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按什么穴位养肾

时间: 2023-01-15 22:51:01

按什么穴位养肾

按什么穴位养肾 按摩哪个部位养肾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 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六十至八十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以上三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常年不断,必然见效。

2、丹田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五十至六十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3、肾俞穴

肾俞穴也是补肾要穴,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操作方法为:用手掌拍打背后的肾俞穴,每次拍打百十次,腰部的酸疼感很快就减轻了。

方法:经常拍打此养生穴位,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

中医五大穴位——人体自带的“养肾药”

中医治疗,不仅有中药,还有针灸、推拿、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其中经脉循行,身体的穴位让我们窥见人体蕴藏的无尽奥秘

其实,人体有自己的“养肾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按摩的方式来治疗肾虚?哪些穴位在肾虚的治疗中有奇效?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手法来按摩这些穴位呢?

养肾穴位大揭秘: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乃是肾经的首穴,人体长寿大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身强力壮

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也可以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2、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脚踝凸出部位和足跟腱之间,当我们摸到略微凹陷的地方就是太溪穴的位置了

中医上讲太溪穴是肾经原穴,对太溪穴按摩时我们可以盘腿正坐,然后用两只手的拇指分别按压反方向的穴位

按摩方式可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捏20次,每天按两次即可

按摩太溪穴不仅可以治疗肾亏,还能缓解头痛,月经不调等问题

3、商阳穴

商阳穴的具体位置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别名绝阳

对该穴位进行按摩可以有效改善肾脏功能,还有延缓衰老、强筋健骨的功效

还有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相对用力,以及指甲的硬度用力掐按商阳穴

每次掐按3-5分钟即可

亦可用棉签或者圆珠笔的末端连续刺扎商阳穴,可同样可以起到养肾护肾的作用

4、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的位置,也就是肚脐正下方四横指的地方,为先天之气海,是 养生 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可以用按揉法或震颤法,将一手握成拳状,放于关元穴之上,顺时针的旋转按摩三分钟,再逆时针的旋转按摩三分钟;也可以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通过对该穴位的按摩,可以帮助提升肾气,强健身体,改善肾虚引起的诸多症状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增强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为益

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可以保养身体,还能提高肾脏功能,我们知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养肾之前先健脾胃,脾胃好,吸收好,养肾也就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中医养肾的5大奇穴,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可以适当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肾虚的情况,当然了,如果发现自己肾虚症状明显时,一定要找中医辩证,对症治疗

按什么穴位养肾 养肾的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

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六十至八十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

以上三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常年不断,必然见效

2、丹田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

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五十至六十次

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3、肾俞穴 肾俞穴也是补肾要穴,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

操作方法为:用手掌拍打背后的肾俞穴,每次拍打百十次,腰部的酸疼感很快就减轻了

方法:经常拍打此养生穴位,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