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肝胆郁火吃什么好

时间: 2023-01-16 11:00:12

肝胆郁火吃什么好

肝胆郁火吃什么好 肝胆郁热吃什么食物好

1、猪胆绿豆粉猪胆汁120g,绿豆粉80g,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g,日2次。

2、菊花粥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3、芹菜粥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龙胆草:治肝胆湿热郁火第一要药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与根茎

性寒,味苦,归肝、胆经,有泻肝胆实火、除三焦湿热之效

清肝胆湿热 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入肝、胆经,故对于肝胆湿热郁火所致诸病为第一要药

凡肝胆湿热之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疮,用之均有良效

湿热黄疸 治肝胆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所致的阳黄,常与茵陈、栀子、大黄、凤尾草等药同用,亦可配伍他药治疗阴黄

然龙胆草苦重寒胜,故应注意不宜过用以免凉遏冰伏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所致的各类阳黄,喜用刘渡舟先生所创制的柴胡解毒汤,如果热重于湿,多加入此药,常用量10~15克即可

如嫌其药性过凉,在方中少佐3~5克桂枝即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龙胆草水提物、醇提物均有很好的利胆作用,而本品所含的龙胆苷有直接的保肝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黄疸的现代药效机制,临床可以参考

阴肿阴痒 本品性沉重,易走下焦,清利湿热之功较强,故对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囊红肿,甚则肿大如瓜,亮如水晶,坠胀疼痛,小便赤热者,乃为必用之品,临床常与栀子、木通、生地等药同用,如龙胆泻肝丸

《本草汇言》记载,治疗阴囊发痒,搔之湿润而不干,可以本品加五味子、刘寄奴同煎取汁,加入樟脑末,浸洗外用

笔者曾治疗阴囊湿疹患者,内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开本方配合外用后治愈

对于妇科检查无滴虫、无感染的阴中瘙痒,以本品为主药的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也有良效,有资料报道,治疗39例,总有效率达93.75%

带下淋证 湿热下注可致妇人带下之疾,而男女均可致淋证,本品由于善清下焦湿热,故亦为常用之药

如对于妇女带下病,可与苦参、蛇床子、黄柏、苍术等配伍,加入仙鹤草、鸡冠花效果更为理想;对于湿热淋证出现尿频尿痛,甚则尿血,尿道涩滞,单用本品煎服即可,也可配伍瞿麦、栀子、滑石、扁蓄等,以提高疗效

湿疹湿疮 湿热内蕴导致湿疹、湿疮,症见皮肤瘙痒难耐,甚则破溃出黄水,由于本品为清利湿热之佳品,故亦每为要药

笔者常将其与黄柏、苍术、牛膝、薏米、地肤子、徐长卿、赤芍、苦参、生地等配伍而取效

曾有一老干部,由于工作紧张劳累,精神压力大,患下肢湿疹甚重,经京城很多皮肤科医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后听他人介绍,求治于余

即以此方,重用龙胆草、黄柏、生石膏、水牛角,配合凉血药,治疗1周取效,月余皮疹消失,2月痊愈,至今数年未发

泻肝胆实火 龙胆草苦寒而入肝、胆经,为清泻肝胆实火第一药,如泻青丸、龙胆泻肝丸均以本品为主药

故肝胆火盛者,恒用本品主之

《名医别录》有本品“益肝胆气”之说,《本草纲目》释义云:“相火寄于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

”此言诚不虚也

肝火胁痛 张景岳《本草正》云:“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药,大能泻火

”肝胆实火逆于肝胆经脉,导致胁肋疼痛,攻冲胀闷,伴口苦、耳聋耳鸣等,常与栀子、黄芩、柴胡同用,如《医方集解》之龙胆泻肝汤

肝火头痛 肝火循经上冲于头,出现头痛、头晕、目眩等症,中老年人常伴血压上升,大便秘结,此时用本品泻肝火,可与栀子、大黄等同用,如《丹溪心法》当归龙荟丸

刘渡舟先生对于肝火上冲之高血压,头晕头痛如坐舟车者,曾创制一方治之,名曰三草芍甘汤,方由龙胆草、夏枯草、益母草、白芍、甘草组成,临床每收桴鼓之效

经笔者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证实,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降压效应与尼莫地平相当,且降压时长在尼莫地平之上,远优于其他中药降压药

现代研究证明,本品有镇静作用,大剂量有降压作用,这两个效应也有利于其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血压升高

肝火目赤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循经上冲则易发目赤肿痛

本品通过泻肝经实火,能治肝胆实火上冲所致的目赤目肿甚则目中生翳,故张元素称其为“治眼中疾必用之药”

临床上可单用煎水洗眼,或与清肝药菊花、栀子、夏枯草、青葙子、决明子等同用内服

肝火耳聋 肝火上冲所致的耳聋耳鸣也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对人体听力损害甚大,而中西医均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尤其是突发性耳聋,发病突然,若治疗不及时往往致人失聪,如能及时用大剂量龙胆草治疗,大多数可取得远胜于西药及常规中药治疗的佳效

一围绝经期耳聋的患者,发病后半月内完全失聪,经他医用平肝潜阳法不效,求治于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用龙胆草30克,丹皮10克,菖蒲10克,苦参10克,山栀子15克,大黄3克,连用10天,即有听觉恢复,后龙胆草增至40克,再服2周,基本恢复正常

笔者学习张老经验,治疗此病近10人,均获佳效

其中一患者,原右耳失聪,3月前因生气着急而突发左侧耳聋,对面说话须大声喊才能听到少许,平时音声完全无反应,经三甲医院五官科诊断为突发神经性耳聋,经高压氧、输液、服用营养神经药等治疗3月无效,求余诊治

辨证为肝火上扰之耳聋,与龙胆草40克,菖蒲15克,全虫5克,蝉蜕10克,大黄5克,栀子12克,白芍20克,夏枯草30克,14剂

药后听力明显好转,继服14剂后,听力检查明显改善,能听到正常说话声,加减后继服3月,左耳听力恢复正常,失聪多年的右耳也可以听到少许声音

缠腰火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多由于肝火上炎或挟湿热所致

对此病龙胆草也有佳效

据笔者经验,此病初起之时,疱疹焮红,疼痛难耐,多伴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苦等,此时最重要的治法就是重剂清泄肝胆火热之邪,用大剂龙胆草、大黄、栀子、连翘,加用当归、赤芍、元胡等,令人痛快泄利数次,则疼减而疱疹变淡变浅,再配合外治,可很快痊愈,且不留后遗疼痛

如治疗不及时,往往病情迁延,数月疼痛不解,余临床上遇此者多矣,甚者有数年而仍时发疼痛者

笔者萱堂老母,86岁时患此病,疱疹明亮焮红,疼痛难忍,即用此法治愈,龙胆草用至20克,大黄用至10克,泄利3次即疼减疹平,配合外用涂药,月余后即安,未留任何后遗症

除肝热生风 肝经蕴热,易化火生风

本品为肝胆两经泻火之品,对于肝胆实热导致的热盛惊风有效

如肝热极而生风,症见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常与黄连、牛黄、钩藤、青黛、麝香等配伍,如《小儿药证直诀》之凉惊丸

若见小儿急惊,热盛抽搐,或肝经郁火,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者,常与栀子、大黄、防风、当归、川芎、龙脑同用,以泻火清热,通腑定惊,如同书中的泻青丸

龙胆草内服入汤剂,根据治疗目的不同而决定剂量,小剂量3克左右可以刺激胃液分泌有健胃之功;对于肝火亢盛者,可以用至30~40克,尤其是肝火耳聋与缠腰火丹时,有是证即用是药,不必为苦寒伤胃所囿

由于本品苦寒伤胃,故不可长期大量服用;脾虚,平素大便偏溏者慎用;阴虚津伤者用本品时也要注意,以免苦寒燥津

降肝火的中药方

1、夏枯草说到夏枯草,或许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一味清热去火的常用中草药

也在许多夏日凉茶制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广东的凉茶,夏枯草是重要原料

其实,夏枯草的功效远远不止清热去火这么简单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入肝、胆经

具有化痰止咳、消肿祛瘀、降血压的功效

夏枯草煮水喝,可起到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于体内干热、熬夜后出现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

也可以用其和瘦肉一并熬成粥

具体做法是用夏枯草10克、猪瘦肉50-100克与适量的水一起煲,煮至肉熟后,再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汁,每日1次

2、菊花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

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还有养肝护肝的功效,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去肝火推荐枸杞菊花茶,枸杞子、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

除养眼外,还适用于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

3、柴胡柴胡性凉、微寒,入肝、胆二经,有和解退热、护肝解郁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肝经郁火、内伤胁痛、疟疾、口苦目眩等证

中医治疗传染性肝炎的肝气郁滞型所用的柴胡疏肝散,其主要成分就是柴胡

常喝柴胡粥,同样可起到促进机体免疫、利胆、护肝等功效

常喝柴胡粥可护肝

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2汤匙

将柴胡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取汁液,加入大米煮粥

等米熟透放入白糖,再煮一会儿

需要注意的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上逆者应忌用或慎用

4、桑叶新鲜脆嫩的桑叶既能清凉解毒又能补充体内的元素,具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此外,由于粗纤维多,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有效地缓解体内毒素堆积现象

桑叶味苦性寒,有疏散风热、润肺润燥功效,一种药物兼有清、润两种功效实在难得

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养生

5、蒲公英吃点鲜蒲公英可以败肝火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尿床草、奶汁草,为菊科多年生药食两用的植物,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胃经,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蒲公英通常是下水焯过苦味之后,用点蒜末、生抽、香醋、香油、盐拌了端上来的

这时的蒲公英清香怡人,非常祛火,吃了以后,身体里面顿觉清爽了不少

如果肝火旺、有肝炎者不妨在春天多吃些蒲公英

6、薄荷薄荷叶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败火、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多种保健功效

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薄荷除了用来泡茶外,还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或者与鲫鱼一起煲汤

需要提醒的是,有夜间盗汗、烦躁不安、皮肤瘙痒、吹风容易感冒等症状的人以及脾胃虚寒、腹泻者要少吃

7、龙胆草龙胆草为清热燥湿类中药,性苦味寒,归肝、胆经,有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的功效,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就列为中品,在我国入药历史已十分悠久

推荐龙胆草粥的做法

龙胆草10克,竹叶20克,白米100克

先用水煎龙胆草、竹叶,取汁加入白米煮成粥,代早餐食

龙胆草泻肝降火,竹叶清心除烦

适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属于肝郁化火者

8、甘草甘草具有补气益脾、泻火解毒等作用,是防暑降温的佳品

具体来说,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熟甘草能入中焦,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如果您是平素爱上火的体质,一到秋天就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问题,可以选生甘草2-3片,菊花5-6朵,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即成一杯温润去火的甘草菊花茶

9、栀子栀子虽有显着的清火作用,但它味苦性寒,苦寒药容易伤胃,所以古代医学家采用煮粥服食的方法,既可达到清热毒治目疾的效果,又能减轻对胃的不良的刺激

这就是栀子仁粥的妙用

栀子仁3~5克,粳米1~2两

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清热,泻火,适用于目赤肿痛,急性眼结膜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

10、金银花金银花被誉为是名副其实的“降火英雄”

相对于各种降火食材、中草药来说,为什么金银花的降火功效尤其突出呢?这是因为在金银花的体内含着一种重要的物质“木犀草苷”

将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煮三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

可以清热、解暑

以金银花为主的“双花饮”,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等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