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秋天补什么

时间: 2023-01-16 05:52:38

秋天补什么

秋天补什么 秋天补什么脏器

1、百合、薏米补肺气。有肺气阴虚征象的人,应辨证予以补气、补阴或气阴俱补。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药、蜂蜜等补益肺气。有肺阴虚症状的人,可用核桃仁、芡实、瘦肉、

2、蛋类、乳类等食物滋养肺阴。如伤及胃津、肝肾阴气时,可用芝麻、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阴。

3、芡实是一种“防燥不腻”的秋补佳品。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4、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大便干结、反胃呕吐、虚热咳嗽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合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但是,由于梨、甘蔗性寒,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者不宜食用。

秋季进补吃什么?5个好选择,可以适量吃一点

众所周知,秋季是进补的好时机能达到固护阴精以及收敛阳气的效果

但是要科学的进补,切不可不分虚实的乱补,这样会增加身体的负担,甚至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1、山药

秋季人们会出现没有食欲、腹部胀痛、消化不良以及不喜欢说话的症状,此类人群可以多吃山药能达到补肺脾肾以及益气养阴的效果

脾胃虚弱以及饮食不振和消化不良的人群,每天可以喝一碗山药粥

尽量把山药和红枣搭配在一起,把30克大枣60克山药和50克粳米一起熬成粥,能达到健脾胃以及刺激食欲的效果

食欲差以及腹胀的人群可以把干山药炒熟,然后再把适量的生山药研磨成细末,使用米汤冲服,每天早晚各喝一次

2、麦冬

把适量的麦冬放在杯子里面使用开水冲服代茶饮用,可达到润肺清心以及养阴生津的效果,能应对秋燥咳嗽

但是麦冬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不然会引起脾胃虚寒以及腹泻、大便糖稀等,每次控制在30克左右

3、阿胶

阿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补血润燥的功效,特别适合于血虚人群,同时也可辅助治疗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失眠

但是阿胶会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对于舌苔厚腻、脾胃虚弱、没有任何食欲以及大便稀溏的人群,尽量不要吃阿胶

进补阿胶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若是出现了大便干结以及流鼻血口舌生疮时拒绝吃阿胶,以免加重身体上火

4、西洋参

把3克西洋参和10克枣仁清洗干净,放在杯子里面使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西洋参具有益气生津以及滋阴的效果,能缓解秋季干燥所引起的口干舌燥,特别适合于全身无力以及阴虚火旺的人群

5、党参

党参具有补气的功效,适合于气虚所引起的感冒人群,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冒

党参可达到养血生津以及健脾益肺的功效

推荐选择党参白术汤,把30克党参,一个猪肘和10克白术全部洗干净,一起放在锅里面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之后再用小火煮三个小时,最后加入调料味即可,每星期喝1~2次,能提高免疫力

温馨提示

秋季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

另外也不能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材,不然会引起脾胃虚弱

秋天需要吃什么补品?

秋季早晚的温差有些大,而且天气会逐渐转凉,很多的疾病都会在秋天显现出来,尤其在秋天过后就是冬天,如果想要抵御寒冬,这时候就需要吃一些补品了,适当的吃一些补品,可以让身体更加适应天气的变化

秋天需要吃的补品比较多,银耳和百合就非常适合秋天食用,因为秋天是比较干燥的,所以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这时候适量的食用银耳和百合,可以起到滋润身体的作用,能够让身体更加的健康,这样的补品是非常适合在秋天食用的

秋天吃补品,它讲究“补而不峻”、“防燥不腻”,除了银耳和百合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补品适合秋天食用,如乌骨鸡,花生和蜂蜜等等,里面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能够起到滋阴补阳的效果,这些食品还可以和其他的中药进行搭配,可以使补品的效果更加的好

虽然说秋天吃补品效果非常好,但并不是什么补品都能吃的,有些补品是需要看身体状况的,吃补品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能一次性食用过多,否则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会出现消化系统紊乱的情况

如果是脾虚的人,可以多进补茯苓饼,山药和香砂六君丸等等

如果是老人及儿童想要在秋季吃补品,可以多食用山楂和白萝卜等有助于消化的食物

身体状况不同,进补的补品就需要因人而异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补品,所以在秋天进补的时候,可以先查阅相关资料,看自己是否适合食用某种补品

秋天的补品也可以自己做,例如在煲汤的过程当中,可以在汤里面放入山药核桃等等,核桃的口感是非常好的,而且不上火,有滋阴补脾胃的作用,在秋天使用是非常好的,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适量的食用一些人参,可以起到补身体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