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自己总是很容易疲劳,做什么都使不上力,怀疑可能是气虚弱,那气虚弱的表现和症状有哪些呢?
气虚指的是人体内元气不足,从而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症候表现,对于气虚的人群来说,有可能会出现体质虚弱、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声音低微、动则出汗等不适的表现和症状。
但是因为气虚的类型有很多,一般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而对于不同的气虚来说,其具体的表现和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
视情况而定。
气虚是中医里面的一种症状类型,引起女人气虚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认为与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久病不愈、过度疲劳、压力过大、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而且在中医里面也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所以如果女人在月经期间月经量过多、月经期过长导致失血过多的话,这样也会使气随血脱,那么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
有可能会。
因为人体内的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所以如果元气不足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脏腑功能的下降以及抵抗力的降低,并且还有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的失调,此时是有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的。
如果出现了月经长时间不来的症状的话,那么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地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先排除怀孕的因素,然后再进行治疗。
可能是没有对症治疗。
因为气虚的类型有很多,一般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气虚来说,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都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气虚老是补不上来的话,那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对症治疗所引起的,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地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辨证治疗。
一般来讲,人们在平日里如果经常出现倦怠无力和头昏耳鸣等症状的话,这就有可能是因为气虚的存在而造成的,不仅如此,气虚还会导致人们的脏腑功能减退,因此,了解气虚的症状并进行适当的调理,更能够帮助人们保护好自身的.健康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1、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2、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
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3、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
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4、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
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
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5、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
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经常出现面色苍白、四肢乏力且头晕体弱的症状的`话,其就要当心这可能是气虚体质所致的,而人们如果有气虚的话,其在平时也会有上述症状表现出来,那么,气虚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气虚的症状 1、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2、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
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3、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
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4、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
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
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5、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
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气虚吃什么食疗 1、沙糖玉米粥
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红沙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至软熟,加入糖再煮5分钟即可
因为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剂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此粥对气虚体弱者强身健体有好处
2、桂圆山药粥
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
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
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
此粥可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壮筋强骨、生长肌肉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营养成分,对气虚体质者颇有益处
3、茯苓粥
粳米100克,茯苓末30克,煮粥
茯苓粥有健脾安神之功效,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4、人参大枣粥
人参6克,大枣5枚,大米60克加水熬成粥
在制作时,大枣应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时误吞而发生意外)与人参同煮
经常食用此粥可补中益气,尤其适合脾胃虚诸症,是很好的药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