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女人们常说的宫寒,其实就是肾阳不足造成的。所以女性不用太担心。宫寒的表现多见于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等。严重的宫寒可造成不孕、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等。调养宫寒有新秘籍,下面一起来看看!
宫寒有先天和后天多种原因
宫寒有先天和后天多种原因。先天因素指有些人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凉暖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有一部分人是有遗传因素的,例如父母体质偏寒。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因,有些父母生育时年龄比较大,身体阳气逐渐减少,这会直接导致他们的子女带有寒性体质密码。即使和别人处在相同的条件下,也更容易出现宫寒的症状。而后天因素包括: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导致损伤身体阳气。
调养宫寒秘籍之一:多运动
宫寒的人要多运动,虽然她们偏于安静沉稳,运动多了易感疲劳,但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尤其进行有氧运动。如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但运动中和运动结束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出汗后,毛孔张开,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出现宫寒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采用艾条温灸的方法,起到自我保健、治疗宫寒的作用。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天用艾条熏灸30分钟,简单方便,长期坚持效果更好。
调养宫寒秘籍之二:少食生冷食物
少食生冷食物。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春秋、冬季更要尽可能不吃冷饮。这些寒凉生冷的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
调养宫寒秘籍之三:别对腹部脂肪太苛刻
减肥不当会伤及子宫。适中的体型是健康的表现,如果太胖,确实需要减肥,但要注意减重不能过于快速,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给自己制定一个虽然慢、但副作用小且不易反弹的减重计划,以少食多动为原则,目标定为一个月减重1~2斤为宜。千万别对腹部脂肪太苛刻,它们有保护子宫的作用。只有子宫温暖,体内气血才能运行通畅,按时盈亏,经期如常。
调养宫寒秘籍之四:注意保暖
首先要注意保暖,在冬季很多女性奉行的美丽冻人肯定是要不得的。即使在夏季,也存在防寒保暖的问题。在空调房中,漂亮美眉们总是尽情展露美腿、玉臂、香肩,甚至后背、小蛮腰。空调冷气拒骄阳于千里之外,离人体却近在咫尺。当您感受空调冷风带来的惬意时,殊不知子宫正在经受着外界寒冷的折磨,当寒气侵入身体,离宫寒就不远了。所以,在办公室备件衣服,护一下肩膀、膝盖等部位。丝袜对于怕冷的女性来说也是很必要的,可以防止寒气从脚下生。另外,提醒您不要坐寒,夏天不要坐在有寒气的平面上,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上,因为这些地方寒气重,寒邪会迅速击退身体的阳气直接攻击子宫。
子宫是女性一个重要的器官,女性的子宫健康,身体才更健康
然而女性的子宫也是很脆弱的,平时如果不注意护理,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导致子宫受到影响
宫寒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女性的健康影响特别大
因此,有宫寒的女性必须要积极的调理中医,对调理宫寒也有一定的疗效,那么,如何从中医方面调理宫寒呢? 如何从中医方面调理宫寒? 一、中医调理宫寒也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比如多吃桂圆,桂圆性质温热,具有补血的功效,可以有效的减少体内寒湿气血不畅的病症,有宫寒的女性坚持吃桂圆,可以让身体慢慢地暖起来,有效地缓解宫寒
二、有宫寒的女性不妨试试多吃红豆,红豆,性味甘酸,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天然营养元素,宫寒的女性多吃红豆,更有效的让宫寒得到慢慢的改善
另外,艾条温灸也是中医常用于治疗宫寒的一种方法,虽然见效慢,每晚坚持就能让宫寒得到更好的改善
三、拔罐调理宫寒也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疗法,拔罐可以将体内的毒气逼出体外,能消除宫寒之痛又不会产生副作用,每天拔罐两次,每次拔罐时间20~25分钟左右即可,只要坚持就能有效的改善宫寒的症状
宫寒并不是单指某一种病症,宫寒的女性通常会出现月经紊乱、量多量少、颜色异常、有血块、闭经、小腹疼痛等情况,宫寒对女性的健康影响特别大,有宫寒的女性如果不积极的治疗,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女性怀孕,因此,有宫寒的女性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平时尽量的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配合医生积极的调理,改善宫寒的症状
治疗宫寒的中医方法首先是可以口服中药
用一些温暖包宫,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比如像艾附暖宫丸,它就是专门治疗宫寒的;如果宫寒兼有血瘀,可以吃一些少腹逐瘀颗粒
如果是阳虚,可以吃一些肾气丸
平时做一些保健的治疗,比如艾灸,艾灸是一些温热的刺激,具有驱寒的作用
还可以用一些中药来泡脚
比如肉桂、艾叶这些温性的药物,那么通过泡脚也能治疗宫寒
拓展资料: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
在中医学的文献记载和正式的教科书及相关的中医妇科专著中并无此词条
但是“宫寒”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热词,也通常会被广泛地运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多数不孕妇女都从不同的途径对这个词有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这个词汇的含义
“宫”可指西医学的“子宫”,也可指中医学的“胞宫”,后者更多的含义是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
因此,这里的“宫”理解为“胞宫”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宫寒的含义和所指的疾病
“寒”在中医中首先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
另一方面,“寒”在中医中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
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使气血流通不畅,因此治疗为温化寒湿之气,服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气血流通不畅,治疗可温补脾肾,服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