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血瘀引发相关病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中草药物有不少的选择,在此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活血化瘀药的相关分类及不同的配伍及作用,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医对血瘀引发相关病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中草药物有不少的选择,在此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活血化瘀药的相关分类及不同的配伍及作用,一起来了解下吧。活血化瘀药类型及组方功效: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许多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血瘀证。久病多瘀,慢性病中更多见血瘀证。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很多,其共有症状主要常见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症积包块,瘀块瘀斑,舌质紫暗,以及各种检查出现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治疗血瘀证的药物也比较多,配伍应用也十分复杂,为提高临床疗效,试对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简单介绍。
一、根据药理研究选用中药
从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来看,血瘀证多见于血液动力学改变或血液形态的异常。对此,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中药,结合上述辨证用药,会收到更好的疗效。
益母草、丹参、川芎、郁金、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延胡索、三棱、莪术、刘寄奴、水蛭可降全血度。
乳香、没药、三棱、莪水、桃仁、山楂、郁金、刘寄奴可降血液粘滞性。
川芎、红花、五灵脂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
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刘寄奴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
二、活血化瘀药的分类应用
治疗血瘀证主要使用活血化瘀药,根据活血化瘀药的功效和性质分类如下:
一是活血止痛药,如延胡索、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川芎、赤芍、当归、郁金、姜黄、苏木、怀牛膝、王不留行。用于瘀血疼痛,药理研究证明这些药有镇静止痛作用。
二是活血消肿疗伤药,如三七、姜黄、丹参、桃仁、红花、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自然铜、乳香、没药、苏木、穿山甲。用于外伤或出血等所致的血瘀肿胀。
三是破血消症药,如水蛭、蟅虫、虻虫、穿山甲、三棱、莪术、大黄、刘寄奴。此类药活血力最强,用于瘀血日久之症积包块。
四是活血调经药,如益母草、桃仁、红花、泽兰、当归、王不留行、五灵脂、凌霄花、月季花、丹参、牛膝、穿山甲。此类药有通经之功,用于妇女月经色黑,伴有血块,月经不调,经闭或痛经。
五是活血通痹药,如鸡血藤、川芎、牛膝、乳香、虎杖、丹参、天仙藤,穿山甲。用于血瘀经络,关节肿胀变形疼痛的痹证,如各种关节炎等症状。
三、配伍应用要点
1.活血与行气: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治疗血瘀证,行气药是必配之品,而应用活血行气药可一举两得,因此活血行气药是常用之品。
2.活血与益气:正气足则能推动血行,气虚不能推动血行,血行迟缓而瘀滞,在老年病及慢性病中常见因气虚不能推动血行而血瘀者,这时宜配行气药。从药理研究来看,许多补气药如党参、黄芪也有活血之功,但用量宜大于活血药,方可收到更好的疗效。
3.活血与补液:补液是指补血和滋阴,因血液亏乏或阴液不足也可造成血液粘稠,血流不畅而瘀滞。另外,由于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因此,补液与活血同用,不仅有利于瘀血的祛除,也可促进新血的再生,是血虚阴亏兼瘀血的最佳配伍。
4.活血与耗气:活血化瘀药多为辛香性燥之品,特别是破血消症之药,容易损伤人体的正气。临床上常见到应用丹参注射液等活血药后,病人出现头胀乏力的情况,这可能是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致能量消耗之故。因此,在久用活血药或用破血消症药等活血力强的药物时,应防止耗伤正气。
5.活血与出血:应用活血药太过,如过用峻烈之品,或用量过大,或应用时间过久时,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或妇女经期等,容易造成出血,这时应选用活血止血之品为妥。
6.药量与药效:活血力的强弱往往与活血药量的大小有关,前人曾说,红花小量则养血和血,大量则活血化瘀。故一般的活血药,大量用之可有破血之力,而破血消症之品小量用之反有活血之效。因此,要根据瘀血的轻重久暂以及病者的体质等,来选择药物,酌定用量。
中草药物范围广泛,药物的选择可多样化,以为为大家介绍的是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及配伍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
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 总结 ,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各种中草药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种中草药的功效和作用 1、补气药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
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
《牡蛎》《神农普惠方》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
《神农普惠方汤》 【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
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
《五苓》《苓桂术甘汤》《汤》《实脾》 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
《神农普惠方》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
《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
《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
《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
《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
《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
《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
《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
《六味地黄丸》 【何首乌】 补血生精: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
通便解毒: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
【白芍】 养血敛阴: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
《镇肝熄风汤》 平抑肝阳: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柔肝止痛: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阿胶】 补血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滋阴润肺: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心烦不眠,阴虚风动所致手脚痉挛,肺虚有热所致咳嗽、咽干等
【龙眼肉】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
3、其他 【百合】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
《百合固金汤》 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枸杞子】 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 益精明目: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
《四神丸》
最近受疫情影响,很多人被闷在家中,平时没时间学习没时间充电的我们,我感觉这个时候可以在家充充电,别的可以不学,但是中医养生我感觉是不是应该提到学习的内容中去了呢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关于清肺的一些重要知识,以及平时在家可以食疗的组方茶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夏季属火,而肺属金,火旺容易乘金,易肺虚
同时火旺容易悔水,致肾水虚衰
所以夏季在清心补脾的同时,也要注意 清肺益肾
“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也就是说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
比如吸烟、空气中的粉尘、环境污染等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常说:“十男九虚”
事实上,不仅男人要补肾,女人也同样需要补肾
下面整理了常见的养肺补肾中药饮片及组方茶,供大家参考认识
养肺 一、中药饮片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本品是秋季调养的佳品
一般入煎剂,每次10-15克,亦可用开水泡代茶饮服(注意:麦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虚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人群)
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可防治秋季温燥伤肺
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适合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
适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百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可作为秋令补益肺气、润肺生津的常用品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对于秋季的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等证有防治作用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可防治秋季肺气亏虚或肺气阴两虚出现咳喘气短、声音低微或嘶哑等症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治疗肺因燥邪或热邪所伤,导致气阴两虚,出现咳嗽气短痰少,或见口干舌燥等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能防治肺燥干咳,肺痨久咳、痰中带血,或百日咳等症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具有润肺化痰、止咳降逆等作用
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川贝母:不仅具有显著的镇咳、化痰作用,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
罗汉果:对于秋燥咳嗽、咽干舌燥、肠燥便秘等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二、组方茶 补肺汤 组方:太子参、黄芪、桑白皮、熟地、五味子、紫菀各6~9克
做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润肺
适用气阴亏耗型百日咳,症见阵咳次数减轻,咳而无力,痰息少,易出汗,声音低微,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舌苔少,脉细弱
益气补肺汤 组方:阿胶6克(蛤粉炒),五味子6克,地骨皮6克,天冬6克,麦冬6克,百合9克,贝母6克,茯苓6克,苡仁12克
做法:用糯米10克,煮汤代水煎药服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治肺痨
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甚则咳嗽吐血
养阴润燥茶 组方:胖大海2枚,北沙参3克,桔梗3克,乌梅3克,大枣3枚
做法: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浸泡1小时,可加冰糖少许调味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适用于秋燥所致的口唇干燥、咽喉干痛等症状者
沙参润燥汤 组方:沙参、玉竹各20克,生地15克,石斛30克
做法:煎汤,每日1剂,每日服两次
功效:有养阴润肺、益气润燥、生津益胃的作用
主治口干唇燥、干咳音哑、心烦口渴等症
麦冬滋阴汤 组方: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蜜枣12克
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
功效:养阴润肺
适于阴虚肺热者
不宜与藜芦同用
平肝润肺汤 组方:北沙参12克,天麻10克,无花果12克,玉竹10克
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润肺
适用人群:老少皆可,阴虚及肝火旺者更宜
四季适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养肺清肝汤 组方:生地12克,寸冬15克,沙参12克,白芨12克,白芍12克,黄芩9克,胆草12克,草决明15克,菊花9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养肺阴,清肝热
主肝肺蕴热
补肾 一、中药饮片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鹿茸: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
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虚阳浮越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海参:海参里面含有丰富的精氨酸、锌、酸性粘多糖、海参素等活性物质,对于改善男女的肾脏功能有强效
可以改善脑、性腺神经功能传导,减缓性腺的衰老,激发雌激素,抑制排卵和刺激宫缩
食用海参补肾要按照疗程食用,坚持早晚各吃一个海参,可以改善肾虚,性冷淡等症状
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
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
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
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
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
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女贞子:女贞子味甘、苦,性平
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功效
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耳鸣,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常用的提神、强壮体力之药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
其功效主要来源于虫草素,虫草素能补益肝肾
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
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
二、组方茶 人参茶 组方:人参3-5克
做法:加水500毫升煎汤,温服
功用:有壮阳补元,强肾益气的作用
淫羊藿茶 组方:淫羊藿20克,茶叶5克
做法:上药煎煮或沸水冲泡
代茶长期饮用
功用:有补肾壮阳作用
适用于阳痿,早泄,遗精等性神经衰弱者
人参姜茶 组方:人参3克,生姜6克,鸡蛋1个
做法:将人参和生姜切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到150毫升,去渣待沸腾时,将蛋清加入药液中,调匀,空腹饮用
功效:人参大补元气,生姜温胃散寒,蛋清味甘又能中和人参,生姜的热性,对于缓解病情很有帮助
沙苑子茶 组方:沙苑子8克,绿茶2克
做法:先将沙苑子捣碎,然后与绿茶按4∶1比例一同放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此方具补益肝肾,涩精止遗之功效
适用于虚劳泄精,腰膝酸软等症
首乌生地茶 组方:何首乌10克,生地7克
做法:将何首乌和生地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的热水冲泡,待温凉即可喝
功效: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心、肺经,能养血,补肝肾;生地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助强心养肾
将何首乌和生地冲泡成茶饮用,有助补足身体不足的肾气,使气血循环佳
杜仲茶 组方:杜仲叶12克,绿茶3克
做法:将杜仲叶切碎,与茶叶一同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饮服
功效:此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
菟丝子茶 组方:菟丝子12克,绿茶3克
做法:将菟丝子捣碎,加冰糖适量,与绿茶一同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服
功效:此方具有补阴益阳,固精缩尿、起痿止遗功效
可治疗男子不育,性功能低下和肝肾虚的消渴症,久服此茶还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
仙茅茶 组方:仙茅5克,红茶3克
做法:用2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本方温肾阳,壮筋骨,适用于男子阳痿精冷,小便失禁,腰腿疼痛与女子阴冷,性欲低下等
益智仁茶 组方:益智仁15克,绿茶3克
做法:先将益智仁捣碎与茶叶一同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此方有温肾止遗之功效,用于下焦肾元不足所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举、性欲低下、心烦失眠等
枸杞茯苓茶 组方: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红茶6克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理想饮料
桂圆红枣茶 组方:桂圆12克,红枣15克
做法:将桂圆和红枣一起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的热水冲泡,放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桂圆有补心脾、益气血的作用,红枣可养血安神
将桂圆和红枣泡成茶饮用,可滋补气血,当气血充盛时,发量就会较多,发色也会较黑且有光泽
合欢茶 组方:人参3克,牛膝2克,巴戟2克,杜仲2克,枸杞2克,红茶5克
做法:用500毫升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冲泡红茶饮用
可加蜂蜜
冲饮至味淡
功效:滋补气血,固肾养精
高丽枸杞茶 组方:高丽参3片,枸杞10克
做法:药材加毫升热水,焖泡5分钟后饮用,每天1杯,可天天喝
功效:高丽参增补元气,活血抗疲劳,枸杞益肝肾,补气血
西洋参茶 组方:3-5克西洋参
做法:用300毫升左右的沸水冲泡,闷5分钟后当茶频饮,反复冲泡至无味后将西洋参嚼服即可起到提神的作用
功效: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滋阴益气及补肾的功效
温馨提醒 夏季养肺补肾很关键,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食疗、药疗养肺补肾之外,还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把本文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养肺补肾从日常做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