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阴虚的食物是滋阴润燥的饮食,比如说紫米、核桃、黑芝麻、赤豆、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香菇、黑豆,营养比较丰富,能够补肾阴,也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
2、也可以选择深海鱼类、羊肉、乌鸡、甲鱼、海参,可以做到饮食的均衡和营养。
1、鸡蛋
鸡蛋其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黄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质
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2、甲鱼
从中医食疗角度说,甲鱼性味甘、平,入肝、脾经
具有养阴、凉血、清热、散结、补肾等作用
有滋阴凉血作用,为清补佳品,对阴虚之人,食之最宜
并且甲鱼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
甲鱼的背壳,又称鳖甲,也有滋阴补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亦宜
3、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阴益寿之功,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食之更佳
4、燕窝
我国医学认为燕窝,性平,味甘,有补气阴的功用,尤其能益肺阴,为清补佳品
凡阴虚体质,尤其是肺阴虚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最宜食之
是滋阴润肺之珍品,对肺阴虚的中老年人有很好的疗效,被誉为至珍至美的滋补佳品
5、桑葚
性寒,味甘,有滋阴补血之功,最能补肝肾之阴
尤其是肝肾阴虚体质之人出现消渴、目暗、耳鸣耳聋,食之最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阴虚体质适合清补 这7种食物可常吃
女性肾虚多属于肾阴虚,那么女性肾阴虚吃什么补呢?滋阴补肾的食物是首选,具体女性肾阴虚吃什么补?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女性肾阴虚吃什么补?
肾虚分为两种,肾阴虚和肾阳虚,而女性常常会因为肾阴虚造成各种不适
肾阴虚属于物质的耗损,即是性生活频繁、过度运用脑力等
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甚至经少或闭经,所以不容忽视
女性肾阴虚吃什么补?下面我为您介绍8种可以滋阴补肾的食物
1、桑葚
桑葚有滋阴补血功效,能补肝肾之阴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和补肝益肾作用
《本草经疏》说,桑葚“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适用于肝肾阴虚体质的人,高血压患者最适合
2、黑枣
黑枣是黑色的,因此被誉为是补肾的佳品
黑枣味甘涩,性寒,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中以含维生素C和钙质、铁质最多,有补益脾胃,养肾阴血的功效
想要养肾的MM可以多吃一点黑枣
3、干贝
又称江珧柱
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在选购时要注意购买好的干贝
好的干贝粒形肚胀圆满,无碎肉,肉质清晰粗实,色泽浅黄,手感干燥而且有香气
4、黑米
黑米因外皮乌黑而得名,又称补血糯米、贡米、黑珍珠,是一种具有诸多保健功效的珍贵稻米
在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中,黑色对应的是肾脏,而黑米性平、味甘,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暖肝明目的功效
经常食用黑米粥,可以滋阴润肺、养肾益气
5、甲鱼
甲鱼能滋阴凉血,为清补佳品,能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适用于久病耗津、劳神伤液、老年阴亏导致的阴虚火旺者
虚劳骨蒸、潮热盗汗、骨软脚弱者更为适宜
6、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氨基酸,令人体代谢更快速,黑芝麻可以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女性多吃黑芝麻能有效补血养血,可预防贫血,冬季用黑芝麻煲汤,女性食用还可以滋阴补肾,有效治疗肾虚所引起的头晕和四肢无力
7、海参
海参有润燥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女性在冬季可以多用海参炖鸡来吃,补肾效果非常好,肾虚的女性养生要多吃!
8、枸杞子
枸杞性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常与熟地、菊花、山药、山萸肉等药同用
枸杞子亦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
治疗女人肾阴虚的食谱
1、芹菜蛋羹:你可以将芹菜300克少洗净,然后切成段,放入锅中用水煎煮时刻,再加入少许面粉和1杯浓肉汤,再加入1个蛋黄,在热的时候最好
2、胡萝卜羹:你可以取两根胡萝卜,然后切成细线,再与冷牛奶(加热过的)150克混合搅匀,加入适量盐
每天一杯,分3次服用,连续一周最为有效
3、葡萄人参补酒:你可以在1公斤白葡萄酒加入20克桂皮,20克人参,密封浸泡15天
然后启开,每天饮用一杯(50-80克)即可
4、豆蔻奶汁:你可以将芹菜、青葱切成细丝,然后再与四杯酸奶或者奶酒混合,并加些豆蔻肉末和适量的盐,这样充分搅拌后放入冷藏室
每天早上服用半杯(20-30克)即可
5、蜂蜜果丁:你可以取核桃仁200克捣碎,然后再与无花果、杏干、葡萄干各100克混合,最后再加上蜂蜜100克,细心调和即成
每天饮用一食勺
肾阴虚还可以吃些黑木耳、小核桃、葡萄等性平味甘的食物进行调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