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煮中药2个重点(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时间: 2022-12-30 21:38:22

煮中药2个重点

水质:煎中药的水,无论是乡村用的河水、井水,还是城市用的自来水,都应沉淀一小时后再用来煎药,这样可澄净水中的一些杂质和有害元素。煎药不能用热水、开水,只能用凉水。煎熬过程中不能添加水,煎之前水应一次加足。

水量:水少了容易煎干,水多了药液淡,量多难喝。因此,掌握适当的水量很重要。下面是控制加水量的公式:首次煎水量一药的重量(克)times;10毫升;第二次煎的水量一药的重量(克)times;6毫升。

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中药熬制有讲究,正确的熬制方法是什么?我们知道,中药治病是最接近我们食疗的方法,中医使用中药治病,而中药很少有成药,每次都是拿会成包的药材回来自己熬,一般医生都会告诉我们熬制的一些要求,现在已经有很多医院提供中药代熬的业务,但是很多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学会熬制,这样感觉会更加好一些,今天就把熬药的注意事项说一下,其实无外乎熬药的工具、火候和盛放药材的工具这几个方面

熬中药的器具非常重要: 熬中药时切忌不要用铁锅和铝锅,最好的是用陶瓷砂锅,可能很多人家里可能没有准备砂锅,其实家里可以常备一个砂锅,因为好的砂锅不仅可以熬中药,平常还可以用它煲汤也,这样煲出的汤口感要比铁锅和高压锅好,熬中药都需要时间长、慢火、砂锅的材质特点决定它不会与里面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散热比较慢,而影响到材料的质效! 熬中药三步法: 一般情况下中药要熬煮三次,把熬出的汤药兑一起,分三份服用,除非医生单独嘱咐,否则都是这样

熬中药时一定要先将中药先泡20分钟左右,把中药倒进砂锅,再加冷水,需要根据药的多少加水,以盖住药为好,第一次最好多加点,水的位置高出药面一半最好!因为中药太干,泡的过程当中,再用筷子搅拌一下,这样让中药更全面的吸收水分,就可以减短熬的时间! 中药泡好后,开始放在煤气或炉子上熬,第一次不用熬太久,开后小火煮10分钟左右就可以,要是农村有条件,用柴火熬,效果最佳,因为柴火停熬后,柴火还有最细、最慢的余火熬出最全面的药质,熬中药一定要有人看守,刚开始用大火,等开后就调到小火,被称作文火,中药千万不能熬干了,不要以为熬干了再加水,这样是非常错误的,熬干的中药已经起了反作用,带有非常重的毒性!切记! 熬第二遍这样的时候,直接加水就可以了,不要再泡,要比第一次加的水多一些,第二遍比第一遍药性少了,所以要多一部分水,熬久一点,小火熬20分钟左右的样子,然后用筷子比住药材,倒出药汤、等到温热的时候饮用就可以了,最好是温热,不要等到凉了,趁热喝更加有效! 中药一般最多熬三遍,不是说熬了就不能喝,而是三遍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药质了,第三遍最好也多一点水,如果你有条件的话,水加到可以熬20至35分钟都可以,反正最后一遍,就倒掉了, 把三次熬好的汤药兑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平均分成三份,根据医嘱分三次喝掉,不要因味道不好添加其他东西,会影响药效的,岂不闻“良药苦口利于病”说的其实是中药

盛放重要的器皿: 盛中药的器皿也有讲究,最好是用陶瓷的,这样避免中药与器具产生化学反应!中药很苦,很多人问可不可以加糖熬,这样是错误的,加糖会大大影响药效的,怕苦,可以在喝完药后,准备一些凉白开漱口即可,只是舌根部感觉苦,其实闭住呼吸绕开舌根喝,一点问题都没有,谁让生病了呢?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谢谢!

中药熬制有什么注意事项?

中药是很多人治病的一个重要方法,中药虽然味道比较苦,但是能够从根本上令身体远离疾病

熬中药属于一个技术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完美完成的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详细说说熬中药注意事项,来了解下吧! 熬中药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 熬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很多,除了最首先的器具以及清洁工作之外,药材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熬中药所需要的火候以及时间,着都是具有特别讲究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影响药效

具体的熬中药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器具的选择 中医告诉我们,在熬中药的时候最好能够选择砂罐,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砂锅,这些砂锅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的,最能够让中药材的功效发挥最大

除此之外,不锈钢也是一个很好的材质选择,不会生锈同时在市面上也更加常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能够选择铁锅或者是铜锅,这些都会影响药效

第二:做好清洗工作 事实上,在专业药店中购买来的大部分药材都是不需要清洗的,大家不要担心不干净

如果说一定要对药材进行清洗,那么只需要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的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够浸泡着清洗

如果说需要熬煮的药材属于小颗粒的,例如车前子以及决明子这种类型的,在清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千万不能够被冲走了

第三:水的用量 重要是使用清水来进行熬煮的,所以水的用量需要特别的选择

很多人都说在熬煮药材的时候将三碗水煎煮成为一碗水就可以了,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首先碗的大小每个家庭中的就不一样大了

在熬中药的时候,加入的清水一定要能够淹没药材水面两到三厘米,也可以用手摁住药材,刚好能够漫过手背就可以了

其中还需要特别的注意,一些中药材的吸水量比较大,特别是花草类的药材,这些再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之后水位就会下降,这个时候一定要继续增加一些,然后再开始熬中药

第四:火候大小 有经验的老中医告诉我们,一般在熬中药的时候火候也是会影响药效的

建议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开始应该大火,煮开之后再改成小火

但是,如果煎煮的是一些具有治疗外感功效的药物,那么应该在水煮开之后继续大火,熬煮大约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第五:熬中药的时间 熬中药注意事项,所需要的时间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火令水烧开之后进行小火煎煮

如果是一般中药,那么这个过程第一次煎煮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分左右,第二次煎煮则是应该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如果熬中药煎煮出来的药效是解表类的,第一次煎煮的时间要减少,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第二次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是滋补类重要,那么煎煮的时间应该适量增加,第一次控制在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而第二次则是要控制在二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第六:第二次熬中药注意事项 中药并不是煎煮一次就可以了,一般中药都是需要煎煮两次,如果是滋补类的中药那么煎煮的次数还需要增加,例如三次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些医生开出的药量比较大的方子,最好也要煎煮三遍左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渗出药效

建议患者将两次煎煮出来的药液混合之后,分为两次服用,如果是煎煮了三次的中药材,那么以此类推就可以了

这样服用之后药效比较均衡,避免让身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第七:药液的过滤 建议在熬中药解暑药液煮好之后,立即对药液进行过滤,不能够将中药长时间的放在锅中,这会影响药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