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舌是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而锯齿舌是舌头边缘呈锯齿状,是齿痕舌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如果患者同时有地图舌锯齿舌的话,建议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地图舌锯齿舌在中医上多与脾胃失调有关,治疗上需调补脾胃、益气升阳,可服用补中益气汤,其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陈皮行气醒脾,当归养血调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甘草调和诸药。
饮食应富有营养,每天都要有足够的水分和蔬菜水果摄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牛奶等,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如营养素缺乏的,像有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应补充铁剂;缺乏维生素b的可以服用复合维生素B等调理。
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1-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舌头中间有裂纹,考虑可能跟微量元素缺乏、口腔感染等因素有关。
平时有挑食的习惯,不能够从日常的饮食中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体内缺乏铁、钙、锌等营养元素,可能会导致舌头中间有裂纹,建议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荤素合理搭配,尽量不要偏食,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在人体免疫能力低下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容易发生口腔的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诱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舌头中间有裂纹。
建议在患病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平时饭后要注意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中,避免口腔中的细菌大量的生长繁殖,同时配合医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帮助控制局部的炎症反应,避免感染扩散,有利于维持人体健康。
舌头中间有裂纹被称为裂纹舌,一般在中医上体质阴虚内热的人群更容易患有裂纹舌,因为体质阴虚的情况下,人体的阴液无法上承口腔,而患者体质内热的情况下,还会加重对阴液的损耗,患者口腔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状态下就会出现裂纹舌的现象;另外患有银屑病、梅罗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病症会引起裂纹舌的现象,可以到中医院就诊,对患者进行中药调理,从而改善舌头中间出现裂痕的症状。
根据情况决定。
1、如果是阳虚,舌头可以出现齿痕,但是舌的颜色一定发生变化,舌的颜色偏暗,而且患者的手足容易偏凉,这种情况下通常为脾肾阳虚或者心肺阳虚。
2、若是舌两边有齿痕,舌苔为白色,那多半是由于脾虚、气虚所导致的,因为当身体出现脾虚或者气虚时,会导致体内的水湿无法代谢出体内,因此舌头会变得胖大,舌头表面会呈现出淡白色。
正常人体的舌象主要是淡红舌薄白苔,如果仅舌苔有一点白可说明以下情况:
1、如果舌苔薄白而润,是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也表示病在体表,而没有入里,说明病情相对还比较轻。
2、如果是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或者体内有寒湿之邪,常常会出现咳吐白色稀痰,或者流口水,大便常常是稀溏不成形。
3、如果是舌苔薄白而干燥,常常是热症或感受了燥邪,或感受寒邪以后,有化热的趋势,常常会伴有口干咽燥,痰少而粘,而且痰不容易咳出。
4、如果是舌苔白厚而干燥,常常是代表湿浊化热伤津的表现。
5、如果是舌苔白腻,常常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还会伴有口粘、大便粘腻不爽等症状。
你好
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
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
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
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
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说到底,中药修补地图舌,实际上是一次对患儿体质的合理调整,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家长坚持给孩子服药,地图舌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地图舌是这样形成的:先于舌面出现灰白色稍隆起的圆形小区,不久灰白色渐渐退去,中央舌乳头脱落,变成红色,表面光滑而干燥,病变往往不止一处,并向外扩展,那些灰白色的边缘互相连结融合,形成不整齐的地图样
因为病变在不断变化,“地图”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
地图舌对孩子没有什么损害,孩子偶尔对刺激性食物较敏感,偶有烧灼感
中医认为是胃阴不足,可用调补胃阴的中药治疗,1、 地图舌的治疗:1、河车粉(即把新鲜胎盘放在50度的烘箱内烤干,研成粉末,装在胶襄内吞服)每次1.5克,一日2-3次
2、 用脐带5条、大枣10个煎汤、喝汤吃枣、连服一个月一疗程,必要时可连续应用2-3个月疗程
3、 必要时每月注射1-2次丙种球蛋白 4、 中药可用四君子汤(党参9克、白求6克、茯芩12克甘草6克)或六君子汤(上方加半夏6克、陈皮9克),服药需1-2个月5、 舌上可涂制霉素甘油,一日3-4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