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女性应处处小心注意,经常吃药调理也治标不治本。那怎么办呢?为此,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中医验方,帮大家治一治这个“老朋友”。
益肾通经汤
处方:柏子仁10克,丹参、熟地各12克,川续断15克,泽芝叶、川牛膝、炒当归、赤白芍各10克,茺蔚子、生茜草各15克,炙鳖甲9克,红花6克。
本方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主要治疗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
本方是由柏子仁丸合泽芝叶汤所组成。全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宁心安神,即安定心神,方中所用柏子仁、丹参或可加入合欢皮,安定心神, 使心气下降,子宫开放,排出月经。第二,补肾养血,提高肾阴阳,以使血海盈满,从而奠定月经来潮的物质水平。第三,通畅子宫气血,引经血以下行,促月经来 潮。本方不仅有调经的作用,而且通过补肾宁心,提高阴精的水平,有助于卵子的发育。由于辅以活血调经,促动阴阳的转化,排出卵子,所以还有促排卵的作用。
清肝调经汤
处方:勾藤12克,炒山栀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包煎),炒川续断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本方有清肝解郁、化淤调经的作用。主要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等病证。本方须在行经期服用。
本方是由丹栀逍遥散合加味失笑散组成。丹栀逍遥散是滑肝解郁的名方,为治疗月经提前的主方。加味失笑散是化淤止血名方,为治疗月经过多的主方。 两方合用,稍作加减,故能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等病证。其中加入川续断,有一定深意,川续断有补肾助阳、活血调经的作用;月经提前,经量过多者,多与肾 虚有关,故加入川续断补肾调经。
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制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
用法: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月经过多气虚者司
中医辨证月经过多有虚实之分。虚考多为气虚不足,气不摄血;实者或因血热,迫血妄行,或因血瘀,血不归经。气虚者司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 白术15克、升麻6克、白芍12克、黄精12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续断12克、茜草根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血热者可用黄芩9克、黄柏 9克、山桅9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乌贼骨12克、茜草根12克、续断12克、炒地榆9克、槐花9克,水煎服。血瘀者可用当归12克、熟地15克、 白芍12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6克、三七9克、茜草根12克,水煎服。
气滞血燎经期延长者司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两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症等疾病可引起经期延长。
中医认为,经期延长可因气滞血燎、血不归经而引起,亦可因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导致。气滞血瘀者,可用 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6克、蒲黄9克、益母草15克、香附12克、炒白芍9克,水煎服。服虚内热者,可用生地12克、白芍12克、女贞子 12克、旱莲草15克、玄参9克、黄柏9克、山萸肉12克、青蒿9克,水煎服。气虚者,可用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 艾叶6克、乌贼骨9克、阿胶15克(烊冲),水煎服。
现在不仅仅是西医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中医也可以
而在我国,大部分女性更偏向于中医的中药调理
总的来说,中药调理比西药调理更为温和,但是时间较长
很多中医在治病时还会辅以食疗的方法
那么,中医调节月经不调? 中医调节月经不调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根据症状不同有: 1、月经先期
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
治疗选用止血片
虚热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
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
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
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2、月经后期
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
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
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
血虚型: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
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
气滞型: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
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型:症见经来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食少,闷闷不乐
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
肾虚型:症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后跟痛,夜尿多
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根据月经不调的病症不同,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吃什么中药也是不一样的
选择中药要对症下药
月经不调吃什么药 1、中药:月经不调的女性可服用中药治疗
丁香、紫珠、坤草、鸡血藤、千金拔、麦冬、阿胶、乌蛇、赤白芍各、红花、桃仁、紫云英、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生薏仁、红藤等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达到通经活络、祛瘀活血,清利湿热,补气养血的作用
但选用何种药物、如何搭配和服药量等则需咨询医生意见,切不可私自配服,以免服药不当出现意外
2、中成药 (1)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胃养血
用于两肋胀痛,倦怠食少,月经提前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切忌气恼劳碌
(2)乌鸡白凤丸: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3)花红片: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稠,月经不调,痛经等症;附件炎见上述证候者
(4)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
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
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
(5)康妇炎胶囊: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月经不调可以吃中药调理吗?月经出现不调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这是大多数女性朋友们会比较关注的问题
毕竟生理期出现不调的情况可能大多数女性朋友们都有发生过的,当然也有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好和注重经期调养的女性朋友们可能是没有经历过的,如果有这样的问题出现的女生一定要去及时调理呢
不过回归正题,月经不调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嘛,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月经不调可以吃中药调理吗? 可以的
中医认为,月经失调是阴虚的表现,由气血淤滞所造成
淤血滞留体内、脉络受阻、外毒入侵人体、产后恶露不下等都可能会引致气血淤滞
治疗这些病症,要从调节内分泌入手,要令气血通畅,使精血滋养全身,促进血液循环,由内而外的全面调理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功能亢进者应多注意养阴治疗,而对于功能减退者往往表现有气血两虚、肾虚等,一般是给予补血益气,补肾等药物进行治疗,使情况得以改善
月经失调怎么调理好得快,中药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功效,它通过调整内分泌、活血化瘀、行气补血,达到气血平衡,逐步清除体内代谢淤积,使内分泌恢复正常状态
至于中医调理内分泌失调要多久,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有的一两个月,有的两三个月
生活中除了中医调理以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也是疾病治疗好的关键
另外,治疗内分泌失调还可以通过西医手段
对于内分泌失调,西医治疗的指导原则当然是调节内分泌,使之重新达至平衡
针对不同的病因、症状及体质、严重程度,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通常对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功能亢进,以抑制、消减为原则,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内分泌肿瘤,或用药物抑制激素的分泌和合成;对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失调,原则上是补充其不足,包括补充生理剂量激素,器官移植等
月经不调吃什么药调理最好 1、乌鸡白凤丸 由乌骨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等多种药物制成,乌鸡白凤丸在调经止带方面,疗效显著,同时其显著的补气养血效果也很是受人瞩目,对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等都是很好的调理方法
2、益母草颗粒 益母草颗粒的主要成分就是益母草,益母草颗粒在调理气血虚亏等原因引起的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等问题时,效果明显
3、鹿胎膏 由红参当归、益母草、地黄、丹参、香附(醋制)、肉桂、木香、赤芍等药物,鹿胎一直是传说中的女性调经止带的圣方,可以说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鹿胎膏在月经不调的神奇功效的记载
4、阿胶 主要为驴皮、冰糖、黄酒、豆油熬制而成,在调理女性月经不调方面具有出色表现,也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良方,并且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其调经止血的功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