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枸杞的吃法(枸杞的食用方法)

时间: 2022-12-31 21:20:56

枸杞的吃法

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枸杞,但不同季节有对应的不同吃法,不同的搭配也适合不同的病症,吃对了,效果才更好,吃错了却很伤身!

养生.JPG

枸杞作为药食两用的进补佳品,被称为水果伟哥,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为佳,感冒发烧、腹泻的病人、高血压患者最好别吃。

枸杞作为药食两用的进补佳品,有多种食用方法。

枸杞茶:枸杞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夏季宜泡茶,但以下午泡饮为佳,可以改善体质,利于睡眠。但要注意的是,枸杞泡茶不宜与绿茶搭配,适合与贡菊、金银花、胖大海和冰糖一起泡,用眼过度的电脑族尤其适合。

枸杞粥:冬季枸杞宜煮粥,它可以和各种粥品搭配。

枸杞炖羊肉:也是很适合冬天食用的。

羊肉_500504010.jpg

枸杞炒蘑菇:家常炒菜加入枸杞后口感颇佳,如枸杞炒蘑菇就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素菜。

枸杞玉米羹:鲜香可口,色泽美观。

枸杞两大神奇功效:美白养颜,滋补壮阳。

对于女性:常吃枸杞还可以起到美白养颜的功效。不仅如此,枸杞也已悄然走进国外的超市,塬先对枸杞一无所知的西方人逐渐了解到,枸杞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β-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铁含量比牛排还高。

护肤.gif

  对于男性:更吸引人的一点是,枸杞所起到的壮阳功能令西方人喜出望外,于是精明的英国商家索性将枸杞称为“水果伟哥”。

  不适人群:枸杞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因此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癥、腹泻的病人、高血压患者最好别吃。

  合理用量: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

枸杞的食用方法

枸杞既可以作为一种食材,也可以作为一种药材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起到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无论男女都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饮食枸杞来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那么枸杞的食用方法都有哪些呢? 枸杞的食用方法 1、和豆浆一起

我们在磨豆浆的时候放入适量的枸杞,既可以让豆浆的口味变得更佳独特,而且还可以增加豆浆在人体中所发挥的功能

豆浆本身的营养就非常丰富了,加上枸杞一起,每天适量食用,可以起到安神、提神、补肾、丰胸的作用

2、和粥放在一起

熬粥的时候适量的放入枸杞,可以起到补肾、养生的作用,做法:准备好适量的白米、枸杞;将食材清洗干净之后,先将大米放入锅中熬煮,快熟的时候再放入准备好的枸杞即可

做法简单,营养也很丰富,而且还可以减肥

3、直接吃

很多人在食用枸杞的时候喜欢用水温水泡着喝,其实这样并不能够完全将枸杞的药效发挥出来,因为枸杞在受过温水浸泡之后会影响它的药效

因此,直接将枸杞放在嘴巴中干嚼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充分的吸收枸杞的成分,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但是干嚼枸杞的时候要注意,数量上最好保持适量,否则很容易滋养过度

4、枸杞和菊花一起泡茶

虽说枸杞通过用水浸泡后营养成分没有干嚼的高,但是和菊花一起泡茶也是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枸杞菊花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有好处

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对于脾胃虚弱的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在浸泡枸杞菊花茶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几个大枣,能起到加强健脾的作用

枸杞它还具有清热、治疗糖尿病、治疗咳嗽的功效

另外,如果有失眠,低血压,贫血,肺结核等各种疾病也可以通过枸杞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而且长期的食用枸杞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坏的副作用

虽说如此,但是我们在吃枸杞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量,过量的食用枸杞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怎样吃枸杞子 枸杞的四种吃法介绍

1、炒菜、做粥的时候放一把

用枸杞泡水喝是最常见的,但枸杞中所含的维生素大多是水溶性的,遇热容易被破坏

推荐把干枸杞稍微泡一下,在炒菜、做粥时,或者是蒸包子、煮水饺时,放一点枸杞作配料就可以了

2、像普通食物一样吃

吃枸杞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像普通食物一样入粥饭、羹汤、菜肴里边,不仅滋补,而且不会上火

3、打豆浆的时候放一些

很多人都拿枸杞泡水喝,仅仅是简单浸泡一下,枸杞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很难完全被吸收

可选择在用豆浆机打豆浆的时候,放上一小把枸杞,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枸杞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了

4、干嚼枸杞比煲汤更补肾

枸杞多糖是一种蛋白多糖,若用水煮加热提取,会使其变性而导致药效降低

因此,从食用方法上来说,直接嚼吃枸杞子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其保健效果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

如果是干嚼枸杞,吃的数量就要减半了,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