要煮的时间长一点

开完药之后记得问医生有没有特别的煎煮注意事项

比如服药的时间

有些医生的药是有气血流注时间要求的

脾胃药在上午9~11点,补肾药在下午5~7点服用效果会好

另外,通常病在中焦(胃)以上的饭后服,病在中焦以下的饭后服

5.晚上少吃 晚饭最好不要吃肉,红薯粥最好,再来一碗青菜

晚饭以不饿为原则

饱就不要考虑了

另外7点以前吃

如果有肚子胀气的人,一周之后你就可以看见效果,人的脾胃真的很辛苦,就靠你晚上帮它减轻负担了

大家都是辛苦一天,指着晚上好好吃一顿,但是逐渐把应酬挪到中午对你的长远健康是一项最有效的投资

道家说“若要不死,肠中无屎”,你把那么多食物渣滓一直闷烧到早上,你的身体是很痛苦的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2 1、牙齿变白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 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 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去除口臭 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 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牛皮廯 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

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8、牙痛绝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9、鼻子流血怎么办 当鼻子大量流血时,患者放平躺下,将鼻眼相反的手高举,穴位自动封死,血立即可止

中医体质养生之按摩小腹部 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

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之捶背 捶背时,双手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捶击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

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卧

一般捶背频率以每分钟60至100下为宜,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养生之勤于梳头法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

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

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养生之按压劳宫穴 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

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养生之日咽唾液三百口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

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养生之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中药养生药方

中药养生可以从内到外调理,中药养生的要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效的中药养生药方,欢迎大家阅读,日常可以按照药方来养生

有效的中药养生药方 一、四物汤 配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四味药材组成 功效与作用: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

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食用 方法 :煎服,每日一副,煎服,分早中晚三次,趁热空腹喝下

二、四君子汤 配方: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效与作用:主治脾胃气虚症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 使用方法:上为细末

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八珍汤 配方: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一两 (30g) 功效与作用:用于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

症见面色晃白或萎黄,心悸征忡,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四肢倦怠,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八珍汤的配伍特点: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气血双补

食用方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四、补中益气汤 配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甘草5克

功效与作用: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食用方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五、十全大补汤 配方:党参10克 炙黄芪10克 肉桂3克 熟地黄15克 炒白术10克 炒川芎6克 当归15克 酒白勺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墨鱼50克 猪肉500克 猪肚50克 生姜30克 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功效与作用:双补气血

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制作工艺: 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扎口备用

2、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

3、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

捞出药袋不用

食用方法: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

服食禁忌:风寒感冒者禁食

中药泡脚养生药方 1、祛风湿,舒筋活血方: 红花15g、 桑 枝15g、 伸筋草15g、 艾叶15g、 鸡血藤15g、威灵仙15g、 杜仲10g、 续 断10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2、温中散寒、治疗脉管炎、老寒腿 红 花15g、 干 姜15g、 伸筋草15g、 艾 叶15g、 鸡血藤15g、 肉 桂15g、 吴茱萸10g、 附 子10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同时洗患处(比如膝盖) 3、脚气、脚癣、脚痒 红 花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 艾 叶15g、蛇床子15g、百 部15g、 土茯苓15g、丁 香15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海健医院可以为您把中药加工成粉末,促进泡脚对药物的吸收,增加疗效

中药泡脚误区 1、误以为中药泡脚效果差

很多人用中药泡脚一到两次,发现作用不明显,就觉得中药泡脚效果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疗法在疗程方面都是比较长的,所以中药泡脚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误以为中药可以反复用几次

不少人觉得中药比较贵,煲一两次就丢掉太浪费,所以他们会把中药反复煲多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浪费时间而已

中药药效一般煲两次就已经全部释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这些中药水几乎没有什么药效了

3、误以为泡脚时间越长越好

这个想法同样是错误的,中药泡脚一般泡30~40分钟即可,足可以让足部毛细血管吸收够有效中药成分了,而且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过多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中药养生药方相关 文章 : 1. 养生中药汤的药方 2. 养生中药处方 3. 常见中药材养生大全 4. 养生调理的中药方子 5. 50个中医养生秘方 6. 中药养生汤如何煲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