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荠菜(地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主治痢疾、水肿、淋证、乳糜尿、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
2、药用价值:
荠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白内障和夜盲症等眼疾有一定治疗作用。荠菜可使胃肠道清洁,还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降低血糖。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荠菜所含的登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也有疗效。荠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所含的维生素C也能阻断亚硝胺在肠道内形成,可减少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
除了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吃,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地菜还能做出哪些美食呢?吃地菜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帮助呢?下面我为你一一解答。
地菜怎么做好吃: 地菜饺子
作菜馅用此菜同猪肉或鸡蛋一起包饺子,亦可做混沌,味道鲜美,先将荠菜拾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切碎,放入盆中加入佐料拌匀,包馅下入沸水锅内煮熟,捞出蘸上调料,即可食用。
地菜春卷
肉馅加入调味料,加入一个鸡蛋,拌匀后加入洗净切碎的荠菜,搅拌好备用,摊开春卷皮,放入蛋液中裹上蛋液,炸至两面焦黄,里面熟透可食用。
地菜蛋汤
美味清淡,又爽口养胃,先将新鲜荠菜洗净切碎备用,下水入锅烧沸,放油加入荠菜再煮沸,倒入准备好的鸡蛋稍煮片刻,加入佐料即成。
地菜的.功效与作用:
1、荠菜不仅是一种美味野菜,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味甘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解热的功效。
2、预防癌症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可预防胃癌和食管癌。
3、促进消化荠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4、能抗凝血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5、降低血压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地菜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全国均有分布;江苏、安徽及上海郊区有栽培。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地菜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主根瘦长,白色,直下,分枝。茎直立,分枝。根生叶丛生,羽状深裂,稀全缘,上部裂片三角形;茎生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顶部几成线形,基部成耳状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或近于全缘,叶两面生有单一或分枝的细柔毛,边缘疏生白色长睫毛。
花多数,顶生成腋生成总状花序;萼4片,绿色,开展,卵形,基部平截,具白色边缘;花瓣倒卵形,有爪,4片,白色,十字形开放,径约2.5毫米;雄蕊6,4强,基部有绿色腺体;雌蕊1,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极短。
短角果呈倒三角形,无毛,扁平,先端微凹,长6~8毫米,宽5~6毫米,具残存的花柱。种子约20~25粒,成2行排列,细小,倒卵形,长约0。8毫米。花期3~5月。
扩展资料
地菜的好处:地菜是一味灵药。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在中药里,地菜的药用价值很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所以为了去火,湖南人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地菜鸡蛋,而且鸡蛋数量还必须是单数的,因为用湖南话说药方又名“单方”,所以鸡蛋数量要放单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荠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